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烧钱时代,精准沟通漏斗助你ROI翻三倍

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标题,点明了当前许多企业在营销上面临的困境(烧钱买量成本高、ROI低)以及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沟通漏斗)。下面我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阐述如何通过构建和优化沟通漏斗来提升营销投资回报率(ROI)。
---
"告别烧钱买量:沟通漏斗让ROI翻3倍"
"引言:为何“烧钱买量”难以为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无论是搜索引擎广告、社交媒体推广还是其他付费渠道,高昂的竞价和广告费用都让许多企业的营销预算捉襟见肘。更令人担忧的是,单纯追求流量数量(买量)往往忽略了用户的真实需求和转化潜力,导致广告投入产出比(ROI)低下,陷入“越投越亏”的恶性循环。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更智慧、更精准、更具成本效益的营销方式。
"沟通漏斗:从流量到客户的转化引擎"
沟通漏斗(Communication Funnel),也常被称为营销漏斗或客户旅程,是一个描述潜在客户从最初认知品牌,到最终成为付费客户,并可能成为忠实拥护者的整个过程。它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1. "认知阶段 (Awareness):" 潜在客户首次接触到品牌或产品信息。这是漏斗的顶部,流量来源多样,如广告投放、内容营销、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

相关内容:

激活老用户,比拼命拉新更暴利!一句话:把话说进他们心坎里,就能让用户多留 3 倍时间、多买 5 次单,而成本只有新客的 1/5。ROI 不是提升,是坐火箭。

流量荒年,别再做“抢人”大战的炮灰!

当新增用户像沙漠里的水越掘越少,DAU 成为最后一块必争之地,却也开始触顶。

真正的增长黑客早已调转枪口——把每一位老用户炼成“超级用户”:让他们停留更久、消费更多、分享更疯,用价值裂变对抗数量枯竭。

比如:某头部短视频App,在新增注册连续3季度负增长后,上线“老友回流计划”——

用AI推荐+专属福利召回90天沉默用户

结果:

7日内回流率41%,人均观看时长提升58%,回流用户贡献的广告收入环比翻1.9倍,仅花掉拉新预算的1/4,就把整体DAU重新拉回两位数增长。

存量时代,得用户价值者得增长,得人心者得天下。

如何做好存量时代,利用互联网把老客“聊好”

没有“聊”下去,就没有赚下去!

转化次数 × 生命周期 = 用户价值 (LTV ARPU)

换句话说,相当于用户价值=多买几次×多待几天。

想让公式爆表,唯一变量就是——把天聊好

新品上线?先讲个故事,再推按钮;

例如:

古茗「龙井香青团」上新——没有先讲茶底配方,而是把整杯饮料拍成“春天第一口江南”:

小红书 2 万篇自来水笔记,话题浏览 8 000 万;线下门店销量直接翻 5-8 倍,龙井系列从此成为古茗春季固定爆品

——先让网友为“江南春色”买单,再为一杯奶茶付款,故事到位,新品即爆品。

福利到位?别只发券,先喊“专属”;

例如:喜茶把“买一送一”券改名“只给周三不开心的你”,同一张券 30 分钟被抢光,门店销量当天翻 4 倍。

对手抢人?用对话先把心偷走。

例如:网易云音乐在地铁里把“周杰伦的歌”评论刷成巨幅海报——“想听完整版,来云村”,7 天新增激活 430 万,其中 62% 来自竞品平台

别把用户当一次性钱包,把他们当长期搭子:每天一句走心提醒,30 天后留存多 18%,复购多 25%,LTV 直接翻 1.4 倍。

会说话的 App,才能把流量变留量,把用户变超级用户。

有效用户沟通的三要素——把“打扰”变“打动”的完整操作手册

1. 价值互惠:先给铲子,再谈金子

1)把好处拆成“即时可用”的颗粒

不是“注册送 1000 积分”,而是“今晚 8 点前领 10 元打车券,明天下班就能减”。

2)让用户先体验 1% 的 Aha Moment,再提出下一步请求

记账 App 先推送“本月你已省下 237 元,查看明细”,卡片末尾才轻轻问一句“要不要做个年度预算?”

