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降频、游戏掉帧?揭秘手机散热新玩法,告别散热困境!

发热降频导致游戏掉帧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手机散热已经有很多“玩法”了,除了基础的物理降温,还有一些更深层次或更“花式”的方法可以尝试:
"一、 基础物理降温法(老生常谈但有效):"
1. "环境降温:" 玩游戏时避免在高温环境(如阳光直射、暖气房、被褥里)中使用手机。可以开空调或风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 "手部降温:" 玩游戏时戴凉爽的手套(比如薄棉手套、骑行手套),或者用冷水浸湿的毛巾包裹住手机(注意防水!或用布包裹后再接触水),或者直接用冷水/冰袋(用毛巾隔开)轻轻敷在手机背部。这是最直接的物理降温,但要注意不要长时间覆盖影响散热,也要防止液体渗入。 3. "减少覆盖:" 玩游戏时不要把手机放在被子、口袋、腿上等封闭或透气性差的地方。
"二、 手机设置与使用习惯优化法:"
1. "关闭不必要的后台应用:" 游戏时关闭聊天、视频、下载等占用CPU、内存和网络的程序。 2. "降低屏幕亮度:" 亮度越低,功耗越低,发热越少。可以设置为自动亮度或手动调低。 3.

相关内容:

如果你非常在意手机跑分成绩,可以尝试将手机放进冰箱,此时运行安兔兔等软件时你会发现分数能比室温状态高出一截。

和电脑一样,手机性能来源于处理器(准确来说是SoC,集成CPU和GPU两大单元,以及DSP、ISP和基带等模块)。手机在跑分等高负载模式下发热量增加,如果提升的温度超过了散热设计的冗余量,就会触发降频机制,导致游戏帧数的骤降和跑分成绩的降低。

把手机塞进冰箱等于物理降温,可以将手机表面以及处理器的温度压制到较低的状态,怎么玩都能满血输出。

问题来了,我们不可能每次玩游戏都带着冰箱,放冰箱跑分也属于一种作弊行为。一款手机性能和游戏表现,主要还得看其自身散热设计的优良中差。

像《王者荣耀》级别的游戏,整体负载相对较低,绝大多数中高端手机都能长时间满帧运行。

然而,自从《原神》这款手游爆火之后,就成为了手机散热的“照妖镜”,在画质全开且打开高帧率模式后,中端芯片无法满帧,高端芯片容易过热降频,通过性能狗监控软件的曲线来看,99%手机的帧率曲线都不够漂亮,动不动就来个帧数骤降,玩个30分钟后手机表面会很烫手,帧数也会出现较大的回落。

总之,如果你是游戏控,特别喜欢玩《原神》等手机上的3A级别大作,就必须要考虑到手机的散热设计。

那么,手机想要优化散热,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优化散热材料

早期智能手机的散热优化都比较原始,比如在后盖、电池和屏幕基板上贴上大面积的石墨散热膜,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分散热量,将温度均匀化,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单点高温的现象。

不过,石墨散热膜的截面积太小,所能承载的热流相对有限。在手机还是以塑料外壳为主的年代,不少手机还在后盖和屏幕基板内层填充了一层金属作为导热板。

随着玻璃后盖的普及,绝大多数手机依旧保留了金属中框和骨架内的金属导热板,它们在手机运行时都能分担一些热量的发散作用。

主板结构优化

手机游戏大都需要横屏操作,既然芯片温度不容易降下来,那让发热源远离人手,让用户不容易感受到不就结了?

绝大多数手机的结构都是PCB主板在上,电池在下,横屏持握手机时注定会有一只手会接触到来自主板的热源。为此,有些手机改用L型主板,将SoC等发热单元放在L型主板靠近机身中间的位置,哪怕它依旧发热量很高,但由于远离人手的持握区,保证了相对清凉的操作体验。

再后来,还出现了主板中置的设计,即采用双芯电池,将主板夹在上下两块电池之间,亦或是夹在左右两块电池中间。

找来热管帮忙

改变主板布局属于治标不治本,只是将热源挪了个地方,该热该是热。要想切实解决发热隐忧,还是需要更有效的辅助散热手段。

于是,手机开始学起了笔记本,在SoC芯片表面覆盖了1根热管。

如果1根不够就加2根。

进阶VC均热液冷

问题来了,手机内部空间有限,很难加装太长太粗的热管,而且手机内部还没有风扇和鳍片辅助散热,所以热管只能缓解短时间的发热,最多让芯片在几分钟的跑分过程中可以满血运行,但要玩上30分钟游戏,堆积的热量根本散发不出去,依旧会出现过热降频的问题。

于是,一种比热管更高级的货出现了——VC均热板。

热管和VC均热板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内部的传导方式上。热管受制于“条状”形态,热量(热蒸汽)只能在左右两个方向上进行线性传导。

反观VC均热板,得益于其“片状”的形态,热量可以向多个水平方向传导,冷凝的效率更高,而且它与热源以及散热介质的接触面积更大,能够使表面温度更加均匀。由于VC均热板和能与发热源直接接触无需基板,还可进一步降低热阻。

有些手机甚至还会同时塞进VC均热板和热管,结合石墨、铜箔、金属骨架,算是比较豪华的散热设计了。

此时,手机之间比拼的就是VC均热板的面积,从1000多平方毫米到最多4000多平方毫米,显然后者的散热底蕴更醇厚。

塞进涡轮风扇

还是那个问题,无论热管还是VC都只能将SoC温度从一个点传导至一个面,但如果热量源源不断,总会超过整套散热系统的阈值上限,玩游戏时间越久,迟早会出现过热降频帧数骤降的问题。

于是,以红魔为代表的手机将涡轮风扇也带入到了手机领域,通过风扇将热管和VC均热板的热量排出手机之外,从而形成了一个正反馈,散热效率较之无风扇的产品要高出一截。

随后,这种散热结构又被联想发扬光大,最新上市的拯救者电竞手机2 Pro不仅采用主板中置,还一口气塞进了2个涡轮风扇,同时还配备超大液冷VC均热板,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手机散热设计的天花板。

但是,拯救者电竞手机2 Pro的散热设计也带来一个后遗症,那就是整个手机背壳中间凸出一大块,相当于自带一个散热背夹,竖屏持握时有点别扭,而且整机重量也超过了260g,真正的半斤手机。

外挂散热背夹

想彻底解决手机发热问题,其实还是需要从SoC芯片的制程工艺和核心架构的效率着手。不过,骁龙888已经用上了最先进的5nm制程,但依旧架不住魔改的高频X1和A78核心,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也不要指望中高端SoC能在发热方面有什么改观。

在手机内部散热设计上,更大面积的VC均热板将成为主流,但能塞进涡轮风扇的产品则依旧小众,毕竟现在绝大多数消费者还是希望手机可能更轻薄。

对于喜欢玩游戏的童鞋,小编的建议是不要打开“高性能模式”(普通模式已经可以流畅玩了,高性能模式只会带来更多的发热),适当降低游戏画质。如果你非要画质全开,让手机芯片满血输出,最好还是买一个散热背夹,玩游戏时套上,玩完游戏再摘下来,更换手机后散热背夹还能留给新手机用。

现在甚至还有水冷散热背夹,只是效果嘛....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