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环作为小米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一直以其亲民的价格和实用的功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以下是对小米手环的动手玩体验总结:
一、设计无特色
相较于其他品牌的智能手环,小米手环在设计上并没有太多亮点。它的外观设计较为简约,以黑色为主色调,整体造型较为低调。虽然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提升佩戴舒适度,但在众多智能手环中,小米手环的设计并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功能丰富
尽管设计上无特色,但小米手环的功能却十分丰富。以下是一些亮点:
1. 健康监测:小米手环具备心率监测、血氧监测、睡眠监测等功能,可以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2. 运动追踪:小米手环支持多种运动模式,如跑步、骑行、游泳等,可以记录运动数据,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锻炼。
3. 通知提醒:小米手环可以接收手机通知,如短信、电话、社交媒体等,方便用户随时查看。
4. 音乐控制:通过蓝牙连接手机,小米手环可以控制音乐播放,实现边运动边听歌的需求。
5. 防水功能:小米手环具备IP68级防水功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防水防汗。
三、性价比高
作为一款智能手环,小米手环的价格相对较低,性价比极高。相较于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小米手环在功能、性能和价格方面
相关内容:
昨天小米推出其首款手环产品——小米手环,定价79元,主打运动、睡眠数据统计、防水和个人身份验证。
小米手环的功能特性,雷科技已有前文做过详细介绍,它和当前市面上可买到的普通手环并无二致。在稍后雷科技又进行了真机动手玩,让我们来看看,实际产品是否会有新意呢。
小米手环采用的是类Misfit Shine设计,手环核心部分和环带是可以分离的。把环带拆开,这是一个成年人拇指宽的胶囊状核心,其背面是塑料材质,正面是另一种镀金属涂层的塑料材质。
由于这种设计,所以小米手环其实佩戴形式是非常多样化的,你可以把它变成手环、项链、肚链甚至脚链等等。手环只是小米对外的一种宣传形态,实际上这款产品称之为随身挂饰更合适。
小米目前有两种表带,一种是手环形式,一种是项链形式,项链形式的环带非常长,其实挂在肚子上也无不可。小米标配的表带采用的是一种非常柔软的塑胶材质,官方表述叫做美国道康宁TPSiV材质,这种材质手感不错,笔者在现场感受觉得跟柔性硅胶材质非常类似。
功能上,之前表述过,小米手环其实和普通手环区别不大,唯一值得重点来提一下的是“个人ID”这个概念。雷军在发布会现场介绍,这款手环将作为用户的身份ID,从此告别密码输入。在发布会现场他也真机演示了,如何使用小米手环来给手机开屏即解锁。
雷科技在现场体验,感觉这部分过程很流畅。手环靠近手机,戴手环的手按键亮屏,手机屏幕在1秒内经过“锁屏界面、验证界面、首屏界面”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有点iPhone 5s 指纹解锁的感觉了。
小米工程师在现场介绍,验证是有距离要求的,比如最好离身不要超过50cm、中间不要有间隔物(比如手环在身后、手机在胸前,这时身体阻隔就不能解锁)、手环要处于激活状态等等。
小米手环与手机连接采用的是蓝牙 4.0 低功耗协议,解锁、数据传输都是使用这个。从技术角度来说,跟小米手环这类实践(距离精确、可识别阻隔等)比较类似的有苹果iBeacon技术,目前iBeacon的小型化程度非常高,而且又是一个开放技术的标准,所以笔者推测这款手环可能借鉴或者直接采用了这类技术。
下边再分享一些小米手环App的照片。
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由于已经接触过非常多的手环产品,小米手环目前最吸引笔者的是低价、无密码验证。不过这两者还不足以驱动我的购买欲——智能手环是一种电子设备,也是放在身上的饰物,对于饰物而言,小米手环目前还不够出色,没有那种心怡感。
或许等小米能把这款产品做得成熟些,比如身份ID有更多扩展功能、环带有更多选择,那时会更有吸引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