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实力不单Bose独大,索尼MDR系列,降噪神器新选择

降噪实力不单Bose独大,索尼MDR系列,降噪神器新选择"/

索尼(Sony)的MDR系列耳机在降噪技术上也非常出色,它们同样具备强大的主动降噪功能,能够有效降低外界噪音的干扰,为用户带来更加纯净的听觉体验。以下是一些索尼MDR系列耳机的特点:
1. "降噪性能":索尼MDR系列耳机采用先进的降噪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飞机、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噪音,以及城市街道上的嘈杂声。
2. "音质表现":索尼MDR系列耳机在音质方面也有很高的水准,无论是高音、中音还是低音,都能够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3. "舒适度":索尼MDR系列耳机在设计上注重舒适度,采用了人体工程学设计,佩戴时不易产生压迫感。
4. "便携性":部分MDR系列耳机具备轻便的便携设计,方便用户在不同场合使用。
5. "兼容性":索尼MDR系列耳机与各种音乐播放设备兼容,包括手机、电脑、平板等。
以下是一些受欢迎的索尼MDR系列耳机型号:
- "索尼MDR-1000X":这是一款具备高降噪性能的无线耳机,适合在嘈杂环境中使用。
- "索尼MDR-ZX300N":这是一款具备优秀音质和舒适度的降噪耳机,适合日常通勤和旅行。
- "索尼MDR-1ABN":这是一款时尚的降噪耳机,具有时尚的外观和良好的

相关内容:

降噪其实不只Bose强:sony索尼 MDR-NC33 主动降噪耳塞

提起降噪耳机,大家第一反应都是bose。而在别家比如大法或者铁三角的降噪耳机推送里,下面评论一水的降噪效果不好,比QCXX差多了之类的评论。然而之前捡了一棵铁三角的白菜降噪,觉得还不错,尤其与bose的qc25对比后发现降噪效果并没有差太多,因此对非bose的降噪耳机好感大增。

同事有QC20,我之前一直是比较想买它的,但是由于音质并不是太好,而且价格不便宜因此没下定决心。因为我用降噪耳机主要也就是通勤还有坐车时候听,可以过滤掉环境中那种汽车引擎带来的轰轰声,这样听小说可以听的清楚点,不至于边上过两辆大车就什么都听不见了。这种环境乱哄哄的,即便使用bose的QC25也只能过滤掉一部分,风噪也比较大,因此乱哄哄的音质底噪什么的其实也听不大出来,再加上又是主要听小说,因此只要降噪效果靠谱,音质差一点底噪大一点也没问题。

尝试过ANC27以后,我又对铁三角和大法家的主动降噪塞子开始感兴趣了。ANC27和QC25虽然降噪效果过关,但是夏天实在太热了,即便是坐车都觉得热,还是塞子的适应性好。由于之前听过大法的脑残33,啊不,NC33,印象中音质不算差,就搞了一条。 淘宝买的话记得要NC33,NC033是没有降噪模块的。美亚价格看着好吓人。。。

耳机是比较典型的大法U盘造型,中间带个拖油瓶,啊不是降噪模块。拖油瓶两边的线都很长,附赠了一个卷线器。这样你可以自己选择手机那边留长一些,或者是耳机那边留长些。个人比较喜欢把降噪模块夹在衣服下部或者裤袋上。

耳机是长短线的,我其实很喜欢这种,不听的时候摘下来往脖子上一挂就好。不是长短线的还得收起来要不然没地方放。

大法给了大中小三组哥套,这种是比较老的,导管和耳罩中间没有加棉。

耳机带上有LR标识。LR标识的地方是鼓起来的,戴好后恰好卡到耳廓上。耳罩我换成了IE80的中号双节套。这个套配NC33很合适,原配的套和我自己的哥套在戴的时候出音孔开口小,而且导管口离耳朵远一些,很容易在戴的时候由于挤压堵上,双节套开口很大,而且套上以后耳机导管口离塞套出音孔很近,不会被堵上,而且戴起来隔音效果很好。入耳式的降噪耳机降噪效果非常依赖耳罩的隔音,一旦耳罩漏音那么降噪效果就没了。

耳机朝外的方向是这个样子的。个人总觉得大法的耳机戴上以后很有喜感。。。另外由于线足够长,耳机的结构也还可以,这货其实是可以上绕佩戴的。在走路和骑行等情况下推荐上绕佩戴,直接戴的 话走起路来会有呼呼的风声,上绕则完全没有。而且个人觉得上绕佩戴的牢靠度和隔音效果比直接佩戴要好一些。

耳机侧面有大法的logo。大家跟我一起喊:“骚尼大法好!”

