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试微单索尼A5000的视频拍摄功能
## 引言
索尼A5000是一款入门级的无反光镜相机,它不仅适合摄影爱好者,也适合视频创作者。以下是对索尼A5000视频拍摄功能的详细测试,包括画质、性能、操作和附加功能。
## 画质测试
### 分辨率
索尼A5000支持1920x1080全高清视频拍摄,能够捕捉清晰的画面细节。
### 颜色和对比度
A5000的自动白平衡系统表现良好,能够提供自然色彩。手动调整白平衡可以进一步优化色彩表现。对比度适中,细节丰富。
### 噪音控制
在低光环境下,A5000的图像传感器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噪点。不过,通过降低ISO值和开启降噪功能,可以显著减少噪点。
## 性能测试
### 自动对焦
A5000的视频拍摄对焦速度较快,尤其是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在低光条件下,对焦速度会略有下降。
### 拍摄稳定性
相机内置电子防抖功能,可以有效减少因手抖引起的画面模糊。
### 连拍速度
A5000的视频拍摄模式不支持连拍功能,因此无法捕捉快速移动的物体。
## 操作测试
### 操控性
A5000的操作界面直观,视频拍摄模式下的菜单简洁。用户可以轻松调整视频参数,如ISO、快门速度
相关内容:
索尼a5000大概是2014年的产品,当时的产品定位就是入门级微单。放在现在看,如果单纯拍照片,可能比不上一些档次高些的手机;但如果利用微单拍视频呢?尤其是时下短视频横行,人们对视频质量越来越挑剔。可能不少人喜欢坐在舞台下欣赏视听效果,而我喜欢站在舞台后揣摩这种视听效果的由来。

入门级微单索尼a5000套机
以下是干货,顺手写下来就是为了惠人惠己——
一、索尼a5000入门级微单的拍摄标准
进入a5000的设置,好不容易找到视频的格式,只有两种:AVCHD和MP4,经过实践发觉MP4格式的分辨率太小,只有1440*1080 12M,达不到最基本的1080P,也就是1920*1080。
只能在AVCHD格式里寻找契机了。

AVCHD里有四种选项:最上面两种是60i 24M(FX)和60i 17M(FH),经过网络查找,发现i是隔行扫描,而最高档的p是逐行扫描,a5000只有i,没有p,到底是入门级啊,要求不能太高。
二、实拍数据比对
经过测试拍摄,发觉:60i 24M(FX)的拍摄数据速率是21611kbps,占用空间很大;而60i 17M(FH)的数据速率是15699kbps。这个数据速率一般人可能不懂,但只要知道,抖音的视频编辑工具“剪映”,默认输出1080p时,基本上就是这个60i 17M(FH)的数据速率。
于是得出结论:a5000用于短视频拍摄时,就选第二档,即60i 17M(FH)就行了。既能保证视频效果,又可以相对节省空间。至于p级标准,也就是60p 24M(FX)的选项,恐怕只能在高档单反相机里才能出现了。伴随着这个选项出现的,也肯定突破1080p,达到2k甚至4k的清晰度了。
三、AVCHD格式的后期编辑
我曾经分享过电教室各位主任,如果使用Camtasia 9(喀秋莎)编辑AVCHD格式的视频,需要电脑加装音频插件AC3Filter才行。
而实际上对付AVCHD格式,“剪映”电脑专业版直接通吃,稍微差一些的电脑在编辑时也毫无停滞感。
四、不得不说的音频后期处理
无论使用标准摄像机还是微单,人物的声音都是差强人意的,尤其是现场的杂音和机器的电流声难以去除。
就拿a5000微单来说,同期录制的声音比特率256kbps,同期音频采样频率达到了48000KHz。这个录制效果已经相当之高,要知道剪映和喀秋莎的默认输出只有128kbps。也就是说抖音里出现的短视频,大部分音频质量只有128 kbps,可为什么人家作品里的声音就那么动听纯净呢?
有人会说,人家的作品大多是录音室里出来的,墙壁都有吸音板,拍摄环境非常好,效果自然差不了。但是一般人搞视频拍摄,很难做到环境静音。
所以答案只能是:声音需要后期处理去除杂音!
一般性的傻瓜操作是Camtasia 9(喀秋莎)里面的“音频效果”里的“降噪”,但这种操作是以牺牲原声的质量为前提的。

Camtasia 9(喀秋莎)音频效果降噪
还有一种傻瓜化操作是剪影里的音频效果,直接把“降噪”打上勾就行。我个人测试下来,发觉剪映的智能降噪远胜过Camtasia 9(喀秋莎)。

剪映专业版音频智能降噪
我的做法是利用Adobe Audition专业音频软件进行处理,不仅仅是去噪,还有细微修音、声场扩展等丰富功能。目前我使用的版本是Adobe Audition 2020版,功能专业且强大。

Adobe Audition 2020专业降噪
关于Camtasia 9、剪映专业版、Adobe Audition三种软件的实操使用,等以后专门撰文分享。
码字不易,各位有意愿提升音视频录制的有缘人,敬请关注老杨,欢迎留言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