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落实晶片製造在地化后,台积电也加速亚利桑那州新厂建设,同时晶圆製造的相关供应链也开始出现板块移动效应。《日经亚洲评论》报导,全球最大半导体化学品供应商之一李长荣化工(LCY Chemical,荣化)已决定前往亚利桑那州设置新厂,也是有史以来最大海外投资,报导认为,李长荣这项行动突显半导体供应链正进行的结构性转变。
美国前总统川普致力半导体供应链在地化,加上近期全球半导体晶片缺货问题引起欧美主要国家注意,半导体製造龙头台积电更以赴美国设厂回应美方诉求,而台积电动作也牵动半导体相关供应链新一波重组运动。
欧美开始将晶片当成战略物资供应半导体化学品大厂荣化总经理刘文龙接受《日经亚洲评论》访问时透露,荣化正规画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设置新工厂,这将是公司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投资。
李长荣化工为世界高阶晶片製造商提供製程所需的化学产品,包括台湾半导体製造公司、英特尔和美光等,超纯有机溶剂异丙醇(IPA),对複杂晶片製造过程的清洁晶圆和设备相当重要。
刘文龙表示,过去亚洲几乎负责多数半导体製造,欧美则负责高阶晶片设计,但现在美国越来越意识到半导体是战略资源,必须于当地增加晶片供应生态链。
设备厂、石化供应商也在规画他表示,这是过去几十年来从未见过的供应链转移和重组,人们开始注意到,如果没有领先晶片生产设备和化学品供应,尖端晶片也无法生产和推进,产业链所有部分都一样重要。因高阶晶片生产需要高品质投入,如晶片製造过程使用的化学品,几乎完全没有缺陷容忍度,但从台湾到美国,运输得花 45 天,导致维持化学品品质更困难,因此尽可能靠近客户设厂非常合逻辑。
此外,报导还指出,台积电半导体设施製造商和供应商帆宣科技(Marketech International)和欧洲最大的专用晶片设备製造商艾司摩尔(ASML)、台积电石化产品供应商长春集团(Chang Chun Group)在台湾晶片製造商宣布后,多表示规画跟进赴美建造工厂的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