顶部是主动降噪用来采集环境信息的mic口。

中间的拖油瓶上面写上了产品型号,还有大法logo。

拖油瓶侧面有降噪开关。左边有个monitor钮,跟QC20的功能差不多,按下可以暂时中断降噪和音乐,方便不摘耳机和人交谈。不过qc20是按一下中断,再按一下恢复,而NC33则是需要按住。

打开降噪开关,power灯会亮起。NC33和QC20不太一样,打开降噪开关没什么反应,然后在接下来的1秒内噪声逐渐减弱,而bose则是在半秒之后噗的一声世界清静。NC33开降噪以后底噪比较明显,有沙沙的声音,这对强迫症患者来说比较难受。另外NC33开关降噪的时候有电流冲击的声音。

拖油瓶的背面有小夹子,下面是电池舱盖。

降噪模块使用一节7号电池供电,续航时间很长,一节爱老婆我断断续续用了一周还有电,这就意味着两节电池基本可以无限续航了。另外使用电池回比自带电池好维护,我迟迟没下手QC20也是怕用一年电池会有比较大的损耗。

附送的卷线器上也有大法的logo。

插头是弯插,还有一股转接头。

转接头有一个插头可以打开,方便飞机使用。不过现在很多飞机都使用普通3.5mm插头了。

NC33的音质还过得去,低频量感不算大,令人欣慰。而且NC33最好的地方在于开不开降噪音质并没有明显变化,不像ANC27和QC25开降噪前后差别很大。这就意味着在安静的地方,不开降噪的时候,NC33也可以正常作为普通耳机使用。bose的耳机开关降噪音质差别比较明显,即便在安静的地方也是打开降噪会比较好听。

最后和QC25合个影。

最后依然是降噪效果对比。这次没跑那么多地方,主要在机场周边测试。

首先是大巴车站。二者都可以有效减低引擎的轰轰声,但是离车近了以后突突的声音都不是特别理想,两个全部都能听见,开关门刷刷的喷气声则都没办法,消除不掉。旁边汽车驶过轮胎刷刷的胎噪,QC25基本没有效果,而NC33居然可以压低一些。这估计跟NC33是入耳式耳机,本身佩戴方式对高噪音隔离就更好一些有关。

然后是机场边。对于飞机引擎的噪声,NC33则跟QC25有一定差距。对于轰轰的声音,NC33消除的程度明显没有QC25干净,能够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以QC25为100分,NC33只能给85分,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引擎尖锐的嗡嗡声二者都毫无办法。

再来是机场内部。空调风扇发出的噪声可以很好的消除。人说话的声音、拉杆箱的轮子发出的哗啦哗啦的噪音、高跟鞋鞋跟的哒哒二者都没办法。

最后我还专门站在电风扇和大型空调室外机的旁边测试降噪效果。电风扇扇叶呼呼的风声可以消除,但是刷刷的声音消不掉。室外机轰轰的声音可以消掉,但是突突突的声音消不掉。仔细听来,NC33对突突声的隔离还要比QC25好一些。后来我发现这是由于佩戴引起的。如果将QC25紧按在脸上,QC25的降噪效果其实要比NC33好不少,但是佩戴的时候很难做到和面部契合的非常好,因此有很轻微的漏音,拖了后腿。而NC33则没有这个问题,塞紧塞头隔音就很好了。之前测试的ANC27则是由于耳罩小一些,而且头梁更紧,紧围耳朵外面的一圈压紧后不漏音。因此其实QC25的降噪能力确实是要比ANC27和NC33强一些的,然而佩戴上拖了后腿,导致实际使用的时候降噪效果差别并不大。抽空我再把同事的QC25拿来补充一下吧。

最后谈谈NC33的缺点吧。

  1. 自带耳罩不是特别好用。建议换成IE80的双节套。

  2. 佩戴舒适度相比QC20有一定的差距

  3. 底噪比较感人,强迫症患者慎选。

  4. 降噪模块和耳机之间的线留的长度略短,再长10cm会比较合适,挂在体恤下摆刚好短了一点点。。。

  5. 上了电池以后降噪模块比较沉。

虽说有缺点,但是哪个耳机没有缺点呢?整体来说NC33还是挺不错的,降噪功能靠谱,音质也不算差,价格比较适中,如果不太在意底噪的话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我现在通勤路上和去人多的地方都带上它, 效果不错,东西便宜,万一哪天坏了也不心疼。NC33开降噪消除噪音的效果很好,关降噪声音比配塞略好,建议平常只用配塞对音质不敏感,还有不打算拿它当主力耳机只是路上降噪图个清静的朋友选购,把它当做损耗品使用,物有所值。而要求比较高的朋友,事实也证明还是bose最靠谱。。。蹲打折,然后剁吧。。。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