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屑嚯」能量激荡下的六边形战士传奇,索尼WF系列新篇章

「屑嚯」能量激荡下的六边形战士传奇,索尼WF系列新篇章"/

「屑嚯」充能后的六边形战士,这个描述听起来像是一个结合了网络流行语和科幻元素的创意概念。如果这个概念与索尼的无线耳机WF系列有关,那么可能是在描述一个特别版的索尼WF耳机,或者是某种营销活动中的创意表达。
索尼WF系列耳机以其高品质的音频体验和舒适的设计而闻名。以下是对这个描述的可能解读:
1. "创意命名":将“屑嚯”这个网络流行语与索尼WF耳机结合,可能是一种新颖的命名方式,用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注意。
2. "充能概念":这里的“充能”可能指的是耳机采用了某种新的技术或功能,比如更高效的电池续航、更强大的音频处理能力,或者是某种与游戏、动漫等文化相关的特殊功能。
3. "六边形战士":六边形可能是指耳机的某种设计元素,比如耳罩的形状,或者是某种图案。而“战士”则可能象征着耳机强大的性能和耐用性。
综上所述,这个描述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具有独特设计、创新功能和吸引力的索尼WF耳机新版本。具体的产品特性和功能,需要根据索尼官方的发布信息来确定。

相关内容:

KT MARK: V

降噪综合能力金字塔:In-Ear Skyline Level


作为一个老索粉,之前曾经写过一个系列的索尼耳机连载,尽管这个连载已经几年没更新,但仍然覆盖了相当广的产品线。

时过境迁,无线耳机在索尼音频部门中的战略地位显得更为重要,近几年我也陆续体验了多个索尼无线产品并推荐过一些型号,但对于真无线降噪产品,我的印象是我很难对萌新说得出“it’s a Sony”这种话的。

WF-SP700N 和 WF-1000X 这种 TWS 大流行时代之前诞生的产品,降噪、声音上与后续的产品相比很难说有什么优势,初代降噪豆的 bug 频发,也是当年销量受到影响的原因之一。跳过编号“2”的 WF-1000XM3,则在其所诞生的时代有着不错的降噪水准,谁又可知几个月后 AirPods Pro 的诞生直接打击了 WF-1000XM3 的后续关注度。

在我看来,相比起头戴降噪的辉煌,真无线降噪系列的命运在索尼产品里可以算得上一波三折。好在,WF-1000XM4(以下用“新降噪豆”代指)来了。

在6月底,我终于决定到 Sony Store 实地体验一下新降噪豆的效果,作为一个索粉,我对于初始版本可能存在的 bug 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事实上,实际体验下来也的确能感受到优化得并不是特别好。跟大多数第一时间上手的反馈基本一致,LDAC 下即便我把手机放在展台上而戴着耳机向后退3-4步,就已经开始有信号暂时中断的情况了,偶尔还会出现降噪状态左右横跳的情况,有不到半秒的降噪效果失灵问题。

当时的我,说实话,是有点失望的。不过,对于降噪深度、环境音的自然度和 LDAC 模式下的基本声音表现,我倒是还觉得有点意思。佩戴的改良则超出我的预期。

直到一个多月后我从朋友处听到了索尼针对新降噪豆提供大幅固件更新的消息,我想,作为第一个吃 LDAC 真无线“螃蟹”的型号,它终于有重新“充能”的可能性了。


于是我拿到了新降噪豆的样机,开箱过程由视频节目呈现,欢迎移步视频平台进行观看。

关于耳机外观和佩戴,结合一下之前试听体验时的所见进行描述吧。这次索尼从外包装到充电盒以至于耳机本体均采用了一种摸上去类似于压制秸秆的环保材料。与之前索尼音频产品有非常大的不同,手感摸上去有一种粗粝的磨砂感。包装设计非常小巧,与之前索尼白色纸套、黑色内盒、正面产品图、左上角 SONY logo 的一致性设计不同,这次所有的产品信息全部集中在了纸质封条上,字体也有改变。包装实际材质为竹子、甘蔗、再生纸等绿色环保原生混合材料。耳机相较于XM3 硕大的腔体,显得紧凑性更高,更加像是一个“豆”。这个造型有效的减小了耳机的体积(官方宣称相较于 WF-1000XM3,充电盒体积减小40%)。无论是充电盒还是耳机本体,体积均比上一代有着明显的减小,重量也相应有所减轻。

相比于上代突出一坨来的佩戴,XM4的佩戴显然是要更加稳固的。对于我这种通用耳廓来说,佩戴的舒适度以及稳定性均没有什么问题,这点值得表扬。不过考虑到前腔体的凸起并没有严格贴合耳廓,所以说对于某些人来说,长时间佩戴可能会带来一定的胀痛感。即便体积减小了很多,还是建议亲自去试一下佩戴,再进行购买决策。

