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海滨明珠的美丽画卷

福建厦门,海滨明珠的美丽画卷"/

福建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经济特区。以下是一些关于厦门的基本信息:
### 地理位置 - 位于东经118°04′,北纬24°27′。 - 面积:约1638平方公里。 - 海岸线:约475公里。
### 气候 - 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 经济 -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 以电子、机械、化工、食品等产业为主。
### 旅游 - 鼓浪屿: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著称。 - 南普陀寺:中国佛教名寺之一,位于厦门岛南部。 - 厦门大学:中国著名高等学府,以其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
### 交通 - 海港:厦门港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 - 空港:厦门国际机场是中国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 - 公路:厦门与周边城市有发达的公路网络。
厦门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和便捷的交通,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相关内容:

鼓浪屿(英文:Kulangsu) 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鼓浪屿街道短小,纵横交错,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屿,与厦门岛上的厦门世茂海峡大厦、厦门大学等隔海相望。

鼓浪屿全岛的绿地覆盖率超过40%,植物种群丰富,各种乔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余科,1000余种。代表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

鼓浪屿风景名胜区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美五大城区等荣誉。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

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鼓浪屿就已出现。 公元8世纪前后,来自中原的陈、薛等家族先后迁居岛上开发与生产,鼓浪屿岛遂有“新城”、“嘉禾里”之地名。“嘉禾”,意思是稻谷,古人多以“嘉禾”为祥瑞之物,与甘露醴泉并称。如班固《汉书·公孙弘传》云:“甘露降,风雨时,嘉禾兴”。

全岛的绿地覆盖率超过40%,植物种群丰富,各种乔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余科,1000余种。亚热带区常见的白玉兰、香樟、南洋杉、凤凰木、蒲桃、榕树、桉树、棕榈、椰林、竹丛或孤植于房前屋后,或列置于坡前路边,或群植于庭院绿野。

鼓浪屿形状不规则;周长2.85英里,长1.1英里,宽0.72英里;值得注意的是一大堆花岗岩石散布其上,其中岛之中部偏南的那块岩石最高,海拔有302英尺。 以形态丰富的岸线、水域为边界,以日光岩、笔架山、升旗山等由自然地貌变化而形成的冈峦起伏的山地景观为主体的自然形态,融汇了不同类型的建筑、园林等人工形态的景观综合体。建筑或兀立于台地.或依山而筑,或凭水而建。

鼓浪屿隶属于福建省厦门市,北纬N24°26′55.25″ 东经E118°03′43.55″。位于厦门半岛西南隅,与厦门岛隔海相望,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实为深海),轮渡4.5分钟可达。(现环岛一周,约40分钟)面积1.91平方千米,2万多人,现为厦门思明区所辖。

岛上观光车路线 景区交通:鼓浪屿已修好一条环岛路,全长6公里,由道路、隧道、曲桥组成,以电瓶车代步。 环岛路线: 路线1:环岛路以轮渡码头为起点,向东往皓月园-大德记浴场-观海园-菽庄花园-港仔后浴场-英雄山隧道-鼓浪石-鼓浪别墅-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工艺美术学校-内厝澳-燕尾山-三丘田旅游码头-海底世界-轮渡码头;向西反之亦然。   路线2:轮渡码头-三丘田码头-沙滩球场、工艺美术学院-鼓浪别墅-菽庄花园-轮渡码头。 路线3:轮渡码头-菽庄花园。

鼓浪屿代表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厦门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著名诗人王心鉴的《鼓浪行》一诗,写到“世外有鹭屿,巉岩镇海门。碧波连碧空,白帆载白云。片瓦曰古寺,只榕若重林。抚琴思国士,竹影拭剑痕。”即说明了鼓浪屿的厚重历史和秀美风景。随着厦 门的发展,鼓浪屿成为观光、度假、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海岛风景文化旅游区。2007年05月08日被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首”。

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日光岩游览区由日光岩和琴园两个部分组成。日光岩耸峙于鼓浪屿中部偏南,是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成为龙头山的顶峰,海拔92.7米,为鼓浪屿最高峰

菽庄花园:坐落在鼓浪屿港仔后,建于1913年,主人林永嘉,又名叔臧,园名即以他的名字谐音而命名。1894年甲午战争清廷失败,翌年割台湾给日本,林维源及其子叔臧不愿当亡国奴,迁到鼓浪屿居住。其后,叔臧建了这座花园。菽庄花园总面积20328平方米,其中水域3352平方米,建筑物2451平方米。

