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你找到了一个非常高效的工具或方法来快速创建数据可视化大屏!虽然我无法直接体验你提到的教程,但我可以提供一些一般性的建议和步骤,帮助你快速创建数据可视化大屏:
### 使用在线数据可视化工具
1. "选择工具":
- "Tableau Public":功能强大,易于上手。
- "Power BI":微软出品,与Office套件集成良好。
- "Google Data Studio":免费,与Google套件集成。
- "GoodData":适合企业级应用。
2. "连接数据源":
- 大多数工具都支持多种数据源,如Excel、CSV、SQL数据库、Google Sheets等。
- 直接在工具中导入数据,无需编写代码。
3. "创建图表":
- 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如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
- 拖拽数据字段到图表中,自动生成可视化效果。
4. "设计布局":
- 使用工具提供的拖拽界面,自由排列图表。
- 调整图表大小、颜色、字体等样式。
5. "添加交互功能":
- 设置筛选器、下钻、联动等交互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6. "分享和发布":
- 生成链接或嵌入代码,分享到团队或公开平台。
### 使用模板
1. "选择模板"
相关内容:
可视化大屏一度是好莱坞科幻片必备,第一次看的时候相当震惊。现在可视化大屏基本上已经应用到了各行各业,像金融行业、制造业、政府等,设计和展现形式也愈发展现科技感。
对于发展迅速的可视化大屏,有数据分析专家开喷说是鸡肋,觉得不屑一顾,毫无技术含量和数据价值。但在我看来,对于外行人而言,大屏或许承载了大家对大数据和商业智能的全部认知。但对于数据分析来说,条理清晰的可视化大屏是能够切切实实展现大数据价值的。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大屏的应用场景决定了展现内容的类型。
可视化大屏根据不同人群对数据分析的需求做了划分,给出了不同层级的展示内容和主要的作用。

第一种是战略型驾驶舱,主要是让高层管理者看的。这些人负责整个公司层面的战略制定,基本上没时间也不需要去了解细枝末节的东西,只要根据关键指标的变化情况,制定合理的策略,让公司长时间处于增长状态就可以了。
要求:指标清晰、设计精简和具备实时性。

第二类是分析型驾驶舱,主要是给中层管理人员看的。这类驾驶舱是最普遍被运用的,也是大家能直接感知到数据价值的驾驶舱。当某个业务出现问题,领导询问原因的时候,往往就能通过下钻等手段,层层递进,去找到问题产生的源头。即使没有明显原因,也能有据可依,便于书写报告。
要求:变化对比清晰、具有下钻或联动功能。

第三类是操作型驾驶舱,这类驾驶舱是给业务人员看的,板块特色明显,指标与实际业务强相关,比如财务岗就看财报一类的,物流岗就看物流运输状态之类的。这类驾驶舱打开的频率是最高的,往往一周会打开一次。
要求:贴合业务、指标健全、组件丰富

总结来说,大屏需要具备以下特征:

大屏实现方式:
最后,我们聊聊大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大屏实际上就是一个dashboard,可以通过代码实现,从设计到开发,到最后运行,需要的周期很长,效果也不一定好。因此,大部分公司都会选择找专业做大屏的公司去完成,我就拿FineReport来介绍,如何开发大屏。
1、产品架构图

2、大屏编辑模式
FineReport有一个专门用来制作大屏的插件FVS大屏编辑模式,这是基于 B/S 端技术的开发模式,内置数十种适合大屏的图表类型和样式,不用事先准备数据,仅拖拽组件即可绘制一幅大屏蓝图,等设计完模板之后,就可以直接套用数据了。

3、组件介绍
组件可以说是大屏的核心内容,大屏实际上就是由各种组件拖拽组成的。如果组件种类丰富,那配置一个大屏就基本上不用花很多时间,就跟拼图一样,把需要的图表拼上去,调整一下就可以了。



4、内置模板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