新降噪豆支持 IPX4 级别防水防汗,结合更加稳固的佩戴,对于大耳廓人群来说运动场景也能够得到满足了。和某些 Walkman 以及其他无线耳机型号一样,索尼也给新降噪豆加入了 DSEE 升频器,且新的 Extreme 相比较于 原先的 HX 处理效率更高。当使用 AAC 等编码协议连接新降噪豆时,DSEE Extreme 默认开启,对于未经优化的低码率音频文件会有一定的听感优化,只是相较于 LDAC 的带宽提高,DSEE 优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罢了。同样,索尼近几年主推的 360 Reality Audio 也是完美支持的。

至于耳套,采用了类似于海绵哥套的一种材质,但又不完全一样,官方宣称是聚氨酯泡沫材料。上图展示了它与 EX650AP 这一过往型号的搭配示意。总的来说这个耳套的存在有效地增强了对于高频噪音的物理隔绝。这也是很多数码博主第一反应高频降噪提升这一点的原因之一。佩戴时类似于惰性海绵,需要先将耳套捏扁从而紧密地插入耳道口。日常使用后,个人建议对于耳塞套进行清洁,毕竟属于特殊材料,这类海绵、泡沫材料制成的耳套固然带得来更好的 fit,但是易损耗性还是不容忽视,需要及时清洁并定期更换,这点对于油耳人群尤为重要。关于耳塞套,欢迎收听第十一期 RKTALLK 播客,我们仔细地聊过了市面上各种耳塞套的特性。新降噪豆的导管对于不同耳塞套的兼容性也还是比较好的。

同样,体验完整功能,需要在手机上安装索尼的 Headphones Connect APP,最近买到的批次应该连接上就会提醒更新固件到1.2.6版本或是内置了新固件。新固件给新降噪豆带来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不能说脱胎换骨,至少也让这个产品的产品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稳定性——这个修补 bug 时常见的东西终于不只是一句简单的“提高运行稳定性”了,而是真真切切地反映在了产品表现上。

基于1.2.6版本的固件我进行了和之前在 Sony Store 类似的测试,同样基于 Walkman 和 Galaxy S10,开启 LDAC 编码协议与声音优先模式(此时传输码率约为990kbps),稳定传输距离达到了七米以上,远比旧版固件隔几步远就开始断断续续的表现要出色,达到甚至超过了不少基于 AAC 或 APTX 编码协议的真无线耳机型号的传输表现。隔着非承重墙或者门的情况下,也基本不会出现信号中断现象,只有遇到承重墙时,蓝牙信号才无能为力。

可以这么说,1.2.6固件下的信号表现,已经挑不出什么毛病了,再次强调,这是“声音优先模式”开启的状态,信号优先模式则更佳,只是作为一个发烧友我没有必要为了那一点距离提升而降低声音体验罢了。可以看得出来,新降噪豆本身的信号稳定性是没什么问题的,只是前期优化不足导致一些问题存在,目前的优秀表现与全新的 V1 处理器的存在也不无关系,处理能力本质上是要比过去采用 QN1e 处理器芯片的真无线型号强不少的。


说了这么多,作为一个真无线降噪耳机,该轮到讨论最核心的降噪能力和声音表现了。

WF-1000XM4 的降噪模式没有在 APP 里设置档位,直接就是一步到位,不过提供了一个增强抗风噪的额外选项。在降噪模式下,新降噪豆的降噪深度和频宽覆盖能力都达到了目前入耳式降噪耳机的天花板级别水准。针对低频机械噪音的降噪算法在 1000X 系列里就没有差过,新降噪豆自然也保持了系列的高水准。中频人声频段的声音抑制效果会比两端少一些,不过仍然是人声降噪的第一梯队表现。高频降噪更多地是结合了算法和特殊泡沫耳套的“双保险”,使IK得相对于其它一同处在降噪金字塔 Skyline 级别的型号来说,高频降噪的优势会更加明显一些。耳压感不是很重。

在经过 Live House 里一晚上的横向测试(或许某天做旗舰真无线横评的时候你们会看到更多这次测试的细节)之后,新降噪豆是目前 In-Ear Skyline 级别中唯二对于大声压噪音可以有效处理且在体验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爆音破音等情况的型号。在正常的降噪状态下,抗风噪能力已经足够优秀,而自动风噪降低模式开启后,基本在电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可以遇到的迎面风,都不会对降噪产生影响。

环境声音模式拥有20档调节,在20档(最大档位)下,环境声自然度是足够高的,基本上算是入耳降噪耳机中的最顶级表现,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可用性较高。智能免摘的灵敏度属于正常水平,只是恢复原始状态的时候速度会有一点延迟。新降噪豆和前代同样支持快速应答,在降噪模式开启情况下长按左侧面板切换至环境声模式从而更好地实时交流,切换灵敏度较高,在现有固件下也没有遇到 bug。