3)设计“双向进度条”

外卖平台“集单返红包”:用户每下一单,商家也同时解锁更高曝光,双方一起冲进度,利益同频。

反面教材:某旅游 App 逢节就发“

满 3000 减 50”通用券,用户从未收到过心仪目的地信息,券包入口成了“垃圾抽屉”,最终把 Push 权限关掉。

2. 情感共鸣:把话术从“卖药”变“共情”

1)场景化钩子

天气类 App 在 PM2.5 爆表的清晨推:“今天空气有点叛逆,已为你备好 3M 口罩 20 元券,别忘给后座的娃留一个。”

2)人格化音色

二次元社区把系统消息做成“看板娘”口吻:“阿宅,本周新番更新表已送达,请签收(=・ω・=)”——打开率提升 32%。

3)正向反馈循环

健身 App 把“连续 7 天运动”改写成“你和 6 位好友一起点亮了腹肌徽章”,用社交情绪替代功能说明。

反面教材:某金融 App 用“再不理财,你的钱就被通胀吃掉!”的恐吓文案,当日卸载率飙升 4.8%,被应用商店评论刷屏“贩卖焦虑”。

3. 节奏尊重:把“连环 Call”变“随叫随到”

1)四维偏好中心

  • 频率:日 / 周 / 仅重大活动
  • 渠道:Push、邮件、短信、站内信四选一时段:早高峰、午休、睡前自定义
  • 内容:优惠、功能、社区互动三标签自由订阅。

让用户亲手拧“音量旋钮”,把被动打扰变成主动订阅。

2)用 AI 提前识别可能卸载/流失的用户,并自动把推送频率降到不打扰”

  • 阅读却 3 天无点击,但对你发的活动/内容连续 3 天“只看不点”—— 系统自动把这类用户的后续推送量砍掉 50%,避免继续轰炸。
  • 7 天无启动 App——系统只保留最刚需的“交易到账、物流签收、退款成功”等强提醒,其余营销类消息全部静音,降低因骚扰而被卸载的概率。
  • 把潜在卸载消灭在萌芽——对比不做预测一直狂推,沉默预测可把卸载率降低 20–40%。

3)反向激励

音乐 App 推出“免打扰模式”:关闭 Push 满 30 天送 1 个月会员,结果留存率反而提高 11%——平台用“安静”换回了信任。

例如QQ 音乐曾上线“一键免打扰 30 天”活动,承诺期间不推任何营销消息,结束后直接送 1 个月豪华绿钻;结果 30 天到期后,这批用户的次月留存率反而提高了 11%,平台用“安静”换回了信任。

反面教材:某社交软件一天 5 条 Push,其中 3 条“有人偷偷关注你”,用户点进去发现是算法生成的“可能认识的人”,愤怒之下集体去商店刷 1 星,“标题党”被平台下架整改

总结公式

App 沟通的三座“隐形天花板”:

1. 很相关——知道用户现在想要什么

2. 很及时——在他想要的 3 秒内出现

3. 可触达——用他愿意点开的方式出现

破解“意图黑洞”:让消息一出手就命中

1. 为什么App自己永远猜不透用户“此刻到底想干啥”

1)用户状态像薛定谔的猫

关掉了App,他就进入“叠加态”——前一分钟还在搜“云南民宿”,后一分钟刷短视频就被“露营咖啡”种草,意图随时坍缩。

2)沉默用户=数据黑洞

30天没打开App?后台只剩过期标签,你硬推“机票特惠”,人家可能刚买完火车票,结果反手就是一个“屏蔽通知”。

2. 换武器:把操作系统级数据拉进战场

ColorOS × OPUSH = 给App装上“意图雷达”

  • 覆盖范围:不活跃用户依旧活在手机系统里,系统能实时捕捉“此刻谁在刷剧、谁在看攻略、谁刚加购物车”。
  • 数据维度:应用下载序列、内容互动、时段偏好、地理围栏……颗粒度到“分钟级”。
  • 交叉验证:App历史行为 + 系统实时意图,两相印证,把“可能想买票”升级成“正在做攻略,且明天就是出发窗口”。

3. 实战拆解:一条Push如何0打扰、高转化

场景:周三晚8点,用户A正在追综艺,系统捕捉到TA刚在浏览器搜“上海迪士尼路线”。

1)系统侧:OPUSH标记“出行意图=强;时间窗口=周末;场景=娱乐中断态”。

2) App侧:商旅平台回传“该用户历史订单=高频高铁+高星酒店;价格敏感度=中”。

3) 交叉策略:

