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enStack云管理平台选型的深度分析与报告

基于OpenStack云管理平台选型的深度分析与报告"/

报告标题:基于OpenStack云管理平台的选型报告
一、引言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对IT基础设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要求日益提高。OpenStack作为开源的云管理平台,以其高度可定制性和社区支持,成为了众多企业选择云平台的首选。本报告将对OpenStack云管理平台的选型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OpenStack概述
1. OpenStack定义 OpenStack是一个开源的云计算管理平台项目,由Rackspace和NASA共同发起。它允许用户通过标准化的接口管理和扩展计算、存储和网络的资源。
2. OpenStack特点 (1)高度可定制性:OpenStack支持多种虚拟化技术,如KVM、Xen、VMware等,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2)模块化设计:OpenStack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功能扩展。 (3)社区支持:OpenStack拥有庞大的社区,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文档、教程和解决方案。
三、OpenStack选型分析
1. 技术成熟度 OpenStack自2010年发布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目前,OpenStack已发布多个稳定版本,如Newton、Ocata、Pike等,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云平台。
2. 社区支持 OpenStack拥有庞大的社区,包括Rackspace、Red Hat、IBM等知名企业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就核心层面而言,openstack是一个开源项目――也就是免费代码。然而真正让openstack由构想成为现实的是那些参与原始代码开发并将其转化为切实可用的产品与业务的供应商。

已经有一部分企业开始将openstack作为其公有云的建立基础。举例来说,rackspace公司已经证实openstack足以驱动一整套规模庞大且跨越多个地理位置的云体系。其它一些厂商也将构成openstack的各类技术组件打包成易于使用的产品,并出售给那些希望亲手构建内部私有云环境的企业用户们。

openstack仍不温不火?

openstack即将迎来自己的四岁生日,一般来说四年属于一项技术的发展转折点――要么显示出旺盛的发展态势,要么失去对公众的吸引力。然而奇怪的是,openstack似乎同时具备这两种特征。

openstack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它缺少iaas云所必需的一部分基础性功能,其中包括出色的网络解决方案――而这也成为今年openstack峰会上的讨论重点。但这并不是摆在该项目面前的惟一阻碍:虽然呼声不高,但openstack事实上还需要更多围绕稳定性与可用性所建立的核心云基础设施功能。

诚然,基础性功能的短板在于它们太过枯燥无聊,因此参与者更倾向于把关注重点放在那些对于openstackiaas云用户并不是特别重要的新特性与功能身上。

这可能恰好解释了我们的最大疑问:为什么四年过去,用户仍然需要考虑到底应不应该在业务环境中使用openstack。

事实上,这个问题并不那么容易。openstack的设计思路无疑是的光荣而正确的,但发行版的实际质量却有待商榷。大家需要检验自己选定的openstack实例到底有能力运行哪些负载,又对哪些作业任务无能为力。

为了作出准确的评价,大家需要通过实验性项目部署openstack发行版,并对其性能表现、稳定性、管理机制、网络功能以及安全性作出严格考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认定openstack给企业带来的真实价值。

好消息是,如果大家在今年年内推进openstack的部署,那么很容易找到其它志同道合的战友――不过这一群体仍然不算庞大。这种类似于冒险的决策体验是否会令人精神紧张?答案恐怕是肯定的。

各大厂商纷纷发力openstack

虽然在成熟度方面,openstack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如今,已经有众多厂商开始准备、甚至发布自己的openstack发行版。作为众所周知的企业级linux王者,红帽公司已经明确将openstack作为其下阶段发展道路上的重大机遇。而且从业者普遍认为,这标志着该公司将以积极态度同其它openstack发行版供应商展开竞争――其中包括canonical、惠普以及suse等等。

redhat

红帽公司是历史上第一家依靠向企业用户提供linux发行版而获得十亿美元收益的企业。时至今日,他们希望能在openstack领域重现这一辉煌成绩。该公司已经在openstack项目身上投入重金。根据stackanalytics网站的说法,目前红帽在openstackicehouse版本中成为最为重要的代码贡献者。

红帽也拥有自己的openstack发行版,这一版本与其旗舰产品红帽企业linux结合得深入而紧密,也因此被命名为rhelopenstack。红帽为openstack项目贡献了大量资源,因此有望从长远角度成为这一领域的另一位重量级参与者。

目前,红帽openstack平台的最新版本是5.0,该版本在今年七月份正式推出。红帽宣称,5.0版本旨在减少企业在现有的数据中心内采用openstack技术时面临的障碍,而且加强了多项功能,使其成为更可靠、更可依赖的云平台。

主要特点包括:

为期三年的技术支持生命周期,为企业云环境提供稳定性和服务支持。

支持与vmware基础架构的整合,包含虚拟化、管理、网络和存储功能。

跨越多种云资源更好地安排任务负载。

改进对虚拟机的支持,满足新的加密安全性规定。

改进网络堆栈的互操作性。neutron采用新型模块化插件架构,便于把新的网络技术添加到openstack部署中。这种新的架构为异构网络环境客户提供了一种途经,以便在其openstack环境中采用混合的网络解决方案。

