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有点过于绝对了。手机的“垃圾”其实可以分为几类,而关闭某个设置可能只对其中一类“垃圾”有效,并不能完全替代清理垃圾。
“垃圾”主要包括:
1. "缓存数据 (Cache Data):" 这是为了加快应用下次打开速度而存储的临时文件。关闭某些应用的缓存清理功能,确实能让应用看起来“更快”,但这只是推迟了清理这些文件。这些文件如果过多,确实会占用空间,并且可能让应用卡顿。
2. "临时文件 (Temporary Files):" 系统和应用程序运行时产生的临时文件,通常在程序关闭后会自动清理,但有时会有残留。
3. "下载的文件 (Downloaded Files):" 音乐、视频、图片、文档等用户自己下载的文件。这些不属于系统垃圾,是用户自己产生的数据。
4. "应用数据 (App Data):" 应用程序运行所需的数据,包括配置、数据库等。这些是应用正常运行的必要部分,不应随意删除,否则可能导致应用出错或需要重新登录。
5. "无用的文件/应用 (Unused Files/Apps):" 安装但长期不用的应用程序及其数据,以及一些系统产生的、可以安全删除的旧文件。
"那么,关闭哪个设置可能“相当于”不用清理缓存呢?"
"“自动管理应用缓存”或类似功能的开关:" 有些手机或应用管理器提供了这个选项
相关内容:
手机恢复顺滑,不用删东西,也不需要重装系统。

你只要把两个默认开启的开关给关了,手机的流畅感马上能回来不少。第一个是微信里的自动下载和自动播放设置,别小看它,看着像小事儿,实际上在后台不停地拉东西、写缓存,时间一长就把存储和读写压得满满当当。操作也不复杂:打开微信,点“我”→设置→通用,往里找跟“照片、视频、文件、通话”相关的一栏,把“自动下载”和“移动网络下自动播放”关掉。开着的时候按钮是绿色,关掉就灰了。尤其把“自动下载”关掉后,别人发来的图片、短视频就不会自动落到本地,占流量也占空间,手机短时间里少做很多读写工作,卡顿感就会明显减少。有人担心没法第一时间看到信息,其实大部分时候没必要把所有内容都拉下来,手动点开也能看,反而省心。
第二个是系统级别的后台应用刷新。这个在设置里可能不太显眼,一般路径是设置→通用或应用管理→后台应用刷新(不同手机系统名称会稍有差别)。进去以后会看到一个应用列表,每个应用旁边都有单独的开关,控制它在后台是否继续联网、拉取最新内容。绝大多数手机出厂默认是开的,平时也没人去管。这个东西开的后果就是应用在你没打开的时候还跑着,抢内存、发请求、耗电。像游戏、很多购物类、甚至一些工具类应用,如果不常用就可以关。觉得一个一个关麻烦的,可以用上方的总开关一键关闭,但要注意,地图导航、邮箱、那些需要实时同步的应用别关太死,关掉后必须打开应用才能更新内容。

要说明的是,这俩开关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关了之后并不能立刻消灭所有的卡顿问题,但确实会明显减少后台读写和频繁联网请求,长期下来老机子尤其能感觉到差别。举个比方,自动下载就像有人不停往你包里塞东西,包越塞越重;后台刷新则像包里有人始终在点外卖,一直占着你的信用卡额度。把不必要的自动操作关掉,相当于把包里不重要的东西清理出去,手机也轻快不少。
多说两句细节。微信的“自动下载”既包含图文也包含视频,短视频会占用临时空间,有时候平台不会及时清理,这些临时文件就变成了看不见的垃圾。后台应用刷新不仅会消耗电量,还会让内存频繁交换,老机型更敏感,表现就是卡顿、掉帧。操作时别慌,灰色是关,绿色是开。不同系统版本和厂商定制的界面里名字可能会变,但思路相同:在系统设置里找“后台活动”或“自启管理”,在应用内部找“自动下载/自动播放”的选项。

很多人担心关了后台刷新会不会收不到通知。大多数情况下,推送通知是能继续收到的,因为那是系统推送机制在做事,不完全依赖应用自己拉取。后台刷新更多是应用主动去拉新内容的频率,关掉后你打开应用才会更新。消息类、社交类这些常用应用,建议不要全部关掉后台刷新,挑着关就行。还有个小细节:有些社交软件在你把自动下载关了以后会弹一句提示“已关闭自动下载”,不要怕,那正常,不影响核心功能。
如果找不到对应项,可能是你的手机品牌或系统语言不一样。一般的查找思路是先到系统设置里找“通用”“应用管理”或“电池与性能”,再找“后台刷新”“自启管理”之类的选项。微信里相关的设置基本都在设置→通用那一块,慢慢找就能看到。部分品牌手机有更细的“自启”或“权限管理”入口,可以把不常用的应用自启权限也给关了,效果会更明显。
还有一点,别只盯着微信,其他聊天或社交类应用也常有类似的自动下载或自动播放开关,顺手都看看。清理垃圾、卸载应用这些确实有用,但很多人先去删删删、重装系统,流程费时费力,其实先把这两个开关关了,就能省去不少麻烦。干完这两步,很多人会觉得手机像新买的一样,不那么爱跳帧了,反应也灵活。要是想对比效果,可以先记录现在的体验,关掉后用几天感受差别,觉得不合适再恢复设置。
碰上找不到或不确定的地方,留个评论大家互相帮忙。按着这些步骤做一遍,不用动刀不用重装,能省心又省力。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