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Apple Watch实现“透视血管”功能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技术:
1. "深度摄像头(Depth Camera)":新款Apple Watch配备了改进的深度摄像头,它能够捕捉到皮肤下血管的图像。这种摄像头通过测量光线从物体反射回来的时间差来获取深度信息,从而形成皮肤下血管的图像。
2. "图像处理算法":Apple Watch利用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来分析深度摄像头捕捉到的图像。这些算法能够识别和突出显示皮肤下的血管,使其看起来像是“透视”的。
3. "机器学习":Apple Watch的“透视血管”功能还可能利用了机器学习技术。通过分析大量的图像数据,机器学习模型能够不断优化,提高识别血管的准确性。
4. "用户界面设计":Apple Watch的用户界面进行了优化,以便在屏幕上清晰地显示血管图像。这种设计确保用户可以轻松地查看和理解自己的血管状况。
总之,新版Apple Watch通过深度摄像头、图像处理算法、机器学习和用户界面设计等技术,实现了“透视血管”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直观和便捷的健康监测体验。
相关内容:

“没有iPhone12?睡了睡了。”今日凌晨举办的苹果2020秋季发布会,让不少果粉大失所望。由于iPhone12的缺席,今年活动的讨论度和热搜指数还不及往年的三分之一。
水晶玻璃表背里的血氧传感器
不过,这并不影响发布会中部分“黑科技”的亮眼表现。据苹果CEO库克介绍,这一回新发布的Apple Watch Series6首次支持了一项名为“血氧测量”的功能:借助手表中搭载的血氧传感器,手表将能够“透视”你手腕下的血管,并在15秒内给出血液中氧含量的精确判断。
这是如何做到的?据介绍,集成在Apple Watch Series6水晶玻璃表背里的血氧传感器,由4组LED光簇和4个光电二极管组成。当用户调用“血氧测量”功能时,传感器的绿色、红色及红外LED会用光线照射手腕下的血管,同时光电二极管会测量反射回来的光量。随后,苹果会使用一系列复杂的AI算法“计算”出血液的颜色,从而判断其氧含量。
不止苹果,事实上包括华为、荣耀等在内的企业也在其手表、手环中加入了“血氧测量”的功能。比如华为手环4就能通过深度优化的硬件光路和算法,基于多光源融合的原理,对血氧、血压进行快速、精准的测量。
不过,测心率是为了监测心脏问题、及时发现隐患;记录睡眠趋势是为了帮助个人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那么测血氧,又是为了什么?答案是:监测心肺健康。甚至,它还可以用于当下流行的新冠肺炎(COVID-19)症状的检测。

“血氧浓度”的重要性
光看一项指数,就能断定是否患有新冠肺炎?这个说法乍听之下有些可笑。诚然,“血氧浓度”并不能与新冠肺炎直接挂钩,但它却是医疗机构判断个人是否患病的重要依据。
据了解,正常人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一般在95%到100%之间。一旦低于90%,患者就可能因氧气不足而出现昏睡、思维混乱甚至精神分裂等症状;低于80%则可能对人体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研究,患有新冠肺炎的患者,大多数都出现了“血氧饱和度”偏低的情况,部分严重者甚至出现了低于50%甚至30%的情况。
但令人意外的是,平常生活中人们一旦出现血氧过低的情况,就会有明显不适感。但对新冠肺炎患者来说,“有些血氧饱和度已下降到70%至80%之间,有些病例甚至低于50%,却仍能正常行动。”部分专家指出,在新冠肺炎患者群体中,有不少出现了“快乐缺氧”或“隐性缺氧”的情况——即使血氧含量很低,也毫无察觉。直到入院几天后,才出现血氧过低造成的呼吸急促、疲劳等症状。

“这就是这种疾病的引人好奇之处,也是可怕之处。” 美国急诊科医生理查德·莱维坦对此评价。这似乎能够说明为什么在新冠肺炎横行的地区,尤其在海外,这项“血氧测量”的功能会如此受人期待——它能够帮助患病前期的人们,及时察觉到身体发出的信号并就医。
不仅如此,“血氧饱和度”作为继心率测量、睡眠监测后,苹果手表可提供的一项全新健康数据,后续还有望被用来更好地管理、防控哮喘、流感等疾病,或控制心力衰竭等症状。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和养生的今天,这些功能的升级带来的意义不言而喻。
现在,你还觉得今天的苹果发布会索然无味吗?
【记者】许隽
【策划】张志超
【作者】 许隽
科技能见度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