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高效沟通,帮助建立合理的手机使用规矩,而不是通过吼叫和责骂:
### 1. 了解原因
首先,了解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是因为无聊、逃避现实、还是社交需求?了解原因后,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 2. 沟通时机
选择一个双方都放松的时候进行沟通,避免在情绪激动时进行。
### 3. 保持冷静
即使沟通过程中出现分歧,也要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
### 4. 设定规则
与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规则,确保规则是双方都能接受的。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和建议:
#### a. 规定使用时间
- "共同决定":与孩子一起商定每天可以使用的手机时间。
- "分时段管理":比如学习期间禁止使用,休息时间可以适当使用。
#### b. 设定使用目的
- "教育为主":鼓励孩子将手机用于学习、阅读、听音乐等有益的活动。
- "限制娱乐":限制用于娱乐的时间,如游戏、视频等。
#### c. 监督与反馈
-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确保规则得到遵守。
- "正面反馈":当孩子遵守规则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
#### d. 替代活动
- "提供选择":鼓励孩子参与其他活动,如运动、阅读
相关内容:

01电子产品不能代替父母陪伴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过有关幼儿童接触电子屏幕时间的建议报告,其中明确说明:2岁以内的儿童不应该也不适合使用电子产品;2至4岁的儿童,虽然每天可以使用,但时间最好限制在1个小时以内。
- 影响视力
手机屏幕小,想要看清楚屏幕,需要专注地盯着屏幕看,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对宝宝眼睛发育不利。
- 影响宝宝身体发育
过度玩手机,会让宝宝一直处于安静的状态,无法消耗体内摄取的热量,增加肥胖的风险。
- 减少了主动思考的机会
宝宝玩手机时,对动画片里的内容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能促使大脑主动思考。
里面的人物和动画形象不能直接跟宝宝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还限制了社交能力的发展。
02如何正确地玩手机?
电子时代,手机和iPad也是可以用来学习的工具,加上爸妈们偶尔需要一点喘息的时间,又不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就需要掌握使用手机、iPad的正确方式了。
- 选择屏幕较大的手机或电视
给孩子看动画片或节目时,选择屏幕较大的手机或者电视,避免引发视觉疲劳,减小对眼睛的损伤。
- 注意观看的距离
宝宝看手机的距离,应该是屏幕对角线的5倍以上为佳。
- 控制时间
原则上,2岁以内的孩子,不建议玩手机。
如果情况特殊,2岁以内的小宝宝,每天累计看手机的时间应控制在20-30分钟以内。
2岁以上的孩子,每天最多不超过1小时,注意不要让孩子连续看,每隔15分钟休息一下。
要和孩子定好规矩,并且尽可能地坚定执行。
- 严选内容
家长一定要把好关,选择适合自己宝宝年龄段的节目,不能选择有血腥、暴力和过于负面的内容。

- 每天保持足够的户外活动
要保证宝宝每天至少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对预防近视有好处。
03拿走手机,孩子就嚎啕大哭怎么办?
的确,娃有时哭闹哄不好,用手机看动画片是最快速有效的控制办法。
一拿走手机,孩子马上崩溃大哭,怎么办呢?
首先,你要保持冷静,然后让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

年纪比较小的宝宝可能更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采用一些具象化的控制情绪的方法。
例如像蝴蝶挥动翅膀,边舞动自己的手臂边配合深呼吸,让孩子慢慢地平静下来。
孩子情绪平复后,再来用「ACT三步法」:
第一步:接纳孩子的愿望或情感(accept your child's wishes or feelings)。
首先要完全接纳孩子的意愿或者是情感。
例如:“我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很好看很有趣,对吧?”或”妈妈知道你很生气,因为我不让你看动画片了。“
这并不意味着允许孩子继续玩手机,只是说明我们意图理解和接纳他的想法,从而展开基于信任的对话。
注意沟通的时候要看着孩子的眼睛,确保他在听你说话。

第二步:沟通规则(communicate the rule)。
这一步要与孩子沟通规则,建立双方对规则的一致理解。
如果孩子明明知道不能看动画片,但仍然哭闹着要看,这时就需要与孩子明确规则——
“我们已经约定好了,每次最多看20分钟的动画片,否则眼睛受伤了,就再也看不了”
一定要在完全接纳了孩子的情感和想法以后,再开始沟通规则。
语气要尽量保持平静和坚定,告诉他一直玩手机、看电视做是有害的。

第三步:达成积极的结果(target a positive choice)。
想让沟通更有效,不但要告诉孩子不要怎么做,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一次性记住一个长句子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当你在动词前面加上一个否定词,他往往会忽略掉前面的否定词,而只抓住后面的动词。
例如,你和孩子说“不可以看动画片了哦”,但是他只会关注位后面的“看动画片”这一关键词。
所以否定式的命令效果不太好,还会让孩子跟你对着干,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新选择。
比如:”明天可以继续看动画片,但现在要刷牙牙睡觉觉了。宝宝要是很喜欢那个动画人物,妈妈帮你买一些贴纸,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它。“
有时候事情紧急,三步法的顺序可以时稍微打乱一下。
但时间充足的话,还是要尽量按照以上次序进行。
请大家别忘了,孩子会听你的话,不是因为你说得对,也不是因为你觉得自己这么做是为了他好。而是因为他觉得你了解他,所以信任你,也信任你所提议的方案和选择。

04给孩子立规矩,怎么做更有效?
想让孩子有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爸妈的陪伴和以身作则是第一位的。
但有的宝宝已经对电子产品产生了比较大的依赖,如何通过立规矩来”戒掉“手机/iPad等更有效呢?
1 提前说出你的规矩
叫孩子做另一件事时,先提前五分钟告诉他,你会在什么时间让他做什么事。
语言一定要明确、具体,例如:“再过几分钟,我们就得睡觉了,等我告诉你关电视/放下手机时,要听话哦。”
这样,孩子不会觉得猝不及防,可以有效降低抵触情绪。
2 设置遵守规矩时应得的奖励
告诉他,如果按要求做了另一件事,他会得到什么奖励。
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在他遵守规矩”关掉电视“后,用小零食作为物质奖励。
3 设置违反规矩时应受的惩罚
孩子没有遵守规矩时,要明确实施什么样的惩罚。
给孩子定好奖励和惩罚后,可以让孩子复述一遍奖罚内容,增加遵守规矩的可能性。

4 多多提醒孩子
在做另一件事之前的两分钟,给予“三次铃”提醒,有了心理准备,孩子才会减少抵触。
一次“铃声”:告诉孩子要怎么做;
二次“铃声”:提醒孩子要停止玩耍手机/看电视;
三次“铃声”:表示孩子要去做另一件事,比如上床睡觉、学习或玩桌游。
二次铃声与三次铃声之间间隔一两分钟即可。
5 严格执行既定方案
时间到了时,要坚决、冷静地执行既定方案。
不用再给更多的提醒,不管孩子有什么反应,都要立即让他停止玩耍,关掉电视,或拿走手机。
● 采用注意力提示(如“请看着我”);
● 发布命令,并提醒孩子按要求做会得到什么样的奖励;
● 发布命令之后,看着孩子15秒钟左右;
● 如果孩子在第一次发令后就听从了,马上给他奖励和表扬;如果不服从,就执行相应的惩罚,然后重复命令。
6 温柔且坚定,付诸实践
光说不做假把式,经常实践,才能改变。
不要心急一蹴而就,行动起来终归会看到效果的。

据知情人士透露,用来对付老公同样有效

参考资料:
1、《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萌妈Cecilia/著2、《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乔治M.卡帕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