皓月园:位于鼓浪屿东部的覆鼎岩海滨,占地3万平方米,沿鹭江之滨铺开,这是以海滨沙滩、岩石、绿树、亭阁展布的庭园。始建于1985年,园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寝不寐,皓月透素帏”诗句取名“皓月园”。园内有长13.7米、高4.7米、耗铜18吨的一座郑成功及其部将巨型铜雕像。这座巨型铜雕,除郑成功及其分立左右的部将陈泽、陈广、陈永华、杨朝栋比真实体量略大外,其余各路兵马都朝两侧延伸

简介 图片 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日光岩游览区由日光岩和琴园两个部分组成。日光岩耸峙于鼓浪屿中部偏南,是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成为龙头山的顶峰,海拔92.7米,为鼓浪屿最高峰。 日光岩寺,俗称“一片瓦”,实际是一个天然石洞,以一巨石为顶,后依山形地势建起寺庙的,具体时间是明朝正德年间万历十四年。日光岩寺屡毁屡建,清同治年间,建圆明殿,祀弥勒,并在庙前建一八角亭,上挂“日光寺”匾。解放后,圆明殿改为念佛堂,大雄宝殿是1917年建的。 合并图册 合并图册(3张) 菽庄花园:坐落在鼓浪屿港仔后,建于1913年,主人林永嘉,又名叔臧,园名即以他的名字谐音而命名。1894年甲午战争清廷失败,翌年割台湾给日本,林维源及其子叔臧不愿当亡国奴,迁到鼓浪屿居住。其后,叔臧建了这座花园。菽庄花园总面积20328平方米,其中水域3352平方米,建筑物2451平方米。 菽庄花园 菽庄花园 皓月园:位于鼓浪屿东部的覆鼎岩海滨,占地3万平方米,沿鹭江之滨铺开,这是以海滨沙滩、岩石、绿树、亭阁展布的庭园。始建于1985年,园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寝不寐,皓月透素帏”诗句取名“皓月园”。园内有长13.7米、高4.7米、耗铜18吨的一座郑成功及其部将巨型铜雕像。这座巨型铜雕,除郑成功及其分立左右的部将陈泽、陈广、陈永华、杨朝栋比真实体量略大外,其余各路兵马都朝两侧延伸。 皓月园 皓月园(3张) 古避暑洞两旁石壁支起从天而降的花岗岩巨石,给人泰山压顶之感,十分险峻。上面“古避暑洞”四个字是清末台湾文人施士洁题写的。石洞明亮干燥、通风清爽。穿过古避暑洞,向左拐,有一座窈窕小亭,撑起细细腰骨,把岩石当作凉台,名叫“伞亭”可供游客遮阳避雨。

龙头山寨:日光岩又称龙头山,与厦门的虎头山隔海相望,一龙一虎把守厦门港,叫“龙虎守江”。这里原有一座“旭亭”早已毁坦。台湾石国球写一篇《旭亭记》。这个寨门是郑成功当年屯兵鼓浪屿的“龙头山寨”的寨门,岩石上的圆孔是士兵搭架帐篷开凿的,前国民党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将军见景生情,命笔写下了七绝:“心存只手补天工,八闽屯兵今古同;当年古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对郑成功赞美异常。蔡元培先生也有一首七绝:“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觥觥不可淘。”其中,“虫沙猿鹤”指从军征战者

港仔后海滨浴场:港仔后宽阔沙滩上,砂质细软、坡缓浪平、海水流速小,没有鲨鱼 出没,每年有5个半月海水温在20℃以上,泳季可达半年之久,每日有两次潮水,宜泳时间六个多小时,是天然海滨浴场。各种服务设施齐备,并设有游艇及摩托艇等水上娱乐项目。1998年在此举办过全国OP级帆船锦标赛

百米高台为日光岩顶峰,这海拔92.7米,加上圆台,号称“百米高台”

风琴博物馆:2005年01月28日晚,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鼓浪屿风琴博物馆开始向市民开放,并举行一场管风琴音乐会。风琴博物馆的第一台大型管风琴“诺蔓比尔”“初试啼声”正式向游客和市民“亮相”。馆内存放着5000余台风琴

