作为一个AI,我没有个人手机或实体存在,所以无法使用手机功能。但是,我可以帮助你了解一些可能不常用但有必要提前设置的手机功能,以增强手机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1. "查找我的手机/设备定位":这个功能可以帮助你在手机丢失或被盗时定位手机,甚至远程锁定或擦除数据。
2. "双重认证/生物识别":启用双重认证或使用指纹、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可以增加手机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3. "自动锁定":设置手机在一段时间不活动后自动锁定,可以防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你的手机。
4. "隐私保护设置":限制应用访问你的位置信息、联系人、相机、麦克风等敏感数据,以保护你的隐私。
5. "拦截骚扰电话和短信":使用手机自带的骚扰拦截功能,或者安装第三方应用来过滤和拦截骚扰电话和短信。
6. "自动更新":设置手机系统和应用自动更新,可以确保你的手机始终运行在最新的安全环境中。
7. "备份和恢复":定期备份手机数据,如联系人、照片、视频等,以便在需要时可以恢复数据。
8. "家庭链接/家长控制":如果你有孩子,可以使用家庭链接或家长控制功能来管理孩子的手机使用。
9. "紧急信息":设置紧急信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救援人员可以快速获取你的联系信息。
10
相关内容:
最后那通电话,直接把人从险境拉回来了。亲友接到电话时,手机里已经有了实时位置、一段自动播出的求助录音,通话过程中位置还在不断更新。事后大家才发现,原来是手机里的 SOS 紧急求助功能被触发了。

说清楚来龙去脉:那晚十点多,下着小雨,他一个人在小区路灯下慢跑,感觉有人跟着。回头看了好几次,心慌得不得了,手一滑,连续按了电源键几下。不到十秒,手机自动给预设的两位亲友拨了电话,同时发出带定位的短信,电话那头有人听到自动播出的那段求助录音,通话中定位还在动。亲友马上报警并赶来,他就这么安全地等在路边。重要的是,整套流程不需要掏开锁、查联系人或记地址,手机自动把事儿给办了。
为啥这个功能重要?举几个常见场景就知道了。有人在家里摔倒,手机扔在床边,动不了;有人夜跑被尾随,伸手掏手机反而更危险;还有人爬山走岔路,信号时强时弱,能打电话的机会少。SOS 的作用就是把一堆繁琐动作砍掉:自动拨人、发位置信息、播求助录音,还能持续更新位置,帮你把时间和空间的信息交到有人手里。

怎么把它打开?不同手机的设置位置不太一样,下面分两条线说清楚,按着做一遍。
安卓机的套路:设置里搜“紧急”或“安全与紧急”,进去把紧急联系人加上,建议选两到三个人,别只放一个。把自动拨打打开,倒计时设短一点,三秒左右比较合适,误触还能来得及取消。把“自动发送求助信息”打开,短信会带当前定位。有些机型支持自动录求助音,录一句十来秒、信息清楚的短句,比如“我是张某,在××小区A栋,请联系家人”。如果手机支持持续更新位置,一定勾上,人在移动时特别管用。确认触发方式,常见是连续按电源键五次就能触发,屏幕可以是锁着的,不用解锁。

iPhone 的入口在设置里的“紧急 SOS”或“紧急联络”。同样把一两位亲密联系人加上。iPhone 的自动呼叫倒计时一般是五秒,呼叫时会伴着很响的警示音和屏幕闪烁,误触几率比较小。iPhone 除了发位置外,还能把“医疗急救卡”里的重要信息一并发送,比如药物过敏或既往病史,这对老年人或有慢性病的人尤其有用。触发可以连按电源键五次,或者长按电源键和任意音量键,会弹出滑动呼叫紧急服务,滑一下就能呼叫。
设置完别忘两件小事。不要把 110 或 120 这类公共急救号码直接当成紧急联系人加进去。那类号码不会像普通联系人那样接收你的自动位置和录音。正确做法是把亲友设为联系人,如果需要报警,亲友收到定位后可以帮你报,或者在条件允许时再让手机拨打官方急救。还有一点,测试很关键。找个放心的时间演练一次,让亲友确认能收到电话、短信和位置更新。别把定位权限关死,关了以后发出的就是“无位置信息”,那就没什么用。

说到细节和坑,别轻视。各家安卓手机把“自动录音”“后台定位”等开关放的位置不一样,可能在应用权限里,也可能在系统安全里,需要耐心翻一遍。录求助音别太长,十几秒就足够,话要说清楚,地点和联系人要说明白。录好后自己试播一遍,语速别太快,音量要够。还有,有的机型把实时位置更新权限放在后台定位里,必须允许“始终允许”,否则位置断断续续。系统大版本更新后,功能位置和配项有时会变,更新完最好再检查一遍。
再说几个真实例子,能让人更有画面感。一位独居的离异老人,女儿提前帮她设置好了 SOS。老人回家不慎滑倒,按了触发键,家人马上在地图上看到了定位,赶回去把她扶起送医。另一个例子是山区徒步的年轻人,走偏了找不到出路,电话打不出去,但手机发给亲友的定位有时能上传,亲友把坐标转给了当地救援,他们凭这些点找到人。夜跑被跟踪的事例也不少,遇到紧张情况直接触发,比掏手机自救要安全得多。

触发后的体验如何?按完后会有短短的倒计时,伴随提示音和振动,几秒内可以取消,这样误触不至于闹大场面。自动播出的录音听起来可以随意调整,不必弄得太官方,平常话反而更利于第一时间被人理解。有人担心误报警会惹事,其实流量的钱比安全重要得多,而且亲友能先确认情况再报警,比直接乱打急救电话更稳妥。
设置了不要憋着不说。跟亲友讲清楚你开了 SOS,示意他们收到紧急信息时先别慌,以免当成恶作剧。演练时记下双方收到信息的时间与内容,有问题就及时修正。最后一点,别把这事当成一次性工程,每隔几个月或每次系统升级后都检查一下,确保定位权限、联系人和录音都在位。
那晚他坐在路灯下等亲友,一边打着伞一边翻看手机里那条自动生成的求助录音,远处车灯亮了过来,朋友们急匆匆地从雨里跑进来。

 用户投稿
用户投稿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