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得之攻略,教你轻松识别与挑选优质SSD固态硬盘

云得之攻略,教你轻松识别与挑选优质SSD固态硬盘"/

选择SSD固态硬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识别和选择:
### 1. 容量 - "需求分析":根据个人或企业需求确定存储容量。例如,日常办公、轻度游戏用户可以选择256GB或512GB,而专业视频编辑、游戏玩家可能需要1TB或更大。 - "容量选项":目前市场上有128GB、256GB、512GB、1TB、2TB等容量选项。
### 2. 速度 - "读写速度":SSD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其接口类型和控制器。常见的接口有SATA、NVMe M.2等。 - "性能指标":查看SSD的持续读写速度,通常以MB/s(兆字节每秒)为单位。
### 3. 接口类型 - "SATA":传统接口,速度相对较慢,但兼容性好。 - "NVMe M.2":新一代接口,速度更快,但需要主板的NVMe M.2插槽。
### 4. 品牌 - "知名品牌":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如三星、西部数据、英睿达等,这些品牌通常在质量和售后服务上更有保障。
### 5. 价格 - "性价比":在预算范围内,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价格通常与容量和性能成正比。
### 6. 额外功能 - "保修期":查看产品的保修期限,通常保修

相关内容:

说在前面的,小编写这篇文章主要是对SATA接口的SSD,不包含MSATA m2和PCI的固态。

一:什么是(SSD)固态硬盘?

平时我们用的基本是机械硬盘,由盘面和磁头等部件组成,是一个物理机械设备。而固态硬盘,和我们平时用的U盘一样,是闪存芯片加上主控和缓存组成的。和U盘的不同点在于,U盘一般只用一两颗闪存芯片,平时读写都集中在上面,所以U盘寿命不是很长,特别是买到劣质产品;而固态硬盘上是有很多颗闪存芯片,将数据平均分配到各个闪存上,寿命会比U盘长很多。

我们现在用的多的固态硬盘一般是2.5寸,也就是笔记本硬盘大小,另外还有MSATA M2和PCI-E接口的固态硬盘类型。

SD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的工作原理不同,内部构造主要由PCB板、主控制器芯片和闪存芯片或缓存组成。其中主控主要充当将领职责,负责控制闪存的识别和读写,而闪存芯片在固态硬盘中充当存储空间的介质。

二:固态硬盘相比机械硬盘的优势

机械硬盘属于机械设备,由一片或者几片磁盘组成,盘片是随时高速转着的,如果要读取某个位置的数据,磁头需移动到该位置。而固态硬盘没有机械部分,全是电子的,CPU发出指令需要取某个地址的数据,主控就能直接到达某个地址,固态硬盘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寻道。在连续读写性能上,现在主流的固态硬盘已经达到了500M以上,这也是机械硬盘不可比的。另外固态几乎没有噪声,能耗也比机械硬盘低很多。

所以,固态硬盘与普通硬盘比较,拥有以下优点:

1、启动快,没有电机加速旋转的过程。

2、不用磁头,快速随机读取,读延迟极小。

3、相对固定的读取时间。(由于寻址时间与数据存储位置无关,所以磁盘碎片不会影响读取时间。)

4、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写入速度极快。

5、无噪音。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

6、低容量的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在工作状态下能耗和发热量较低。

7、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不会发生机械故障,也不怕碰撞、冲击、振动。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也就是说在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8、工作温度范围更大。典型的硬盘驱动器只能在5到55摄氏度范围内工作。而大多数固态硬盘可在-10~70摄氏度工作,一些工业级的固态硬盘还可在-40~85摄氏度,甚至更大的温度范围下工作。

9、低容量的固态硬盘比同容量硬盘体积小、重量轻。

三:我们要如何挑选适合的固态?

