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派搭建OpenWrt软路由是一个比较流行的项目,可以让你用树莓派这样的小型设备构建一个功能强大的路由器。以下是搭建OpenWrt软路由的基本步骤:
### 准备工作
1. "树莓派":选择树莓派型号,如树莓派3或树莓派4。
2. "MicroSD卡":至少8GB的容量,用于安装OpenWrt。
3. "电源":树莓派专用的电源。
4. "显示器和键盘":用于初次配置。
5. "网络线":用于连接树莓派和电脑。
### 安装步骤
1. "下载OpenWrt固件":
- 访问OpenWrt官网,选择适合你的树莓派型号的固件版本。
- 下载固件镜像文件。
2. "制作SD卡":
- 使用SD卡写入工具(如balenaEtcher)将固件镜像写入MicroSD卡。
3. "启动树莓派":
- 将SD卡插入树莓派,连接电源、显示器和键盘。
- 第一次启动时,树莓派会自动运行安装程序。
4. "安装OpenWrt":
- 根据屏幕提示完成安装过程。
5. "配置OpenWrt":
- 使用SSH连接到树莓派,默认用户名为root,密码为openw
相关内容:
今年春节大扫除整理房间时,突然在一堆电子杂货中发现了我的树莓派,顿时百感交集,竟然产生一丝跟它说对不起的冲动。和大家的树莓派一样,我的派也一直在吃灰。依稀记得是在 2018 年 7 月入坑的,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因为翻出了 N 久之前写的《玩转树莓派—开箱初体验》。那时候是真的便宜(裸板两百多元),现在已经疯涨到两倍多的价格,早知道当时就多投资几个,现在就可以轻松小赚一笔了。入坑后也没干啥大事,就是刷了官方系统当 Linux 小电脑玩玩,然后连接几个传感器和电机耍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已经记不清当时为啥入坑,不过既然花了钱就不能浪费,必须物尽其用。赶紧插上电源试试,所幸还能开机。看到它的网口,我突然灵光一闪,要不用它做个软路由吧,正好无痛解决我在家里访问 GitHub 等国外正经学习网站的问题。首先简单科普下,大家家里用的路由器(比如 TP-LINK、华为、水星等)基本都是硬路由,它们内部的硬件电路是专门为数据包转发和通信功能量身定制的,跑的固件程序也是厂商专门开发的,都不能通用。软路由就是通过软件系统实现路由器的各种功能,而硬件是通用的,不要求是专门的硬件,比如你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电脑、手机、Linux 开发板等设备刷一个路由器系统当普通路由器使用。OpenWrt 就是一个基于 Linux 的路由器系统,开源免费,社区活跃,生态繁荣,给了我等折腾党无限的玩耍空间。当然类似的路由器系统还有很多,但我最喜欢 OpenWrt,所以其他的就不提了。那么问题来了,硬路由和软路由到底谁更强?争论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意义,它们各有千秋,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钱包进行选择就好。如果只是用于日常上网,建议选择硬路由,性价比高。如果还需要更多的功能,比如那种上网(你懂的)、去广告、NAS、运行各种有趣应用等,那就只能选择软路由了,因为硬路由自带固件程序的功能实在是弱爆了,还不允许我们自己折腾。但大家要永远记住一个真香:对于同一个功能,硬件电路实现肯定比软件代码实现更加稳定和高效。所以在同等价位下,如果只关注核心的路由通信功能,硬路由的性能和稳定性肯定更高,功耗也更低。另外给大家分享一个实操经验,软路由的无线功能不太稳定,建议大家尽量使用有线软路由 + 无线 AP 的组网方案。废话不多说,开始动手折腾吧!Step1:去 OpenWrt 官网下载自己硬件对应的系统镜像传送门:https://openwrt.org/zh/toh/views/toh_fwdownload。OpenWrt 支持的硬件非常丰富,在列表中根据自己硬件的品牌型号搜索找到下载入口,然后点击从左向右的第一个链接下载(PS:如果太慢,可以复制链接打开迅雷下载)。我的硬件是 Raspberry Pi 3B+,如下图所示。






官网下载 OpenWrt 系统镜像
- factory:用于全新安装 OpenWrt 系统,相当于全盘格式化重装 Windows 系统,之前的所有数据会丢失。
- sysupgrade:用于升级旧的 OpenWrt 系统,相当于将 Windows 系统升级到新版本,之前所有的用户数据都会保留。
- snapshot factory:和 factory 版本一样,只是没有带 LuCI(Web 管理界面),可以通过 SSH 命令行手动安装。
- snapshot sysupgrade:和 sysupgrade 版本一样,只是没有带 LuCI(Web 管理界面),可以通过 SSH 命令行手动安装。

使用 Etcher 工具烧写镜像

树莓派开机

OpenWrt Web 管理登录界面

OpenWrt Web 管理主界面

OpenWrt root 用户设置密码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