此外,红帽企业linuxopenstack平台5将提供openstack数据处理服务sahara的技术预览,从而实现在openstack中对hadoop集群进行更快速的部署和更简易的管理。hadoop用于存储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当它与sahara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能够提供一个强大的平台,用于快速创建数据驱动的应用并把它们快速部署到开放混合云中。

rackspace

rackspace是openstack的缔造者之一。该公司于2010年与美国宇航局一道构建起openstack项目,当时rackspace负责存储部分的贡献工作、宇航局则打理计算方面的任务。rackspace公司在openstack基金会尚未成立的前两年中一直肩负着项目的管理职责。从那时起,rackspace至今仍然被广泛视为openstack项目的代表性形象,同时扮演着后者最为积极而热心的支持者之一。

该公司将openstack作为其公有云方案的构建基础,并向客户提供软件发行版以帮助他们以同一平台为起点建立属于自己的私有云以及混合云体系。这家公有云及托管业务供应商是首批将新型openstack功能引入生产流程的企业,而且能够提供最为强大的公有云部署方案之一。rackspace公司正用实际行动作出证明,openstack完全有能力驱动一整套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规模庞大的公有云体系。看起来,只要openstack项目仍然存在,rackspace就仍将在社区当中扮演重要且关系紧密的核心角色。

hphelion

作为openstack基金会白金会员,hp也一直致力于完善和推广openstack,自2012年4月发布云战略后,hp在近期正式推出了其基于统一构架的混合云解决方案――hphelion。

hphelion整个产品组合都是建立在统一架构之上,也就是基于hpopenstack平台,这样的做好处在于,企业不管是构建私有云还是公有云,都能拥有一致的产品体验及开放特性。在发行版方面,惠普推出了三套版本,包括helionopenstack社区版、helionopenstack商用版以及开发平台社区版。三种版本对比如下:

惠普helion云解决方案全部构建在同一架构(openstack)之上,其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帮助企业轻松的部署、管理和消费混合云;在混合it环境下,通过弹性、可维护的平台提供最佳开源云计算技术;为企业不同的业务需求提供全面的云解决方案。惠普helionopenstack的其他特性还包括:

安全、可扩展且弹性的云平台,部署在1000多个计算节点上并支持40,000台虚拟机;

优化多管理程序的生产工作负载,支持在kvm和esx上运行,并将很快支持hyper-v;

跨私有、托管和公有云部署的直观管理,易于浏览的混合控制台。

相比于其他厂商,hp在整个openstack生态系统中不仅仅扮演者定制化版本的角色,其还针对openstack,推出了专业化的咨询、运营支持及培训服务,进一步完善openstack生态圈。

惠普公司似乎在其云业务的发展与推广方面遇上了不小的难题,不过该公司仍然拥有一套令人印象深刻的方案组合。惠普的公有云体系以openstack为基础――当然也具备大量具有惠普特色的鲜明风格。此外,惠普还允许客户利用openstack在自己的私有云当中运行同一套操作系统。总体而言,惠普表示将为客户创建一套混合云方案,从而与vmware以及微软等以平台为核心的竞争对手展开对抗。在icehouse版本中,惠普贡献的代码数量仅次于红帽而位列第二。因此,惠普在openstack社区中显然拥有不容小觑的重要地位。

unitedstack

除了像红帽、suse、hp、ibm等it巨头全力发展和推广外,很多初创企业也开始瞄准这一开源平台,想在openstack生态系统中有一番作为,程辉及其unitedstack团队就是其中之一。既去年10月份推出uos1.0版本后,近日unitedstack正式发布了uos2.0,为企业提供基于openstack公有云及私有云服务。

unitedstack发布的uos2.0版包含两种云服务模式,即uos公有云及uos托管云。uos公有云,同目前我们所熟知的aws、微软azure、国内的阿里云等服务相类似,主要为企业提供iaas服务。据unitedstack公司创始人兼ceo程辉介绍,uos公有云不仅实现了精度达到秒级的计费方式,在性能方面也是非常出色,可以提供最高180mb/s持续读写的sla保障(事实上,在现场演示环节中,uos公有云在长时间下保持了900mb/s持续读写)。

uos托管云主要为企业提供私有云服务,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通过统一架构、统一运维、统一升级模式,为企业提供同uos公有云完全相同(产品功能、性能以及服务)的服务。此外,企业部署uos托管云也非常方便,可以说“开箱即用”,无需再为安装、运维、扩容等流程烦恼。

简单、快速,是uos给笔者最大的感觉。openstack并不像android那样,用户甚至无需做任何更改,就可以在移动设备中使用。而openstack,其仅仅是一个基础架构,企业用户想要部署openstack,还需要集成更多“模块”,比如主机操作系统、存储、虚拟化、网络等等。而uos在“出厂”之前,就已经将这些“模块”集成到一起,用户可以享受到“开箱即用”的服务。除了在性能、易用性方面煞费苦心外,uos的另一大特点在于,以api为中心打造产品。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