通话质量方面,得益于骨传导传感器和麦克风的结合,新降噪豆的通话清晰度比前代有了明显提升,嘈杂环境下的环境噪声抑制算法对于通话者语音的抑制控制在比较合理的区间,语音质量可用。

综上,WF-1000XM4 以优秀的降噪实力和固件更新后足够靠谱得稳定性,成功进入降噪综合能力金字塔 In-Ear 品类的最高级别 Skyline 天际线级并处在靠上位置,同级别还有 AirPods Pro、QuietComfort Buds 以及 FlipBuds Pro这三款,WF-1000XM4 仅在中频降噪深度一项上距离 Top 型号半步之遥。

续航方面,新降噪豆标称仅耳机使用时间8小时(降噪开)/12小时(降噪关),结合充电盒可使用24小时(降噪开)/36小时(降噪关)。采用标准流程测试,以 LDAC 声音优先模式连接三星 Galaxy S10,关闭 DSEE Extreme,在降噪模式与20档环境声音模式中切换,连续播放流媒体音乐(Apple Music Lossless)与播客节目(小宇宙 APP),仅耳机续航7小时53分钟,两耳掉电速度基本一致,电池盒提供额外两次完整供电周期,基本符合标称值。支持快充和 Qi 公有协议无线充电,旗舰应有的配置。


声音部分,新降噪豆采用了一对直径为6mm的微动圈单元,以下所有主观描述全部基于原装泡沫耳套下得出,选择 LDAC 编码协议以声音优先模式连接 Walkman NW-A55 与 三星 Galaxy S10 播放 Hi-Res 无损音乐,关闭 DSEE Extreme,均衡器关闭。

低频量感中等略偏多,突出饱满度,收放速度一般不过残响比较少,不过有着真无线耳机里相当不错的层次感,氛围感渲染良好。中频,人声的结像细节清晰度是真无线耳机里相当优秀的水准,口型大小比录音原始状态略偏大一点,男声的表现力略好于女声,在中下盘有较少的染色,中高频段还原能力还不错。人声位置适中略靠前,不会有贴脸感觉,这个靠前的感受更多是口型偏大所带来的。

乐器方面,弦乐器组走的是扎实的路线,泛音控制得有点不太自然,但是基音部分大多有着不错的形体,拨弦细节信息量没有明显缺少的感觉。打击乐器较为突出,不过没有很明显的刺激感,音色还算比较准。电声乐器如电吉他和电贝斯的质感表现良好且在聆听流行摇滚类歌曲时较为突出,音色略有渲染,主要也是集中在中下盘。高频亮度适中略偏暗,顺滑度良好,齿音有一定打磨痕迹但是并没有过分打磨。新降噪豆试图在风格上做得类似于自家的流行人声向耳塞产品,拥有一个不错的氛围表达和相对舒服的听感,不找刺激,实际的结果也基本符合我对于 MDR-EX650AP、XBA-N3AP、IER-M7 等耳塞的综合风格印象(这里不是说素质层面的情况)。

声场大小适中,没有特别的拘束感,纵向略小于横向,边界相对清晰。声音的“高度”表现出色,定位能力不错,解析力良好,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还不错,乐器之间的分离度相比较而言稍显一般,总体信息量不错。总的来说,LDAC协议下的 WF-1000XM4 的声音综合表现符合“索尼旗舰真无线”和“第一款 Hi-Res Wireless 认证真无线耳机”这两个名头给大众消费者的印象。


综上,作为一个多年的索尼耳机用户,我是很高兴看到一款综合表现出色、细节上稳定性不出岔子、在上市短期内就得到优化补偿的真无线型号的,它足够有实力被称作旗舰。只是或许在下一代,是不是能把好的优化在上市前就完全搞定呢,这样对于产品的初期口碑和后续的价格走势想必也是有益处的,耳机同理,Xperia 同理,Walkman 也是同理。至于期待,我很看好新的 V1 处理器芯片在后续的颈挂、头戴型号中的可能性。


【屑嚯】系列特有的购买前建议:

不推荐对于真无线耳机佩戴有极高要求的小耳廓人群购买,不推荐手上没有 LDAC 编码支持设备且不喜欢 DSEE 处理效果的烧友购买。

推荐过往降噪豆用户升级购买,推荐追求真无线耳机极致降噪能力的消费者购买,推荐对于声音、功能、降噪皆有一定要求且预算充足的消费者购买。



KingTsui, from The TDS Studio.

Sept 2021

您可以在知乎、公众号、哔哩哔哩、、YouTube、虎扑识货、新浪微博等平台发现更多署名为 KingTsui 或 The TDS Studio 的图文视频创作内容。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