三一堂:七十多年前,由于厦门中华基督教新街堂、竹树堂、厦港堂一百位左右信徒陆续迁居鼓浪屿,遇到台风、阴雨等天气欲渡海回厦门本岛礼拜深感不便,于是三个堂会的信徒联合在鼓浪屿建立教会,故取名为“三一堂”,更蕴含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2006年被确定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主堂:位于鼓浪屿鹿礁路34号,该址原为西班牙领事馆,后西班牙领事馆撤消,改为法国领事馆。1916年,西班牙多明我会传教士马守仁被罗马教廷任命为厦门教区主教,把田尾路一座作为多明我会会所的楼房与法国领事馆交换,把领事馆改为主教楼。民国6年在主教楼前面建教堂,作为主教座堂,建筑面积287平方米,该楼是一座哥特式单钟楼教堂。教堂正中祭台供奉耶稣君王像,两边各有一个小祭台,可容纳200人左右。

海天堂构:位于鼓浪屿福建路38号,始建于1921年,2002年4月被厦门市政府列为重点历史风貌建筑。修复后开放的“海天堂构”老别墅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典范之作

龙头路商业街:是鼓浪屿的主要商业街。因应着旅游的兴旺,龙头路的两侧开设了许多工艺品店和字画店,既有本地产的工艺品如珠绣、漆线雕、彩扎、彩塑、彩瓷等,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玩、玉石、字画和瓷器等。同时还开设了不少南国干货店,以满足北方朋友的要求。

厦门海底世界:轮渡上岸后右转不远,可以看见一个巨型章鱼的铜雕,那就是厦门海底世界的入口。这里有一具从厦门海域捕获的世界最大的抹香鲸的标本。厦门海底世界原为鼓浪屿公园,坐落在鼓浪屿东岸黄家渡,拥有来自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海水淡水鱼类350多种一万多尾。海底隧道长80米,宽1.5米,进入海底隧道,站在电动代步道上,可以看到两侧的凹形大鱼池,看到四面八方和上下前后鱼的世界,鱼群近在咫尺。 有机会看到潜水员在水下喂鱼表演的场面。

鱼骨艺术馆:相比鼓浪屿上的其他人文博物馆,更具海洋特色。虽然开馆时间不长,但是由于是全国唯一的一家鱼骨艺术馆。馆内有一块巨大的鲨鱼骨,是镇馆之宝。另外展览的所有画作,都是由天然鱼骨一根一根拼制而成。鱼骨艺术馆是鼓浪屿的一大本土特色。鱼骨艺术馆本身是上世纪40年代的老别墅。在二楼的平台上,可以看到鼓浪屿的全景。

鼓浪屿旅游区,位于厦门岛西南隅,与厦门岛隔海相望。原名圆沙洲、圆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明朝雅化为今名。

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龙头路商业街诸多火热商铺都有贩卖各种厦门特色小吃,小岛还是音乐的沃土,人才辈出,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乡”。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与厦门市隔海相望,这里既有独特的侨乡风情,又有美味的闽南特色小吃,各式的异国建筑更是让鼓浪屿别具一格。 ·这里汇集了菽庄花园、日光岩、皓月园等热门景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风格各异的老建筑,适合散步、发呆,安静地享受生活。 ·岛上风格小资的店铺也很多,比如张三疯奶茶铺、苏小糖、赵小姐的店等,在这里,可以慢下来,找一家安静文艺的咖啡店,悠闲地呆一下午,尽情挥霍时间。

鼓浪屿大概是我最喜欢的小岛了,我们没有住在中心龙头路而是选择了外围一些的小洋楼民宿,站在民宿屋顶刚好可以看见对面灯火通明的厦门大桥,坐在天台的时候头顶还会有飞机的轰鸣,在安静的岛上很有点氛围。鼓浪屿面积算不上大但是小路很多,错综复杂又路路相通,以为走到了死胡同又出现新的一条路,而每一条新的路上都可能有几家安安静静的小店,半掩着门,或者门口爬满了爬山虎,或者门里传来上个世纪的老歌。中心的龙头路游客很多,不过还是有几家网红店值得一起,张三疯家的奶茶和牛轧糖,赵小姐酸奶,和香草小筑的蔓越莓饼干都值得推荐。走累了路边也会有小商贩卖莲雾或者是烤生蚝扇贝,价钱也都不贵,可以尝试。