  • 文案:别抄“机票199起”改成“明早高铁去迪士尼?顺路酒店立减150,刚好陪你看烟花”。
  • 时机:综艺插播广告段(系统感知视频暂停)→ 推送。
  • 人群:只圈定“有出行意图+历史高客单”,其余用户静默

结果:

对比盲推组,这条Push 点击率↑340%, 后续48h下单率↑280%, 用户屏蔽通知比例↓75%

把“系统级实时意图”跟“App私有画像”拧成一股绳,让每一条消息都在用户“最想看到”的那一秒、那一格手机屏幕上出现,这才是把“意图+时机+形式”三要素一次做对的终极答案。

时机 + 形式 = 把“对的内容”变成“被看见的内容”

1. 时机:别让“秒级意图”烂在“小时级延迟”里

传统触点通病

  • 短信:要用户点开信箱,平均延迟 2.7 小时。
  • EDM:48 小时打开率不足 8%。
  • App 自推送:活跃用户才收得到;沉默用户=黑洞。

OPUSH 的“零等待”机制

OS 级通道,不受 App 存活状态影响,下发即达。

  • 追星场景:偶像发文 15 秒推送,点击跳转 Deeplink→偶像主页,粉丝互动转化率提升 4.1 倍。
  • RTA 推送:App 毫秒回传“要不要发”,系统 100ms 内完成展示,真正做到“意图→触达”同帧完成。

条数焦虑?不存在

  • 重要/服务类消息走“特殊配额”,不占用日常营销条数。
  • 想冲峰值、做秒杀,也能申请“增量包”,保证关键时刻不断粮。

2. 形式:把信息做成“霓虹灯”,而不是“小纸条”

1)信息过载年代,视觉权重=生存权重

  • 文字 12 字以内 + 高亮颜色,点击率最高可翻 10 倍。
  • 置顶 + 常驻,用户下拉通知栏仍第一眼可见。

2)OPUSH 的“皮肤化” arsenal

  • 大图 / 视频 / 动效,三选一,30 分钟配置上线。
  • 高亮、置顶、按钮换色、进度条,一键装扮。

示例:电商大促红色皮肤 + 倒计时动效,当天 CTR 从 4.2% 涨到 18.9%。

3)Deeplink + 一键直达

  • 把“看见”瞬间转化为“行动”,中间不出现任何漏斗。
  • 追星、秒杀、抢票等高时效场景,跳转流失率 <1%。

3. 把“时机 + 形式”做成一张检查表

对的时机+对的形式=赚到

“秒级意图”必须用“秒级触达”接住,再用“霓虹灯式视觉”钉住眼球——只有 OPUSH 这类 OS 级通道,才能把“对的消息”在“对的那一秒”做成“对的光效”,让用户一眼看见、一键行动,LTV 才能被真正撬动起来。

意图×时机×方式一次到位

1) 意图捕捉

– 用户加购≠想马上买,系统监测到“加购后 24h 未下单 + 同类商品近期比价 3 次”→ 标记“价格敏感型购买窗口”。

– 商家后台触发“降价 15%”→ 0.2 秒内回传 OPUSH:可以发。

2)时机锁死

– OS 级通道,App 进程被杀也照推不误;降价指令 5 秒内出现在通知栏。

– 置顶 + 高亮红字“省 ¥30”,锁屏/下拉/息屏 AOD 三重位置持续曝光 2 小时,肉眼根本无法忽略。

3)方式暴击

– 大图卡片:商品主图 + 原价/现价对比 + 倒计时条“仅剩 4h”。

– 一键 Deeplink→购物车直达,去掉了首页→列表→详情 3 层漏斗,支付转化额外再抬 18%。

同类目盲推 CTR 3.7%,精准 OPUSH 29.4%;下单率从 2.1% 提到 11.6%,召回成本仅是新客买量 1/8。

用 AI+Opush 把“对的内容”变成“被看见、被点击、被相信”的黄金 5 秒,每一次都让用户“赚到”,你才会一直“赚到”。

本文由 @ Sherryyyyy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