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旅行过大年|酒店“不可取消”是霸王条款?看清规则别只贪图低价
正文:
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许多人开始计划春节旅行。然而,在预订酒店时,一些酒店推出的“不可取消”政策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和担忧。有人认为这是酒店滥用市场优势的“霸王条款”,但也有观点认为这是酒店为了应对市场风险而采取的措施。那么,酒店“不可取消”政策是否合理?消费者在预订酒店时应如何应对?
一、酒店“不可取消”政策是否合理?
1. 酒店角度:酒店推出“不可取消”政策,主要是为了应对春节等节假日客流量大、房间紧张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酒店为了确保房间不被浪费,提高入住率,会推出此类政策。
2. 消费者角度:消费者在预订酒店时,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如行程变化、突发事件等)需要取消预订。如果酒店实施“不可取消”政策,消费者可能面临无法退款的困境。
综合来看,酒店“不可取消”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是合理的,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一方面,酒店需要保证自身利益,提高入住率;另一方面,消费者需要灵活调整行程,确保自身权益。
二、消费者如何应对酒店“不可取消”政策?
1. 仔细阅读酒店政策:在预订酒店之前,消费者应仔细阅读酒店政策,了解“不可取消”政策的范围、费用等细节。
2
相关内容:
临近春节,准备旅行过大年的消费者在各个预订平台、酒店app或者直播间,寻找心仪的酒店。但很多人在预订酒店时,也遇到了麻烦和困扰。比如,“由于行程有变,提前一周取消,一天没住的酒店全额扣款”,“同一家酒店,灵活取消与不可取消的价格相差一倍”,“取消预订被扣房费,酒店和平台之间互相踢皮球”等等,诸如此类的纠纷与问题层出不穷。
从“不可取消”到“入住当天晚8点免费取消”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万豪、洲际、希尔顿、首旅如家、华住等国际及国内酒店集团预订app或者小程序看到,各家酒店对“免费取消预订”的时间都有明确规定,并在预订页面有比较醒目的显示。不过每家集团规定不同,甚至旗下不同酒店的规定也各有不同。
比如,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万豪国际集团预订小程序,预订1月28日(除夕)到1月31日(初三)的酒店时,南京某家酒店页面显示可“于酒店当地时间夜间23:59之前免费取消您的预订,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27日(抵达前 1天)” ,并提示在该期限后取消预订需支付费用额度;而另一家位于南京的酒店,免费取消的时间则是1月21日,即入住前7天。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经多方采访了解到,有的酒店集团是统一制定免费取消预订的期限,有的则由旗下酒店自行制定,有的酒店会根据不同会员级别给予不同的免费取消期限,比如某品牌普通会员的取消期限是入住当天18:00,金卡会员的免费取消期限可延续至入住当天夜间20:00。
“各个酒店经营主体根据自己经营状况制定退改规则合法并合理。”北京市易和律师事务所律师苗慧敏表示,酒店作为经营者,对外自主经营,有权依据酒店经营状况制定客房退订规则。“不同酒店集团下属企业均是独立经营主体,他们自主经营,有权自行制定取消规则,这是酒店集团内部管理制度规定的,法律不禁止企业集团内部各个经营主体不一致的营销方案。”
酒店与平台“踢皮球”,“不可取消”是霸王条款吗?
相对酒店集团,第三方预订平台的酒店取消规则更为复杂。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有的取消预订规则与酒店一致,有的将灵活取消权益与房价直接挂钩。比如,携程显示,香港某酒店同一房型,“不可取消”价格为1781元,期限内“可取消”价格则为2708元。
另外,有时还会出现取消规则不一致的情况。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南京同一家酒店春节期间的取消预订规则,在酒店官方预订平台是入住前一天23:59分前取消,在某预订平台则显示为“预订成功后不可取消”。该酒店预订部工作人员表示,在酒店app或者电话预订,可以按照酒店规定期限取消,在预订平台预订只能按照预订平台的规定。据了解,这通常也是消费者无法免费取消预订酒店,平台和酒店互相推诿,从而导致产生纠纷最为集中的情况。
一位酒店资深从业者韩忠表示,大部分酒店设置的免费取消预订的期限比较合理,比如入住前一天夜间23:59或者入住当天12:00之前,有的甚至延至入住当天晚18:00前,“部分热门酒店或者春节、十一等旺季,取消预订期限会提前,消费者预订前需要注意。”
他表示,预订平台是为酒店经营者提供网上交易洽谈的平台,向经营者收取平台服务费用,不参与酒店的经营,酒店退改政策是由经营者自行制定,而非平台制定。“从理论上来说,消费者在预订平台遇到 ‘不可取消’政策,最终解释结果由酒店来定。”但他也坦言,预订平台与酒店的合作方式及渠道比较“复杂”,比如,有些是低价出售的“早鸟”客房,有些则是第三方代理产品等,“如果担心行程有变,建议消费者在预订前最好与平台客服或者酒店询问清楚,以防到时互相 ‘踢皮球 ’。”
针对“不可取消”退订规则是否合理,苗慧敏指出,无论酒店还是预订平台,都应在预订之前以显著方式向客人告知,比如就退订规则中限制退订、扣款的条款以加黑、加粗等方式明确告知客人。客人确认支付款项前再次明确告知,客人了解退订规则后仍下单,该条款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不属于霸王条款,双方按照约定退订规则执行。同时她也强调,酒店或民宿不能制定不合理、失去公平原则的退订规则,比如“一经预订不予退还/全损”、客人预订五晚住宿提前取消,五晚房费均不退等。
春节酒店预订提醒:电话咨询清楚,不要一味贪图低价
针对春节酒店预订注意事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旅游达人,提出以下建议:
酒店价格越便宜越好?预订酒店前,不妨在酒店集团预订app或者小程序、多个第三方预订平台以及直播间进行对比,仔细阅读取消规则,选择取消规则及价格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尤其是家庭出行或者亲子出行,行程变化概率较高,不要一味贪图低价,最好选择能“灵活取消”的酒店产品。
几家人出行打包订酒店更方便?如果几家人共同出行,最好分别预订酒店客房,不要把几家人捆绑在同一个订单上。因为,一旦某家行程有变,整个订单取消,其他家庭只能重新预订酒店,可能会承受因酒店价格浮动而带来的损失。
连住多日,“一晚一晚”预订酒店退订便捷?在社交平台有消费者分享,为了方便变更行程或者以防“对酒店不满意中途想换酒店”,因而采用“一晚一晚”的方式来预订酒店。比如,某消费者在吉隆坡某酒店原有10晚的入住计划,为了退房方便,她没有选择下单10晚连住,而是分别预订了10个“一晚”的客房。对此,多家酒店表示,客人有权利提前离店,取消后面几天的入住,只要在办理入住时和前台沟通好,问清需要提前几日的期限即可。不过也有经验丰富的旅行者表示,每家酒店规则不同,尤其是海外酒店,最好预订前电话或者邮件询问清楚。
超过免费取消的期限,但消费者遇到不可控因素而不得不改变行程,比如航班延误、天气原因或者突然生病等,该怎么办?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和酒店或者预订平台充分沟通,并提供相关凭证,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以消费者身份,针对该类情况致电某酒店集团预订服务电话,客服建议,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可与酒店集团会员协助部门沟通,工作人员会协助客人向酒店沟通并提出相关申请。
业内人士提醒,最重要的一点是,预订前后,要给酒店打电话或者发邮件,详细咨询预订相关的问题,因为每家酒店的处理方案和规则都不一样;另外,预订后,最好确认酒店是否预订成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曲筱艺
编辑 寇德娜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