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部网文打造成一个大IP(Integrated Planning,即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远不止于写作本身。它需要作者、运营团队、平台、资本等多方力量的协同作战。以下是关键的步骤和要素:
"一、 文本基础:打造精品内容是前提"
1. "高质量完成作品:" 这是根本。无论后续如何营销,故事本身必须吸引人、有价值。
"引人入胜的设定:" 开篇抓人,世界观、人物、情节设定有吸引力。
"优秀的文笔和节奏:" 语言流畅,叙事清晰,节奏把控得当,能调动读者情绪。
"鲜明的人物塑造:" 主角和配角形象立体,有成长弧光,引发读者共鸣。
"持续的创新和爽点:" 能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满足读者的期待。
"价值观传递:" 传递积极、正向的价值观,更容易获得广泛认可。
2. "潜力识别:" 作者和编辑需要判断这部作品是否具有成为大IP的潜力。通常体现在题材热度、创新性、作者潜力等方面。
"二、 平台助力:选择合适的平台并深耕"
1. "选择主流平台:" 大IP往往诞生于腾讯文学、阅文集团、晋江文学、纵横中文网等主流网文平台。这些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成熟的运营体系。
2.
相关内容:
大家都知道,这几年像塔读小说这样的老牌原创文学网站,一直都在引导我们的作者去写具有独特性的网文作品。
那独特性对于网文作品的价值到底在哪呢?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
网文圈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就是,判断一本小说有没有可能成长为一个超级IP,有一个重要的评判指标,就是看这部作品的独特性有多强。
一部老调重弹、缺乏特色的网文作品,从理论上来讲,依然有可能成为经典或者是超级IP,但这个可能性却是极低的,因为这部作品面临的第一次考验,就是如何从众多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
相反,如果一部作品极具独特性,即便他的人气不高,在全平台中并不出众,但也比在同质化大分类作品中厮杀出来的几率要大很多。除此之外,它所吸引的粉丝通常忠诚度也更高。
但众所知,写出一部具有独特性的网文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即便知道以上这些道理,却仍会选择继续写同质化的作品。
从表层来看,写出独特性的作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创新,避免与前人正面交锋,不走别人走过的路,那这样的作品自然就具有独特性了。
举个例子,如果这段时间所有的人都跑去写历史架空,但你偏偏就选择写了一本科幻,别人跑去写科幻的时候,你却写了唯一的一本都市,这种情况下,独特性自然而然就有了,非常有助于你在平台中脱颖而出,让编辑和网站关注到你。
创新确实不容易,但有方法(我们在前面也讲过,如何做到网文那5%的创新,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回到主页去翻着看看)。总的来说,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大部分作者参考方法是都可以做到的。
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即便你做到了那5%的创新,也不意味着没有同质化作品。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不模仿别人,但别人会模仿你。
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就像塔读在去年大力推了一本科幻的小说作品,没过多久,很多作者都来写这个分类, 基本上几个月,这个分类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 当我们朝着IP衍生的方向去走的时候,独特性这一项就可以不去考虑了呢?
事实上并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是有办法去阻止别人来跟风模仿的。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但本质上很简单。

我们从两个方向来拆分:
第一,创新方向优化,控制跟风的规模
这种控制,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创新方向。
有些创新,注定是可以被轻易模仿和大量跟风的。比如穿越、重生,当我们完成这样的创新之后,注定会有无数本跟风之作涌现。
但是如果我们的创新,是写一个和尚带着几个徒弟西天取经,那么虽然一样会出现东游记北游记,但规模一定不会那么大。
显然,跟风的规模小了,作品间的竞争自然就没那么激烈了,最终是件好事。
第二,给作品打上明显的个人风格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个人写作风格。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作者,不管他换多少个马甲,今天在这个平台写,明天去那个平台写,读者还是会一眼认出来,这就是这个作者的个人风格烙印。
如果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就如同加上一层水印一般,辨识度天然就高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作品的创意被人借用,人物、剧情等也都被借用,写出来的故事依旧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这种具有极强个人风格的作者,他所写出来的作品先天就具备了很强的独特性。
所以,网文作者如果有意向把自己的作品打造成一个大的IP,一定要考虑作品的独特性。
多去琢磨一下,自己擅长的是什么、作品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能够把这些全部展现出来,成为自己的一个个人标签。这样,就不必担心被他人模仿了。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