综合来讲,我们要关注的参数主要是:品牌,主控芯片 ,闪存颗粒,缓存芯片,读写速度,售后

品牌:好的品牌研发能力更强,主控和闪存芯片技术也更成熟,售后能力更强。目前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市面比较比较常见的品牌有:INTEL、镁光、三星

主控芯片:对于性能和可靠性影响最大的就是其控制芯片。目前主流SSD控制芯片厂商有:Intel、Sandforce、Marvell、Indilinx、Micron、Toshiba、Phison、Samsung、JMicron

目前的市场上SSD常用主控大多是SandForce出品的SF- 2281系列、Marvell出品的88SS9174主控,其次就是三星的自家主控。

主控芯片的好坏是决定SSD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主控芯片是固态硬盘的大脑,其作用一是合理调配数据在各个闪存芯片上的负荷,二则是承担了整个数据中转,连接闪存芯片和外部SATA接口。所以在挑选SSD,首先得挑选主控,这是SSD性能的基础。

但是SSD的性能不是单纯靠主控决定,使用不同的闪存颗粒也会影响实际性能。很多山寨SSD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低速的闪存颗粒,造成SSD性能低下,实际使用并不比传统机械硬盘快。甚至还由于生产做工差,容易造成SSD不稳定、用户数据丢失等问题。

缓存芯片:SSD和传统硬盘一样需要高速的缓存芯片辅助主控芯片进行数据处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有一些廉价SSD方案为了节省成本,省去了这块缓存芯片,这样对于使用时的性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SSD上的缓存一般都是1或者2颗DRAM颗粒构成,起到数据交换缓冲作用。一款SSD产品是否有缓存这样的设计,往往是厂商根据产品定位和用途做得决定,一般一些入门级产品或者低速产品,在设计上就会考虑不带缓存方案,而一些高速产品由于数据交换量大,就设计有缓存,以提高产品的读写效率。

闪存颗粒:主要有SLC和MLC和TLC,目前运用最广泛的为MLC。在性能和寿命上,最次的是TLC,然后是MLC,最好的是SLC

目前主流闪存颗粒有以下几种:INTEL、镁光、东芝、三星等等,闪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块固态硬盘的寿命和性能。

读写速度:我们在用AS-SSD的时候除了评分之外,首先看就是一个读写速度,速度,永远是我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检测一个固态真伪的一项基本数据 当然,在小白的一些错误操作过程中,也可能损害降低了SSD的读写速度。

而在AS-SSD的参数中还有一个4K读写速度,在日常应用中网页缓存的写入、系统文件更新,包括程序、游戏的加载、响应等等都与随机4K读写性能息息相关。可以说,4K读写的快慢决定了系统的操作体验。所以购买SSD时应要参考其4K随机读写的成绩。

接口:这个现在基本都是SATA6G SATA接口,除了一次国内的一些国产SSD还有SATA3G的的接口外,SATA6G是现在固态必备的接口,包括主板的SATA接口。

售后: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每个产品都有属于自己品牌的售后,这是也一个很重要的选择因素,有售后纠结症的话,建议选择闪迪或者intel的,这两家都是拨一个400之后等快递上门,业界良心。

快速推荐:64G及以下不做推荐。

目前单位容量价格最经济的点已经转移到240G区间。

游戏爱好者在预算允许的条件下尽量上240G或以上,现在一个游戏动辄30G+,除非你同一时间只玩一两个游戏,否则很容易GG。

便宜好用的正片:

闪迪 Ultra Plus (至尊高速) 128G

英睿达 M500 240G

甜点:

英睿达 M550 256G

土豪你好:

闪迪 Extreme 480G

mSata笔记本扩展:

影驰 战将m

Sandisk X110

全尺寸NGFF笔记本扩展:

浦科特 M6E

每个分类只写一个典型产品,是为了拯救重症选择困难患者。

下面简要概括下几款特性SSD的选择:

容量的话 同一级别的 容量越大 读写越搞 缓存越大 性能越好

1、根据主控划分:

马牌 Marvell:

速度快、特性多

浦科特、镁光、Sandisk、东芝等多用其主控。

SF SandForce:

读取快、写入放大低、会掉速(使用一段时间或 容量后性能衰减)。

Intel、金士顿等多用其主控。

JM JMicro:

价格优势、通道数低。

影驰、威刚等。

还有三星、 Barefoot 、 LAMD、群联等,使用的厂商相对固定或消费市场不太常见

2、根据颗粒划分:

