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药店开展远程问诊服务是一种创新的服务模式,旨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方便患者。但是,妇产科医生开具呼吸科药物的情况确实不太常见,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 "误诊或沟通问题":医生可能在诊断过程中出现了误判,或者与患者沟通时信息传递不准确。
2. "跨科室用药":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整体状况,跨科室开具药物,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 "药物替代":某些药物可能具有多种治疗作用,妇产科医生可能认为该药物对呼吸系统也有一定疗效。
针对这种情况,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咨询医生":患者应立即联系开药的医生,询问为何开具呼吸科药物,确认用药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2. "核对药物信息":患者可以自行查询药物说明书或咨询药店工作人员,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和禁忌症。
3. "寻求第二意见":如果患者对医生的建议仍有疑虑,可以寻求其他医生的咨询,以确保用药安全。
4. "关注药物副作用":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总之,虽然远程问诊提高了医疗服务的便捷性,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仍需保持警惕,确保用药安全。
相关内容:
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360》报道:处方药,是指有处方权的医生开了处方后,消费者依据处方,才能从药房购买的药物。这种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毒性或其他潜在影响,用药方法和时间都有特殊要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近日,不少南京市民向记者反映,南京市多家药店都上线了远程问诊,很方便就能开具电子处方购买到处方药,这样的做法靠谱吗?
【记者体验:妇产科医生开了呼吸科的药 最快只要1分钟】
走访南京市多家药店,记者发现,确实有不少药店上线了远程问诊开具电子处方的服务。在玄武区一家药店内,记者以感冒发烧为由,提出需要购买处方药头孢克肟胶囊,店员随即拿出该药,走到柜台前,要求记者“跟医生说一声”,通过远程问诊,避免了本人要去医院开处方药单。

扫码进入一个名为“微问诊”的小程序后,很快,电子屏幕上出现了一位“医生”。平台显示,这是一位来自武汉某医院的妇产科医生。


店员将药品图像扫描上传后,该“医生”便开始了问询:有没有过敏史、一周内有没有喝酒、有没有怀孕……
在远程问诊期间,药店店员则在一旁不断指导记者,如何“医生”的问话。


不到两分钟,记者顺利买到了处方药头孢克肟胶囊。手机上还收到了武汉江达中医门诊妇产科开出的处方笺,病情诊断为: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个人信息方面,对方仅登记了记者的姓名、年龄,不需要出具任何病历或有效证件。
在另一家药店里,购买处方药更为简单。记者称因肠胃问题需要购买处方药诺氟沙星胶囊,不到一分钟,店员就利用另一个远程问诊平台,完成了操作。
【某问诊平台:已与南京上百家药店合作】
这样销售处方药,真的安全吗?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市药店上线的远程问诊平台有多种形式,其中叫做“微问诊”的平台覆盖面最广,该平台由成都一家企业开发。平台上,开展远程问诊的医生多为外地医生,主要来自武汉、内蒙古、新疆等地。
随后,记者与“微问诊”平台取得联系。
成都富顿科技有限公司“微问诊”业务客服介绍,平台上的医生绝对可以放心,都是有执业资格证的。医生跟患者面对面交流,能够确保处方药使用规范,毕竟是药监局认可的。

经核查,此前为记者开具处方的武汉某医院仅仅为武汉市一家私人诊所,其医师和诊所资质在国家卫健委网站上均有备案。该平台客服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远程问诊平台,在南京已经大面积投放。
“微问诊”业务客服:目前南京已经有几百家药店开展合作。在江苏省内,除了南京,扬州、苏州也有了。
记者询问:这项夜幕是经过南京食药监还是卫计委审批通过的?
“微问诊”业务客服:这个具体问题我也不太清楚……

记者接着询问:患者拿着平台上的电子处方到其他药店去也能开药吗,还是只能在这个药店开?
“微问诊”业务客服:这个我不太清楚
【业内人士:规范互联网医疗行为 需要多部门联动】
按照2000年出台的国家《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2018年7月,国家《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放宽了对远程问诊的一些限制,但其中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时,医师应当掌握患者病历资料,确定患者在实体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为某种疾病后,可以针对相同诊断进行复诊。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
针对记者此前走访中,无需任何材料,轻松开到处方药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这样的远程问诊,涉嫌违规。


南京市胸科医院主任医师唐进:所谓复诊病人就是原来接诊的医生、原来亲自看过这个病人,对病人情况比较了解,而且确信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个时候可以根据病人情况,判断开出处方药。除了这个情况,凡是初诊的病人,不论病人是什么情况,医生给做了诊断、或者是提出治疗建议,甚至开出处方药,都是国家法律不允许的。
专家分析,远程问诊开具电子处方,本是为了方便市民购买处方药,但如果管理不善,会给医疗安全带来风险。
唐进说,为什么处方药一定要有处方才能拿?因为处方药有一定副作用、有一定风险;违规的远程问诊,给病人无形中就带来了风险。
那么,该由谁来对这样的行为进行管控呢?记者向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他们对零售药店的监管内容,仅限于规范药店要严格凭执业医师处方开处方药。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原药品流通监管处宋正扬:对于必须要凭处方销售的处方药,要求是必须要凭处方销售。现在有一些通过其他途径传过来的电子处方,从监管部门来讲,要对它到底是电子还是纸质的,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和特殊的要求。在日常监管中,药店销售了必须凭处方销售的药品,监管就是核对销售记录以及审核的处方,看看药店是否按照规定来执行。
而对于处方是真是假、远程问诊医师的行为是否合规,甚至药店上线了这样的远程问诊服务,都不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管辖范畴。

记者注意到,《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由国务院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全国互联网诊疗活动的监督管理,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的互联网诊疗活动监督管理。
记者随后向南京市卫健委反映了这一情况,他们表示,经核查,目前南京市没有医院或执业医师,参与这类远程问诊平台。
目前,根据记者反映情况,南京市卫健委已表示将对这类非复诊的远程医疗行为展开调查。业内人士建议,要先真正规范互联网医疗行为,还需要多部门配合联动。
评论:“远程问诊”尤需全流程严管
对于市民来说,有个头疼脑热,看病问诊买处方药都能在网上解决,确实带来了方便。但我们不能忽视,目前这样的远程问诊办法,还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医生资质、处方审核、用药安全等等,都得打个问号。谁来为百姓吃下一颗定心丸?我们希望看到相关部门能主动作为,创新监管,让市民买处方药又方便又安全。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