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报价激昂,主因之一就是驱动晶片好缺,市场更预期面板第 2 季看涨,也意味驱动晶片可能紧俏缺货到年中,而台湾驱动晶片厂商包含联咏、敦泰、天钰、硅创、奇景光电等,各自具有不同的竞争优势与展望,近期可以关注的是,是否再出现第二波调涨潮。
价量变化是观察的关键重点受代工与封测厂成本垫高趋势影响,去年第 4 季起驱动晶片陆续调涨,涨价幅度多落在 15%~20%,且客户库存水位相当低,因此也能接受转嫁。
市场也持续关心,无论 8 吋或 12 吋代工厂,下半年都可能再调涨价格,而业者则透露,几乎每週都在跟代工厂协调产能,价格也是尽可能和客户反映,协助客户解决产能吃紧的问题。
多数业者认为,吃紧的状况恐将持续一段时间,只能持续与不同供应商协调,盼能分散来源、增加产能,受 8 吋产能不易扩张的态势,加上市场需求续旺,可再关注的是,下半年是否再有第二波调涨。
就需求面来说,大尺寸与中小尺寸驱动晶片今年需求都将优于去年,大尺寸在宅经济带动 IT 产品等应用需求增,中小尺寸更是在 5G 手机今年爆发的趋势之下同步旺。
集团奥援站稳脚步至于产能方面,有集团奥援,成为晶片设计公司将订单化为营收站稳绝佳战略位置,联咏属联电集团、天钰则有鸿海集团的夏普 8 吋晶圆代工厂支援,使营运脚步比其他同业站得更稳。
敦泰则率先坦承受台积电砍产能的例子,敦泰过去投片联电,但产能排挤之下,造成 2018 年营运遇逆风,但尔后开始投片台积电,近两年营运表现明显增温。
但车用晶片生产排挤之下,使得敦泰今年下半年的产能量小部分被台积电缩减,市场认为,由于台积电相当重视与客户的关係维持,因此影响程度应有限,且敦泰全年产能量仍优于去年水準。
至于硅创、奇景光电则同与伙伴维持紧密的关係,持续协调相关产能,以因应未来客户需求。
最佳首季无庸置疑,上半年高档旺联咏 1 月营收 81.22 亿元,创历史单月新高表现,且公司也公布自结获利,单月税后净利达 16.17 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成长 114.3%,每股盈余达 2.66 元。市场乐观预期,今年联咏营收有望再战新高,获利表现有实力拚赚三个股本。
天钰 1 月营收也同步创高,来到 13.92 亿元,税后净利达 2.42 亿元,每股盈余达 1.3 元。法人也认为,全年除了驱动晶片动能,新品 TDDI、OLED 驱动晶片等新品也可望贡献放大,营收可望创高,获利更是挑战一个股本。
可以观察的是,联咏、天钰挟着集团奥援,产能到位,使 1 月营收创高,而硅创、敦泰 1 月营收则同步小幅月减,多少受到产能吃紧所影响,但年增幅度都缴双位数。
整体来说,驱动晶片今年上半年供不应求,加上产品价格调涨之下,使得驱动晶片设计公司上半年营运表现,可望维持过去旺季规模的高档水準,但下半年就得持续观察是否出现过度下单(overbooking)出现,以及产能状况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