MLC>TLC,新工艺>旧工艺,正片>白片>>黑片,同步>异步

3、根据每单位容量划分:

MLC:每单位储存2bit

TLC(某厂商称之为3bit-MLC):每单位储存3bit

TLC比MLC的速度和误码率更高,但是成本也更低

4、根据制程划分:

34nm、25nm、20nm等等

随着密度的提高,颗粒寿命会降低。比如IM Flash的25nm工艺颗粒有5000的P/E(可擦写次数),20nm则变为3000

5、根据品质划分:

同样制程的颗粒,也有体质区别。

厂商通常会把体质比较好的放到相对高端的产品上,比如Intel 5X0通常会比3X0所用的要好。

性能达不到设计指标的,抹去厂商LOGO后出给二线厂商,即白片。

完全不达标的边角料,如果辗转到小厂商手里做成产品,我们一般称之为黑片。

Intel/镁光的颗粒有同步异步之分,同步好于异步。

东芝和三星使用ToggleDDR,都是异步,但不差于IM Flash的同步。

四:SSD固态硬盘推荐

浦科特M5S:

主控:Marvell 9187 + 缓存 256M DDR3* + 颗粒 东芝 19nm MLC ToggleDDR 3000PE

浦科特M6S:

主控:Marvell 88SS9188 + 缓存 256M DDR3 + 颗粒 东芝 A19nm MLC ToggleDDR

相比M5S,主控从8通道缩减到了4通道,128G版本的缓存也缩了一半 颗粒更新了工艺,原来的19nm工艺为19*26nm,新的A19工艺是19*19.5nm。

Sandisk Ultra Plus (至尊高速 )

保修方便、价格便宜

主控:Marvell 9175 + 缓存 128M DDR3 + 颗粒 东芝 19nm MLC ToggleDDR 3000PE

相比M5S,主控从8通道缩水到4通道。所以这个盘不推荐买256G或以上的,性能随容量提升的较小,而且256G的价格也没什么优势,缓存也有缩水。

镁光 M500:

价格便宜、支持硬加密

主控:现在的M500都是由以前M4的9174升级为Marvell 9187 + 缓存 256M DDR3 + 颗粒 IM Flash(Intel和镁光的合资NAND公司)20nm MLC 同步3000PE

因为固件限速的原因,这盘跑分看起来很一般,但实际用料和可靠性设计都不错。

Intel 530:

保修强迫症推荐

主控:SF2281 + 颗粒 IM Flash 20nm MLC 同步 3000PE

特别重视颗粒寿命的强迫症患者如果价格合适可以考虑看看, 如果你是工作站缓冲运算等行业用途,基本不用考虑更换硬件 直接连续读写四五年的话,可以考虑下这款或者其更高端的产品。

三星 840 EVO 850EVO

主控:三星MEX+ 缓存 256M DDR3 + 颗粒 三星 10nm TLC 1500PE

争议比较大的产品,同价位无出其右的跑分 + 最短的寿命

东芝 THNSNH

高连续,低4K

主控:Marvell 9187 + 颗粒 东芝 19nm MLC ToggleDDR 3000PE

是的,没缓存。有NAND,就是这么自信

得益于SLC Cache模式,连续写入很高。受固件和无缓存拖累,4K性能很差。

浦科特M6P、三星850Pro 、Sandisk Extreme

这三个都是旗舰级别的。

850Pro性能最好,Extreme售后强力,M6P品牌认知度高且略有价格优势。

影驰系列:

比较有竞争力的产品,产品线比较混乱,五六个型号。

从低端的战将到之前的雷电到现在的GAMER 主控和颗粒针对的中高低端的幅度比较大。

说在最后的话:

SSD在读和写的操作上,读的操作是明显多于写操作的,这个比例在10~20:1的水平,所以,对于SSD的性能,先要看4K随机读的成绩,再看4K随机写和连续读的成绩,连续写的能力其实是排到最后的。

今天的文章到此结束了,想知道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kelegeji”,请大家多多包涵,多多指教。我们的官方网站是http://www.kelgj.com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