鼓浪屿整体来说非常不错,岛上物价略偏高。 交通方面,从厦门坐公交前往厦门中心码头坐轮渡前往即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要提前在厦门轮渡网站上预订好船票,船票是很紧张的。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历史,风景,则推荐白天去鼓浪屿。如果想要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则一定是要夜晚去的,不用担心回厦门岛,回厦门岛的摆渡一直到凌晨都有,船会停在中山路附近,附近交通很方便。

这是一座让人有跑步冲动的小岛,傍晚的时候环岛追着落日奔跑应该很美。 喜欢这里安静下来的样子,也喜欢雨过天晴后天空忽然洒下来的明媚,走走停停,遇见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风景,每一家考究的小店虽然为商业而生,却也并不为生意所累。

鼓浪屿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的一个小岛,是著名的风景区。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乡”,是一个非常浪漫的旅游景点,是厦门必打卡之地。2017年7月8日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

建筑风格很喜欢,红砖,白墙,黑灯,搭配西式雕饰的大理石,错落有致!视觉和感觉的享受!所以这里必须是拍照(婚纱照)的圣地! 说完当地原有的建筑风貌之后,我们来说说商业化一点的店铺!尽管是商业化,但你必定会喜欢它,因为它的装饰很吸引人的眼球!非常的文艺,小清新!“糖猫”,“榴芒事迹”,“佟小曼”,“苏小糖”……真的是数不胜数!除了装饰吸引眼球,最重要是待客之道,非常热情,好客,介绍茶或者糖,介绍的同时也会跟你唠叨两句,这也是我一个人也能逛一天的其中一个原因!走进店里不会让你觉得陌生,有一种亲切感! 晚上做的最多的事应该是喝茶和吃糖或饼,每进一家店,服务小哥或小姐都会给您递上一杯热茶,有的酸,有的甜,有的涩,有的是花,有的是水果,有的是蜂蜜,水温很热,放在特制的茶杯中用手拿着也不会热,一边喝着热茶,一边听他们讲解茶的功效,再着尝一块饼或糖,如果不够或不喜欢,那再来一杯,惬意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吧!鼓浪屿上的这些店够你喝上一天了。 说一下在鼓浪屿另外一个好玩的而且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集章!!最重要的一个个人技能就是要认得路!这对于我一个路痴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有一些路也是重复走了很多遍,挑战自己的耐力!没办法,方向感为负数!但正因为集章,鼓浪屿的大街小巷我都走过了!集章本上有的没的商铺我都走了一遍,也可以自称“半个当地人了!”哈哈哈!

不知从何起,鼓浪屿似乎成了厦门的代名词了,去厦门必去鼓浪屿打卡,这里的每一条路都有着丰富的精致,东部依山势而建造的万国建筑与相映成趣的花园庭院,西部百年榕树下的古厝寺庙与鲜少人迹的树林海滩,红砖青瓦,窗栏高阔,被时光抚慰过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时刻散发着温润而独特的魅力。

沿着环岛散步聆听,会发现每时每刻,不同天气,潮汐涨伏,日夜阴晴,鼓浪屿一直在变幻自己的声音,六年后的再次遇见,多了一份亲切感,而太阳公公却似乎一直害羞地不肯待见我! 天气不好的时候建议多走走鼓浪屿上的小巷子,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推荐几个拍照点给大家,游客少拍照好,从海边一直往前走,就可以走到港后路,这里的阶梯很有小清新的味道,可以尽情摆拍。 沿着港后路往上走就到了晃岩路,这里的大榕树有着巨大的魅力,几百年的树干像挺起的脊梁和撑起屋顶的顶梁柱,在阳光的照射下阴暗分明,明亮暗影交错的厚度,看尽人间春色,饱尝世间酸甜苦辣,像一本厚重的书。

最美转角确实不好拍!因为周围全是建筑,所以总是有阴影。等了很久,阳光还是渗透不过来,只能将就了,后期也没办法将暗部提太亮,总是有分叉线。而且来往的人,真的很多,等这一个画面真的非常不容易! 鼓浪屿只有行人道路,各处都会有这样的路标指示牌,还是挺方便的。 鼓浪屿最适合的旅行方式就是慢下来,一路走走停停! 比如抚摸古老的城墙,感受历史的沧桑。

