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报名通常需要提前准备一系列信息,以便顺利完成。具体需要准备哪些信息,会因"预报名的类型"(例如:高考志愿预填报、考研报名预登记、公务员考试预报名、学籍信息预登记等)而有所不同。
但总的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且通用"的准备方向和信息类别,你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细化:
"一、 身份信息类 (最核心)"
1. "身份证件:"
"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用于核对身份。确保身份证在有效期内,且清晰可辨。
"户口本:" 很多预报名需要提供户口本信息,特别是涉及学籍、户籍地确认等情况。准备好户主页、本人页复印件。
"其他身份证明:" 如护照(对外籍人士)、军人证等,根据具体要求准备。
2. "个人信息:"
"姓名:" 确保与身份证一致。
"性别:" 确认无误。
"出生日期:" 确认无误。
"民族:" 确认无误。
"身份证号码:" 确保准确无误,这是最重要的唯一标识。
"二、 联系方式类"
1. "手机号码:"
"本人常用手机号:" 预报名通常会验证手机号,
相关内容:
去年9月19号早晨八点,室友小李蹲在地上刷研招网,手指抖,脸发白。

为啥?

考点只剩海南一个位子——他人在山东。
这杯预报名惊魂咖啡,今年还烫嘴。
预报名真不是为了“提前占坑”,而是模拟实战。
网络挤不挤、验证码是不是外星人写的,都在这一刻现形。
练一次,真报名那天少掉半条命。
先把最烦人的信息全搬出来:身份证、学籍在线验证码、一寸蓝底照片。
学信网账号提前两小时登一次,密码忘了立刻找回,手机停机的去续命,别等凌晨两点对着黑屏骂爹。
往届生注意:广西、江西等几个省,预报名当天把你拒之门外,只能10月正式报,心态稳住,不是针对你。
进系统以后先别急着点“填报”,把省考试院公告打印出来,拿荧光笔圈三条:1.能不能选本地考点。2.是否允许跨市。3.今年有没有新设大学城考区。
去年兰州新增西北师大考点,位置在郊区,公交只有一趟,早上五点打车排队一百米开外,谁踩坑谁知道。
填专项计划时别硬蹭热度。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今年扩招没错,但有的学校要求“入伍前毕业”,你大三去当的兵,资格直接秒没。
缴费页面出来后,先别截图当纪念。
银行卡限额改好,微信零钱备好,银联支付挂了还有支付宝通道。
支付完回首页看状态:蓝色“已支付”三个字出现,才算真锁死名额。
灰色“待支付”可能延迟刷新,等五分钟再骂。
报名号记下来,别只存在手机相册。
抄到便利贴贴书里,再发一份到自己邮箱。11月现场确认要现场读号,手机掉水里也能救场。
预报名结束还能改,但系统只留一条有效信息,重复填多份等于自杀。
实在手痒想改,先把原先那条作废,再生成新的报名号,别两个打架导致考场失联。
异地考试的同学提早订房。
四川南充考点去年新增文理学院,周围酒店全被订空,最后有人高价睡到足浴店二楼。
订不到房就去考点官微蹲“考生宿舍”信息,西南科大、福师大都会临时开放学生公寓,一晚二十五,比民宿靠谱。
最后一招,把“省教育考试院”公众号置顶,把研招网和报考学校官网设成浏览器首页。9月中旬开始,每天睡前刷一次。
消息弹出“因疫情xx考点封闭”,你第二天就能改计划,而不是等正式报名时才发现考点消失。
流程其实老样子,吓人之处在于细节更新。
预报名更像一年一度开盲箱,早一分钟就多一口气。
祝各位今年别重演去年小李的海南魔幻漂流。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