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业在疫情来临时减单,面临产业景气复甦比预期快,才临时要向半导体厂追单,遭到无视,于是闹上各国经济部,要求政府外交施压半导体生产国如台湾,想跟台积电等半导体製造大厂硬要产能,然而车用晶片对半导体产业来说无足轻重,利润也低,汽车产业这种装大牌耍赖,让半导体产业相当无言,但也意外造成台湾国际曝光度大增。
这个现象的始作俑者,可以怪到日本汽车龙头大厂丰田,丰田闻名于世的"丰田式管理","及时生产"成为全球汽车业仿效对象,于是每家都以减少零组件库存为荣,歌颂零组件都能及时抵达不需库存,是管理的极致,但这种作法其实是压榨供应商,把库存成本与生产风险都加诸于供应链,更为自己增添高度生产风险,一遇天灾人祸供应链受创,就面临停工危机。丰田本身就遇上多次危机与停工损失:
1997 年爱信精机厂房大火,多条生产线全毁,导致丰田停产危机,最后紧急动员日本全国,甚至动员许多原本与汽车零件不相关的企业支援生产零件,才渡过难关。
2011 年日本 311 大地震,同样造成丰田因零件库存不足停产,海外停产 6 个月,日本停产 4 个月,导致该年丰田痛失全球最大车厂宝座,丰田因此宣布痛定思痛进行供应链重整,包括整合不同车款共用零组件,并在使用的 1,200 款零组件里,列出 500 种优先确认供应安全项目。
然而,之后 2016 年爱信精机子公司爱信爱德克斯厂房爆炸,又造成丰田 3 座厂停工。
2021 年 2 月,日本东北 7.3 规模强震,没有造成太大人员伤亡,却又使丰田供应链受创,结果半数共 14 座生产线必须停工。
全球其他车厂不库存晶片,2020 年初还砍单,想着景气恢复时再下单的荒谬想法,其实就是源自丰田的"及时生产"概念,这种为了减少库存成本,压迫供应商,且无视意外风险的迷思,丰田本身过去受害多次,更使全球仿效的车厂陷入车用晶片不足被迫停产的窘境,但抄袭的人都倒了大楣,丰田自己本身,虽然今年还是因为地震停工,却没有遇到半导体不足的危机,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晶片零组件,丰田一反"及时生产"老观念,而是确保囤积零件。这源自 2011 年 311 地震后丰田的供应链策略检讨,丰田的供应链重整虽然日后在传统汽车零件方面效果有限,导致 2021 年地震还是停工,但车用半导体方面确有根本改变。
丰田认知到,半导体产业提前下单的时间之长,遇到天灾人祸等紧急状况时,根本不可能来得及增加下单应变,因此丰田的事业持续性计画( business continuity plan,BCP),要求供应商根据下单到到货的时间不同,必须囤积供丰田 2~6 个月所需的半导体晶片。囤积所需费用,丰田会从原本每年压低供应成本的幅度,退还一部分给供应商为补偿。
这固然也是压榨供应链,但成功为丰田迴避车用半导体晶片不足问题,因最长到半年内,丰田都可老神在在享用供应链在丰田要求下库存的晶片。
以音响厂哈曼(Harman)来说,早自 2020 年 11 月 CPU 以及电力管理整合元件就已经短缺,但受限于丰田规定,哈曼囤积要供应丰田产品所需晶片,也优先供应丰田,可以支持数个月的生产。
产业界表示,丰田可说是汽车业界唯一好好準备妥当应对晶片短缺问题的车厂,当其他汽车大厂从德国福斯(Volkswagen)、美国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福特(Ford),飞雅特克莱斯勒(Fiat Chrysler)与宝狮雪铁龙(PSA)合併的繁星(Stellantis),以及日厂本田,统统陷入晶片短缺造成减产的危机,只丰田调升汽车产量,并调高财测高达 54%。
虽半导体有準备,还是躲不过因地震停工目前汽车已经高度电子化,即使是内燃机汽车,控制与调整剎车、加速、转向、点火、汽缸内燃烧,都要仰赖微控制元件(microcontroller units,MCUs),丰田所需半导体元件的製造商包括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子公司电装(Denso)及台积电等,大多採用 28~40 奈米的成熟製程。
丰田囤积晶片的政策,不仅避过其他全球同业的晶片荒,也迴避部分天灾灾损,瑞萨在南九州有厂房,受极端气候暴雨与强颱的影响,但丰田有备无患下,不受极端气候伤害。
丰田之所以对半导体另眼相看,源于 1997 年上市的油电混合车 Prius,相对其他车厂把半导体元件交给供应商烦恼,丰田认为要使用半导体,就必须了解半导体,因此特别挖角半导体人才主持,1989 年自己设厂协助设计製造 Prius 动力总成所需的半导体元件,此后自行製造微控制元件等晶片 30 年,至 2019 年才把厂房转移给子公司电装。
因亲自接触半导体製造,使丰田对半导体产业的特性较其他车厂更了解,在传统汽车零组件供应链的世界,车厂的旨意就是不可违逆的圣旨,但半导体世界,手机、伺服器、已衰退的 PC 产业,甚至游戏主机,或新兴工业机器人产业,都比汽车业优先,丰田因此对半导体供应不敢托大,切切实实要求供应链好好囤货。
因此,当全球其他车厂动用各国经济部到处施压,政治界礼尚往来之余,半导体厂礼貌性释放一些安抚用好消息,实际上是给车厂白眼,丰田却能不受影响,正因有备无患。但丰田这种为风险好好準备的心态,仅限半导体,结果 311 都过去 10 年,2021 年地震仍然导致停工,可说从 311 学的教训还不够多。
根本上,尊重供应链、认知到风险、建立适当库存,才是健康作法,过犹不及,库存过多固然增加成本,并可能最后零件过剩发生损失;但库存过少也是错误,到头来,减少的库存仓储成本,真能抵销停工损失吗?吹嘘"及时生产"原本就不是正道,不要过多但也不能少于安全存量的精準库存管理,或许才是正确方法。
Toyota suspends output on 14 lines at 9 Japan plants after earthquakeHow Toyota thrives when the chips are down(首图来源:Flickr/Mike Mozart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