鼓浪屿位于厦门市的鹭江对岸,因岛上居民喜爱音乐,且多数人家都拥有钢琴,所以它还有个别称“琴岛”,岛上风景如画四季常绿,因当年有许多富商在岛上修建别墅,因此留下了许多西洋风格的建筑,鼓浪屿是来厦门的必游之地,我建议大家尽量漫游,体会体会恬谧的感觉

鼓浪屿这个地方,去过N多次了,我对她的感受,一开始把她当作是个景点,演完下来体验却很不好,主要原因还是商业化和岛上游客实在太多了,前面对她的印象一直不是太好。后面随着在厦门的时间长了,我对她的定位慢慢变成了一个类似于休闲公园的地方,周末傍晚的时分或是晚上,和媳妇一起,不用赶时间,不用特意打卡某个景点,就上岛走走逛逛,吹吹海风、看夕阳、听浪花拍打在岸上的声音,挺好了,鼓浪屿 本来就是给人以小文艺清新 小资般的感觉,非得和大量的商业化行为和人山人海绑在一起,自然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味道。就这样,渐渐地我也找到了对我来说鼓浪屿正确的打开方式,对这里的回忆也从苦涩变成的甜美。。。

夜晚的鼓浪屿十分的静谧。感觉特别适合小情侣在这里幽会。昏黄的灯光静谧,朴实而又古老的街道。让人深深的体会到一种,仿佛回到了民国年代的。氛围。隐约还能听到一些海浪的拍打声更是让夜晚变得美妙。 可能是因为生意周期的缘故吧。夜晚的鼓浪屿,大部分的店铺都已经关了。只有一些吃饭的小店,酒吧和大排档还开着。 不得不说,鼓浪屿是文艺而安静的,虽然这个小岛不大,但是岛上没有任何现代的机动车,没有工业,没有工厂。所有人都以最主所有人都以最古的方式生活着。在1819世纪在交替时期,这里曾经。经历了清朝的你负面日军的侵占河之后,民国的发展在这个小岛上有许多各个国家领事馆的旧址。因为这些历史的积淀,鼓浪屿现在也被很多人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 在这儿,大街小巷的每一处走道都显得特别古老。爬满蔓藤的灰墙,高高耸立的红色屋顶,各式各样的老欧式建筑……仿佛穿越回了民国时期

去过两次,都是没收费的时候上的岛,最近一次也隔着久远了。游客是很多,但如果能找到一些僻静的小巷还是很有滋味的,建筑主要是近代的小型西洋建筑,单体可看不多,但总体环境在国内有特色。海水还是不够蓝,离大陆太近了。

来到了厦门怎么能不来鼓浪屿呢,鼓浪屿几乎就是整个厦门旅游的代名词,以至于鼓浪屿开始了限流的措施,好在目前不是厦门的旅游旺季,在当天买票也能上岛,这要是在旺季提前几天都不一定能买到上岛的船票。 鼓浪屿确实很美,刚刚走出码头就是一派海岛风情,瞬间就爱上了这个地方,也难怪鼓浪屿如此的受欢迎。鼓浪屿不大,也不需要什么攻略,随着心情四处瞎逛即可,总会有你喜欢的地方出现。 鼓浪屿的老旧的经典建筑,海湾对岸是新颖的现代建筑,反差之间,这里就是厦门。

鼓浪屿有五大景点:日光岩(含郑成功纪念馆 琴园)、菽庄花园(含钢琴博物馆)、皓月园、国际刻字馆、风琴博物馆。五大景点有一些值得看的点,但不推荐大家把时间都花在这上面!完全可以省钱省时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果在鼓浪屿住一晚,尤其不建议买套票,因为套票只能当天玩完五个景点,这样太累。 在鼓浪屿白天的闲走中,虽然商业中心嘈杂喧闹,但弄堂小巷都寂然安静。岛上最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闽南文化的海天堂构及安静小巷中的特色别墅。 鼓浪屿作为景点其实有点对不住我的期待,但作为一个生活区却是让人羡慕并感动的。因为这里不仅有历史,也有文化,更有生活。在这个万国建筑之岛上,很多人还住在一百多年前建造的房子里,并没有像很多其他景区一样,原住民都搬走,只留下喧嚣的商业。

