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女子手机失而复得,捡拾者竟刷机索要两千,账号密码一并出售

这起事件确实令人震惊和气愤。一个好心捡到手机的人,不仅没有归还失主,反而利用手机中的个人信息进行敲诈勒索,这是非常不道德且违法的行为。
以下是一些关于这起事件的思考和分析:
1. "行为性质恶劣:" 捡到手机后,首先想到的不是联系失主或上交相关部门,而是通过刷机手段获取个人信息,并以此进行勒索,这完全违背了基本的社会道德和公序良俗。 2. "法律后果严重:" 这种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如果涉及金额较大或者造成严重后果,还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根据中国法律,相关责任人将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和经济赔偿。 3. "信息安全警示:" 事件也提醒了所有人,手机等个人电子设备中存储着大量的敏感信息。一旦丢失,不仅可能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个人信息泄露和被不法利用的风险。因此,平时应该设置好手机密码、指纹或面容识别等安全措施,并定期备份重要数据。 4. "社会公德建设:" 这类事件也反映了社会公德建设仍需加强。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现实中,一些人可能会因为贪婪或其他原因而做出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情。这需要我们通过教育、宣传以及法律手段,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 5. "应对建议:"

相关内容:

近日,兰州市城关区小云女士(化名)向华商报反映,自己在购物时丢失一部苹果XS-MAX手机,在手机丢了一周后,遭人索要该手机账户及密码。

小云介绍,自己7月23日到兰州华联某鞋店购物,在试鞋的时候将手机放在座椅上,起身后就忘了拿走。

发现手机丢失后,小云报了警,警察在现场调了店内监控后将此案件认定为遗失,表示会帮助找回。

小云表示,本着破财消灾的念头,她本不想追回手机,但一周之后,自己竟然接到一通来自丢失手机的电话。

“对方用我丢失手机中的一个号码给我了打电话,自称是他捡到了手机,称想花2000购买我手机的ID账户和密码,如果不给就将手机卖掉。”

小云老公与捡手机人的对话

小云向华商报提供了自己与对方的聊天记录,对方在短信中表示:“ID发过来机子解开就行了,现在,机子我已经花钱刷机了,你也不用担心泄密什么。就算你不给我手机ID账号和密码,我就算在网上把手机当配件卖,我也不亏,到时候你可就什么都没了。”

该男子发来的短信

“细思极恐,我不知道他从何处得知我的电话号码联系我,我感觉自己受到了威胁,”小云女士称。

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此事。事件相关情况,华商报将继续关注。

(LDR)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