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对2017年发布的iPad Pro 10.5寸(型号为A2388)的个人主观使用感受如下:
1. "性能":iPad Pro 10.5搭载的A10X芯片在当时属于高端配置,对于日常使用如浏览网页、看视频、处理文档等任务来说,性能非常出色。尽管与最新的iPad Pro相比性能有所差距,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应对大部分需求。
2. "屏幕":10.5英寸的Retina显示屏提供了非常高的分辨率和色彩表现,观看视频和图片都非常舒适。虽然与12.9英寸的iPad Pro相比屏幕尺寸较小,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使用。
3. "便携性":相比更大的iPad Pro,10.5英寸的尺寸更加便携,更适合单手操作。携带时也更加方便,不会像大尺寸iPad那样显得笨重。
4. "电池续航":A10X芯片的电池续航表现良好,一天的使用通常不需要充电,这对于经常外出的人来说是个很大的优势。
5. "键盘体验":配合Smart Keyboard或Smart Keyboard Folio,iPad Pro 10.5可以提供接近笔记本电脑的打字体验。尽管键盘的尺寸和键程可能不如全尺寸键盘,但已经足够满足日常写作和办公需求。
6. "手写笔支持":Apple Pencil第一代与iPad Pro 10.5配合得非常好,手写笔记、绘图和标记
相关内容:
#晨曦计划#我的iPad Pro已经使用两年多了,当时是在2018年4月左右购买的。为什么会想到购买这么一款产品呢?因为我经常刷视频(某站)和玩和平精英(之前还叫做刺激战场)。首先iPad mini 4只有单扬声器,每次看视频要用一只手遮在后面方便让声音能够集中传向耳朵;其次是因为A8芯片是在是不够用,虽然比手机版本的高了0.1ghz,但是每次打游戏只享受着很低的帧数。
当时看了iPad Pro的宣传片,心里“哇”!“六核CPU(胶水六核)”!“120hz”!“四扬声器”!内心按捺不住,观望了很久之后由于钱包原因淘宝购买了韩版深空灰256GB蜂窝版本。
外观方面虽然当时边款有所收窄,但是在遍地全面屏的时代还是有点古老的感觉。虽然背部有天线但是比iPad mini那种后面一大块塑料要美观一些。背面最显眼的还是那颗和iPhone7同款的六镜片式的突出摄像头吧,突出部分不想同时期的iPhone过渡的那么顺滑,有点想iPhone6那种过渡。当时也有很多人吐槽,但给我带来一种始终想去触摸的陌生的科技感。四个扬声器上下并不是对称的,开孔数量也不一样,但是很少很注意到。


性能方面A10X看看视频现在都会有点热,玩游戏logo处很烫,之前都是用打湿的纸巾贴在后面对着风扇吹。说到玩游戏就不得提到这一代机型的通病——断触,边充电边玩儿的时候更加明显。也使用过自带iMovie剪辑很简短的视频,操作也比较顺滑,导出速度在它本身的能力范围内能让我比较满意。



这一代最大的亮点就是当时加入的120hz的屏幕了。加上iOS的动画流畅使用起来很丝滑。屏幕也支持原彩显示,大大的屏幕用来看漫画电子书也很不错。Apple pencil配上这代屏幕加上20毫秒的延迟和真的和书本上写字差不多了,当然,屏幕上写起来滑滑的,相比起来隔壁的Surface Pro书写摩擦感就好很多。如果更换一下类纸膜就要好很多,在自带的备忘录书写时还有沙沙声。如今没了使用场景笔经常放到没电。

摄像头在生活中很少用到,但是用取景框预览的时候那效果还是真的挺震撼的。这代让我觉得遗憾的就是无法拍摄4k@60fps的视频,当然这也是因为其他硬件的限制。

扬声器方面令我挺满意的,感觉像买了一个蓝牙小音响,但是因为机身比较轻薄的原因和iPad Air 2一样存在音量大了会振动的情况。
系统方面出厂预装的iOS10,现在升级到了iOS 13,多任务处理方面比之前有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开启了“今天”视图后有种桌面操作系统的感觉。即使在非全面屏的iPad Pro上使用全面屏手势也不会觉得膈应。
每次看到全面屏的iPad Pro就总是想要去更换,但是更换的理由是什么呢?性能?全面屏设计?Face ID?可能这些都不足以让我最终决定更换设备。对于我个人而言,也就是每天下班耍耍视频,休假的时候偶尔会玩玩游戏,新款能够胜任的旧款也能做到几乎接近。其实最终还是希望mini能有全面屏版本,等吧。
这也就是我真实的、日常的2020年的iPad Pro 10.5的体验。不知道大家使用iPad有没有其他不一样的运用以及体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