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订制”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以下几个含义:
1. "定制服务":指的是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或产品。例如,服装、珠宝、家具等可以根据顾客的尺寸、喜好等进行定制。
2. "个性化服务":在服务行业中,指的是针对每个顾客提供独特的、符合其个人特点的服务。
3. "电影名称":《私人订制》是一部2013年上映的中国喜剧电影,由冯小刚执导,葛优、范伟、徐帆等主演。影片讲述了几位个性迥异的“订制师”为顾客提供量身打造的“人生服务”。
4. "网络用语":在网络上,“私人订制”有时也被用作一种轻松幽默的说法,表示对某件事情或某个服务进行个性化的定制。
在不同的语境下,“私人订制”的具体含义会有所不同。
相关内容:

电脑键盘按结构主要分为薄膜、机械、静电容。大众消费者基本选择的是薄膜键盘也是占有率最高的一类键盘。机械键盘作为一种“淘汰”的种类,这几年市场需求旺盛,国内外大厂,小厂都开始发力这类中高端键盘市场,是什么激发了这类市场需求?实在难以考证。
我呢用过的键盘很少,包括薄膜在内,一双手就能数清。高端键盘体验也就仅限于这把WASD而已,大F、Cherry原厂之类的摸都没摸过,所以不敢叫评测,最多也仅限于个人的主观使用感受。
薄膜键盘给我的印象还是品牌电脑的相对来说好一些,DELL,IBM,联想,苹果都有经典型号,机械键盘以德国Cherry的MX轴为代表,但同型号的Cherry轴为什么有的卖上千有的只卖三四百块,真有那么大的差距吗?就我的使用感受来说,确实有差异,机械轴只是键盘的一部分,影响使用体验的不仅仅是轴,键位布局,键帽材质,外观设计都会影响到最终的使用感受。
我的第一把机械键盘noppoo choc 84青轴,POM材质,键帽触感有点生涩,字体设计也比较糙,同是塑料材质, choc 84给人一种廉价的塑料感,我选择84键位的初衷不是为了便携,而是为了节省桌面空间,但实践证明84键位对于我来说实用性很差,实现一些功能还需要组合键,键位也比较紧凑,实在不适合我这种手大的人。更别说什么60键位了。
第二把 Varmilo VA87 茶轴,做工比choc 84精良太多,茶轴很容易适应,104太大84太小,87才是我的最终归宿。 choc 84的青轴略显松垮,而VA87按上去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PBT的热升华键帽摸上去也很贴手。

其实对于WASD这个牌子估计国内也是因为“刘翔同款”才有了认知度吧,本屌也不例外。毕竟是小公司的产品,而且没在国内发行,要购买只能海淘或者代购,官网也是全英文,有深度定制需求的用户操作也比较繁琐,售价也相对偏高。总体来说比较偏门。官方提供104、105、88、87等键位选择,还有带背光的CODE 程序员系列可选择,还能买到试轴器,等其他零配件,选择面还是很广的。

今年还是忍不住入手了这把WASD keyborads v287茶轴,购买原因是VA87M不支持MAC,打算用一把键盘在PC和MBP之间切换(MBP接入液晶显示器),而WASD对MAC支持比较好,并且有MAC键帽可以选择。再加上两台PC只有一把VA87,准备再买一把当主力键盘使用,顺带退烧。

WASD的最大特色当然是个性定制,相对来说WASD的个性定制自由度非常的高,键帽图案,键帽字体,都可以任意DIY,官网提供了WIN78LinuxMacUbuntu等多达7种系统的键位布局设定,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来设计,但键帽颜色貌似只有几种可以选择。可以在官方网页上进行简单定制,也可以下载官方SVG文件对键帽文字进行深度设计,官网也提供了详细的使用教程。


包装很简单,甚至略显山寨,通体黑色,只有左上角的LOGO标明了他的身份,外包装没有其他参数,相比他家CODE系列高贵的白色包装,V2的包装简直不忍直视。

打开包装,嗯,总体包装还算工整,没有塑料壳保护,也没有布袋,只有一层薄薄的海绵,配件也很简单,拔键器,P/S2-USB转换器、micro USB数据线(居然用micro USB,貌似仅此一家吧),数据线上也没有磁环,接口也不是金色,说明书,你的详细定制说明,OVER!

数据线已经接在主机上了,就没拍下来!


拿出键盘主体,嗯!白色键帽很亮眼,第一眼就能感觉他的精致。我这把是定制的“刘翔”同款,不同的是把深灰色键帽改为了浅灰色,MAC标准键位,很多人定的这个样式,也算是经典款了。

现在机械键盘的设计大概分两大“流派”,一类是追求酷炫光效的电竞风格,一类是回归原点,传统复古的风格。我倾向于第二类,设计简约,外观不需花哨。
整体棱角分明的倒角,边框也不算窄,像80年带的那种老式键盘,正面没有任何LOGO,相比FILCO的圆润倒角,我更喜欢WASD直上直下的设计。

Mac风格的字体,应该是印刷上去的,没用什么特殊工艺,这点又得吐槽了。。。

键帽材质国内厂家都在使用PBT、POM材质的时候,国外很多名厂还是坚守ABS材质,这款键帽和主体也是ABS材质,的框体也是ABS材质,但拿在手里给人以结实牢固的感觉,框体只有黑色可选,磨砂质感。键帽可能加入了一些其他材料,触感很细腻,和低端ABS材质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是否容易打油短期使用来看还真不好说,打油了可以选择更换其他材质的键帽,或者购买原厂键帽。

键帽是原厂大小,整把键盘的重量比VA87还要轻一些,体积比VA87稍微大一点,放在桌面上是复古的感觉,很低调,很耐看。

细节设计,做工没得说,可拆卸数据线,中高端必备设计,但这里要吐槽下VA87M底部预留的数据线走线槽,WASD可以实现中间、左、右出线,以及左上方和右上方出线,而VA87M就比较“残”,预留了中间、左、右出线槽,请注意是预留而不是实现,为什么呢?因为VA87的数据线口太靠前导致数据线前端基本占据整个出线口,你还要向左右出线基本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当摆设,实在搞不懂设计师在此处的想法是什么。就算数据口设计时太靠前,也能通过数据线补救吧!而WASD的设计就能看出设计师在细节的把控上比较到位。

底部6个防滑垫,很宽大,防滑效果不错。

原厂是不能实现Mac下F1-F12的功能键的,但可以用Karabiner这款软件映射来实现,键盘底部还有6个开关,用来切换接入不同系统的输入习惯。

底部铭牌made in 湾湾,代工厂商为立宝。台湾到米国再到大陆,绕了大半个地球。数据接口处标明了数据线正反面。

标准键帽,比VA87稍高,对于手小的人可能需要一个掌托,同是茶轴,键程比VA87稍长,VA87按键稍紧,WASD稍软和轻盈,可以说WASD控制的恰到好处,长时间打字手指也不会感到疲劳,但手腕需要你抬高一些,长时间使用可能手腕会有些累,配置一个掌托还是有必要的。

总体来说这把键盘给我的体验达到了预期,超流畅的输入快感,以及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只是ABS的工程塑料加上键帽普通印刷工艺会显得诚意不足,我也无法揣测厂商的设计理念。最大的卖点还是个性化的定制的专属感。价比嘛,毕竟已经到了千元级别,这个价位讨论性价比就没什么意义了。有人喜欢高档材质的满足感,有人喜欢个性化带来的与众不同,仁者见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