主要景点有日光岩,风琴博物馆等,你可以在幽静的巷弄里漫步,也可以在沙滩上晒日光浴;看得到风情各异的中外建筑物,也有文人墨客吟诗作赋所在的自然风光;品尝得到最地道的厦门传统小吃,也找得到文艺又清新的创意小店。 任凭时光流逝,鼓浪屿依旧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任凭游人遍至,渡轮爆满,她依旧保留着自己应有的宁静与优雅,以及只有鼓浪无声的夜

去厦门不去鼓浪屿好像没来过这个城市一样,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岛上风光还是蛮好看的,各种小资店,很适合年轻人及老人游玩,岛上的美食也不错,街景拍摄也很有风格,好多在岛上拍婚纱照的新人,总之很推荐,不后悔的地方。

鼓浪屿算得上是全国著名景点之一了。至于这个景点该怎么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在我看来,鼓浪屿的魅力不在于那几个景点,也不在于岛上的那些网红商店。鼓浪屿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没有机动车的叨扰,是参天古树下的宁静,是大量红房顶古建筑带来的人文气息,是世外桃源般的漫步体验。所以我们这次来鼓浪屿,景点只想看看日光岩和菽庄花园,更不会用大量的时间在各种商店门口盖章。我们大量的时间要用在找岛上人少的地方漫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宁静,真正给自己放个假。 在小岛上漫无目的地逛,有新奇的植物、建筑就拍点照片。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在鼓浪屿游玩的最佳方式了。

也许是天气原因吧,远观鼓浪屿总有些朦朦胧胧的感觉,步入岛上,树木繁茂,道路高低起伏,别致的西式建筑便成了拍摄婚纱照的新人们的宠爱。盖章打卡是鼓浪屿店铺的秘籍,花茶、糖果、饮料、小吃,都是盖章所在,走入店中,便又不免试吃试喝一番。不过,鼓浪屿店铺的服务还是值得称道的,茶店的小哥哥小姐姐会热情地沏各式各样的茶,最后不买也全然无妨的。

鼓浪屿不愧是国民级的旅游景点了,要知道我跟小姐姐可是挑的一个,普通工作日星期一上的岛,万万没想到,上岛后第1个网红景点,拐角处拍照,居然就得排队,虽然只是前面三四个女生拍照,这种小儿科级别,离各种游记里面密密麻麻的人头那种,好了很多,还是让我感慨,鼓浪屿乃至整个厦门作为稀缺资源,地位之高。 鼓浪屿不多不少,刚刚够玩一天,而且一定要闲散漫游,去散落在整个岛上各处的近代西方建筑,逛一逛,从美的角度,去看看建筑设计,很有意思

如果说厦门很美,那鼓浪屿无疑是其间点睛之笔。 有风光,有文化。有一栋栋样式打眼的建筑,有一条条高低起伏的道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鼓浪屿近代建筑群就有20处。在它的鼎盛时期,曾是中国顶级的豪宅区。 作为曾经当地人民生活的地方,现在越来越多的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商业旅游,街上到处飘荡着烤鱿鱼,烤串的味道,对于旅游的开发,原生态和过度商业化总是一个很矛盾的命题。

鼓浪屿是厦门最知名的景点,距离市区非常近,但是要做轮渡上岛。鼓浪屿的轮渡可以提前预定,可以选择登岛时间。岛上有许多特色建筑,中西合璧风格的居多,基本上都是华侨和外国领事馆建的。岛上还有一些博物馆,比较小众,最好买联票,很划算。岛上基本都是步行街,商铺特别多,有一些还是很有文艺范的,但是现在岛上商业气息太浓,很受游客诟病。

如果体力充沛,徒步暴走鼓浪屿是最好的方式。漫无目的的穿梭在各条街道中,有些并非参观景点的街道空无一人,在茂密的绿色植被覆盖下,若不仔细回忆还以为自己身处欧洲某个狭长悠然的街道里。 用双脚去丈量这座小岛,你会发现岛上有许多家装修精致的商店,里面摆满了鼓浪屿周边相关的卡片、冰箱贴、绘本…… 鼓浪屿也是婚纱摄影的绝佳圣地,漫步鼓浪屿,随处可见一对对新人在记录人生中最幸福的瞬间…

