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武汉“绿色驿站”进社区,家门口共享绿色新空间”

“聚焦高质量发展,武汉“绿色驿站”进社区,家门口共享绿色新空间”"/

"聚焦高质量发展|武汉:“绿色驿站”进社区 居民家门口共享绿色空间"
"标题:" 武汉社区“绿色驿站”建设,打造家门口的绿色休闲空间
"正文:"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武汉市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的号召,将“绿色驿站”这一创新理念引入社区,旨在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绿色休闲空间,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一、绿色驿站:家门口的绿色氧吧"
“绿色驿站”是武汉市创新推出的一种社区公共空间,它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结合休闲设施,为居民提供集休闲、健身、社交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这些驿站大多选址在社区内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如小区广场、公园周边等,方便居民日常使用。
"二、建设成果:社区绿化水平显著提升"
自“绿色驿站”项目实施以来,武汉市已在多个社区成功建设了“绿色驿站”。这些驿站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还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下是部分建设成果:
1. "绿化覆盖率高":驿站内种植了多种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2. "休闲设施完善":驿站内设有座椅、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
3. "社区氛围浓厚":驿站成为居民交流、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促进了邻里关系和谐。
"三、

相关内容:

图为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唐蔡社区绿色驿站。

新华网武汉4月17日电(夏国燕)武汉自2018年推进社区利用公共空闲地,打造休闲游赏、科普培训、园艺交流、综合服务等多种类型的绿色驿站,为居民提供“植绿”“识绿”“养绿”“赏绿”“换绿”“医绿”“购绿”服务平台,让市民家门口增绿、家门口共享绿色空间。

步入武汉市江岸区永清街公园社区的绿色驿站,各种绿植花卉错落有致,多肉植物娇俏可爱,藤蔓枝条沿墙壁伸展。这个绿色驿站面积50多平米,巧妙地分割出园艺书籍借阅、植物展示、园艺工具展示、交流休憩等功能区,一步一景,一步一趣。

图为江岸区永清街公园社区绿色驿站居民自发管护绿植。

在这个小小的驿站内,居民可以学习种植养护知识,也可以将家里养不好的花寄养于此。驿站还提供绿化技术指导、家庭园艺新资材展示、植物医生、植物互换、自然教育课堂等免费的便民服务。

路过绿色驿站,大多人会以为这里是个鲜花店。如此温馨美好的绿色空间,却是从一间废弃的临街屋变身而来。

图为江岸区永清街公园社区绿色驿站。

社区负责人邓倩介绍说,这个绿色驿站由武汉市绿化服务中心和公园社区共同打造,集合了社区、居民、企业等多方力量参与。社区居民中具备园林专业知识的居民,从驿站规划选址就出谋划策,成为驿站的志愿者力量,相关绿化企业捐赠了花卉和器材,小区物业也主动加入建设和维护。驿站筹备和建设历时3个月,于2022年9月底向市民开放。

大屏上播放着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书架上摆放着园艺类书籍和各种植物种子,智能花箱自动喷水浇花……这间绿色驿站既是一处园艺交流地,也是一间科普坊。孩子们通过观察直观感受大自然的乐趣,大人则来这里观摩学习花艺,了解最新园艺资材。

邓倩介绍说,驿站今年的重头戏是“园林大咖一站式解读二十四节气智慧”科普活动,即根据二十四节气和二十四番花信,专家在每个节气深入解读一种花卉,融入节气特点、花卉特征、养护技巧和古文诗词,让居民学透一种花,收获知识与乐趣。

图为江汉区唐家墩街唐蔡社区绿色驿站一角。

在武汉,像这样的绿色驿站不在少数。

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与才聚社区共建绿色驿站,为居民开讲“身边的昆虫”“身边的植物”系列科普课堂;武汉地铁集团为清锦城社区绿色驿站添建凉亭,并组织下沉党员参与驿站志愿服务;中山公园发动党员干部捐赠绿植、容器,带领万松街公园社区居民,打造了一处“楚辞”主题绿色驿站……单位协建、企业帮建、社区共建,多种主体合力,为武汉市民家门口增添一抹抹绿意。

居民将“生病”的植物搬到驿站“救治”,将废弃轮胎、瓶子拿到驿站改装成花盆,将厨余垃圾发酵成有机肥,用绿色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绿色驿站服务功能也从最初的植绿、识绿、赏绿,不断升级到养绿、换绿、医绿、购绿等多种功能兼具的综合平台。

图为江汉区唐家墩街三眼桥社区绿色驿站组织手工课堂。

三眼桥社区绿色驿站位于江汉区西马新村小区内,建设面积100平方米,室内空间设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室外空间分布在小区6、7、8三栋楼前开阔区域,设有种植区、游览区、休息区、沃肥区、雨水收集区、室内交流区、室外交流区等7个功能分区。

西马新村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小区内居民大多热爱花艺,喜欢在自家阳台打造一方花草世界,还有不少家庭获评“武汉市花园家庭”。

图为武昌区中南路街武锅社区绿色驿站。

得知小区内要建设绿色驿站,资深花友程新平主动担起志愿服务队队长。她带领志愿者商议苗木花卉搭配,收集各种废弃可利用的物件用来造型。程新平的邻居黄蜀安已经90岁高龄,也是小区内的花园家庭,他们为绿色驿站捐赠多肉、绣球和吊兰,为驿站初期建设增添许多生机。

在程新平和黄蜀安的带动下,小区越来越多家庭参与到绿色驿站建设中,有夫妻组,也有爷孙组;有运来营养土的,也有送来废弃家具物件,还有送来盆景花卉的;还有居民自发负责浇水、修剪及病虫害预防等日常管养。从三角梅、对节白腊、双色茉莉,到造型各异的珍贵盆景,一处隐于闹市的精致院落成为居民喝茶赏花的好去处。

该社区党委副书记吕艺娟说,通过热心志愿者以点带面,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形成了良好的植绿、爱绿、护绿氛围,也让小区邻里和谐与凝聚力大为提升。

图为洪山区洪山街北港社区绿色驿站组织手工课堂。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唐闻介绍说,截至2022年底,武汉市已建成的绿色驿站达到313个,开展各类生态实践、自然教育活动近3000多场,线上线下参与群众近20万人次。

据了解,武汉今年将再建100个绿色驿站,预计到2024年底全市累计达到500个,实现城市建成区社区绿色驿站覆盖率达到三分之一,满足中心城区站点服务范围达到500米,新城区、功能区站点服务范围达到1000米的要求。

图为汉阳区四新街梅林都汇社区绿色驿站。

“绿色驿站不能为建而建,而要成为培育市民绿色生活方式、传播爱绿护绿与低碳生活的服务阵地。”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组党书记、局长吴俊勤说,下一步,还将搭建线上服务平台,打破空间限制,拓展驿站功能,并且进一步充实园林专家队伍,吸纳各方力量参与绿色驿站运维管理,使其“七绿”功能真正落到实处,让绿色生态理念不断向基层延伸。

图为武昌区徐家棚街金沙社区绿色驿站组织科普讲堂。■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