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龙652和骁龙650是高通公司推出的两款中高端移动处理器,它们在2015年发布,属于骁龙600系列。这两款处理器在市场上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粉丝的热捧,以下是它们的一些特点:
1. "架构和性能":
- "骁龙652":基于64位八核心设计,采用Cortex-A72大核心和Cortex-A53小核心的组合,GPU部分为Adreno 510。相较于前一代骁龙620/615,骁龙652在性能上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在多核心处理能力上。
- "骁龙650":同样采用64位八核心设计,但是核心配置稍有不同,由两个Cortex-A72大核心和六个Cortex-A53小核心组成。GPU部分为Adreno 510,与骁龙652相同。骁龙650在单核性能上略优于骁龙652,但多核性能相差不大。
2. "功耗和发热":
- 这两款处理器在功耗和发热控制上做得相对较好,适合中高端手机使用。它们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尽量减少能耗,提高续航能力。
3. "应用场景":
- 骁龙652和骁龙650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游戏体验和日常使用需求。它们支持4G LTE网络、双摄像头等主流功能。
4. "市场表现":
- 由于这两款处理器在
相关内容:
在1月22号举办的骁龙600粉丝见面会上,一批骁龙新老粉丝从全国各地赶来相聚北京,共度了一场难忘的芯动·骁龙之夜,作为一家并非直接接触消费者的芯片平台商,很难想像高通竟有如此大的号召力。
当晚活动现场除了有粉丝的才艺展示之外,高通也通过多款搭载骁龙650/652的终端,向粉丝展示了高通的炫酷科技。
按照高通的划分,骁龙650系列属于主打高端平台的极致移动娱乐处理器。凭借高性能和低功耗的优势以及广泛的连接能力,非常适合用于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
这也解释了为何高通能凝聚一大批年轻的粉丝用户。
事实上从高通给出的这些参数来看骁龙652/650的确配置不俗,定位中高端平台并非是“自我感觉良好”
在CPU方面,骁龙652/650属于28nm工艺的第二代64位处理器,架构方面均采用了 Cortex-A72+Cortex-A53 的big.LITTLE大小核解决方案,骁龙652为4 x A72+4 x A53,共八颗核心;骁龙650为2 x A72+4 x A53,共六颗核心。二者最高主频都达到1.8GHz。其中,Cortex-A72为 ARM 最新的CPU核心架构,整体看相比骁龙615的八个Cortex-A53核心来说有着明显的提升。
根据安兔兔给出的跑分信息,高通骁龙650跑出了近8万的高分,基本上达到上一代旗舰骁龙810的水准,流畅性自然不在话下。
网络连接方面,也向来是高通的强项,得益于其在4G调制解调器方面的绝对领先优势,几年前中国移动提出的“5模10频”,当时就只有高通能做到,到后来发展的“5模13频”再到现在骁龙650系列已经支持全模全频、LTE双卡双待和中国运营商4G+频段组合,包括VoLTE高清语音。用户可以自主选择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任意两家运营商的4G套餐,同时将其SIM卡插入手机,自主、随时选择采用任一运营商的数据或语音业务。
另外骁龙652和650集成了集成X8 LTE调制解调器,通过2x20MHz载波聚合支持下载速度最高达300 Mbps的Cat.6和上传速度最高达100 Mbps的Cat.7。满足了用户对极速上网的需求。
同样作为一款主打影音娱乐的在处理器,骁龙650系列在GPU方面自然不能吝啬,全新的510 GPU 架构较其上一代,实现了更快的处理速度与更高的效率,同时支持OpenGLES 3.1+AEP(Android 扩展包)、Renderscript以及全新的OpenCL 2.0 和Vulkan标准。具备高效处理能力,在提供令人惊叹的视觉细节的同时,不会对电池造成不必要的消耗。这对游戏玩家而言显然是一个福音。
当然,除此之外,这两款处理器也都集成了先进的ISP、DSP以及视频、音频等功能。比如它们拥有双ISP,双ISP可带来双摄像头体验,最高支持2100万像素零延时快门拍摄、陀螺仪防抖功能、增强型自动对焦和局部色阶重建技术,改善图像画质以超越HDR。再有首次在骁龙600系列集成了HEVC(H.265)4K视频拍摄与播放功能;以及QuickCharge3.0快速充电技术。都很好的契合了娱乐,影音的定位。
目前首款搭载骁龙652芯片的三星Galaxy A9已经问世,主打高端时尚的元素也非常符合骁龙650系列的影音、娱乐的定位。随着年轻用户对移动连接,娱乐的需求,相信2016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品牌中高端机型将会搭载骁龙652和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