鼓浪屿也是一个必去的景点之一了。因为去的时候是淡季就没有那么人多人。去的时候提前购买船票。微信上关注“厦门轮渡有限公司”然后买票就可以了。不过去的那天没有太阳,天气算起来也就还好,有点阴天的小感觉~ 听岛上的老人家说,现在的鼓浪屿和十年前的鼓浪屿变化很大。十几年前它还只是一个幽静的海滨小岛,十年后的今天俨然已成为了一个网红打卡的旅游商业圣地。

鼓浪屿街道短小,纵横交错,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屿~ 想去鼓浪屿的话,唯一的交通工具只有坐船,从厦门这边的厦鼓码头到对岸的三丘田码头或者内厝澳码头, 在鼓浪屿旺季的时候怕是要等到地老天荒了,船票35/人,是往返票,去时是定点的船票,买哪班就坐哪班,回来的时候任意时间的船都能上,没有规定~网上买好票的,过闸的时候刷身份证就可以了……基本上20-30min一班 我们去的时候应该还不是鼓浪屿的旺季,然而还是这么多人,充分体现了提前买票的重要性 星巴克啥的在鼓浪屿岛上就不要想了,这个小岛没有汽车,不能滴滴,也没有小黄,所以虽然不大点儿的岛,但是全靠两条腿,小岔路还特别多,走一走也挺累的 肉眼可见的,鼓浪屿岛上的环境随手拍都是一幅画,很安详~没有汽车冒着尾气急驰而过的宽大泊油路~没有四处反光的高楼大厦,有的只是红砖绿瓦。。。绿油油的椰子树~碧蓝的海滩~金色的细沙~悠扬的琴声和婉转的鸟鸣

英雄园:是为了纪念解放厦门、攻打鼓浪屿的烈士而建的,包括小纪念广场、纪念雕塑和纪念室三部分。1949年9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解放了闽南大陆,形成对金门、厦门国民党军三面包围的态势。10月15日,该兵团三十一军、二十九军开始对厦门发动越海作战,当日18时,三十一军二七一团、二七七团各两个营的船队率先分别由海沧等地分两路向鼓浪屿西南部进发。在支前船工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解放军指战员在此山下抢滩登陆。二七一团团长王兴芳等数百位指战员和张水锦一家等支前船工不幸在战斗中光荣殉国。经两昼夜的浴血战斗,我军终于解放了厦、鼓全岛,取得最后的胜利。厦、鼓解放后,人民群众将此山(原名“旗仔尾山”)称为英雄山。公元2000年,鼓浪屿区人民政府在山上辟建“英雄园”。

郑成功纪念馆:1962年01月28日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而创设。郑成功,原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石井人,1624年出生于日本平户海滨。南明隆武在福州即位,见他忠心朝廷,赐他姓“朱”,改名“成功”,所以民间叫他“郑国姓”,永历皇帝封他为延平王。其父郑芝龙暗中降清,郑成功出走金门,誓死抗清。他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与清军厚战多年,曾一度打到南京城下,因骄兵致败。1661年4月煌日,郑成功经过充分准备,率战船数百艘,官兵25000人,从金门料罗湾出发,收复被荷兰侵占38年的台湾,并历奋开发台湾。郑成功于1662年7月病逝于台湾,年仅39岁。300多年来,闽台人民十分敬仰郑成功,尊他为民族英雄,台湾人民尊他为“开台圣王”。郑成功纪念馆共分七个部分,展出各种文物、资料、照片、模型等300余件。其中,关防、漳州军钢等系当年原物,颇为珍贵。进馆参观,可比较系统地了解郑成功的一生。

鼓浪洞天:日光岩胜景闻名四方,古往今来,一直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他们陶醉于这天风海涛中,吟诗作赋,留下不少珍贵的手迹。走过日光岩寺山门,抬头可以仰望到一个巨大的山崖。巨崖上的题刻——“鼓浪洞天”为日光岩仙境般的景色做了精彩的概括,是明朝万历元年丁一中所写的;“鹭江第一”则点出日光岩是厦门第一胜景,是清代道光元年林针所书;“天风海涛”恰到好处指出日光岩的特点,是民国四年许世英所写。

钢琴博物馆:2000年1月落成的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位于菽庄花园的“听涛轩”,占地450平方米,分AB两所,上下两层,博物馆里陈列了爱国华侨胡友义收藏的40多架古钢琴,其中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产自一百年前的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