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消费金融疑变相降薪,员工完成工作仅领60%-80%薪酬,迟到1分钟竟按1小时扣罚

小米消费金融疑变相降薪,员工完成工作仅领60%-80%薪酬,迟到1分钟竟按1小时扣罚"/

小米消费金融的员工反映的这种薪酬发放和考勤扣款方式,如果属实,可能会引发员工的不满和劳动争议。以下是对这一情况的分析:
1. "薪酬发放问题":完成工作只发放60%至80%的薪酬,这种做法不符合正常的劳动报酬规定。按照中国现行的劳动法,劳动者应当获得其劳动报酬,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 "考勤扣款问题":迟到1分钟按1小时扣钱,这种做法过于严厉,可能违反了劳动法对迟到、早退等情形的处理规定。通常情况下,对于迟到等轻微的违规行为,扣款的时间不会过长。
3. "变相降薪":如果这种薪酬发放和考勤扣款的方式导致员工的实际收入远低于合同约定,那么这可以被视为变相降薪。
对于员工而言,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收集证据":保留相关的工作记录、考勤记录、工资条等证据。 - "沟通协商":与公司进行沟通,要求解释相关规定的依据,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 "寻求法律帮助":如果沟通无果,可以寻求劳动仲裁或者法律援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于公司而言,应当:
- "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 "合理管理":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考勤制度

相关内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言财经”(ID:tech621),作者:陈剑锐,36氪经授权发布。

近日,有疑似小米消费金融员工在脉脉爆料:小米消费金融全员变相降薪,并表示:此次薪资调整,对员工事前未做任何沟通和说明,仅通过邮件方式告知。

爆料人称,“上周五全员收到邮件,不管你是前台还是后台,根据职级每月只能拿到原底薪的60%~80%,另外20%~40%的底薪全部改为浮动绩效。”

通过爆料中的图片可以看出,小米消费金融将基本工资定义为,“员工履行了岗位职责或完成岗位劳动定额后支付的劳动报酬”,根据员工出勤情况计算。薪级越高,基本工资越低,1~2级为月度薪酬的80%,3~4级为70%,5级以上为60%。同时,小米消费金融的考核制度也同步收紧,迟到一分钟按一小时扣钱,忘打卡不允许补卡。

.

就以上问题,《新言财经》尝试向小米消费金融和小米集团旗下天星数科求证此事,截至发稿前,天星数科尚未就此事进行回复;小米消费金融的前台人员表示:“我们和HR不在一个部门,所以并不清楚此事。”

去年5月,重庆银保监局批复小米消金开业。天眼查显示,小米消金注册资本15亿元,由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金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大顺电器(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金冠捷莱五金机电市场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共同持股,其中小米通讯持股50%,重庆农商行持股30%。

.

小米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洪锋担任小米消费金融董事长,总裁为周斌。

据公开资料,洪锋2010年加入小米,负责MIUI(手机操作系统和互联网服务),2015年起着手布局小米金融,包括互联网小贷、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保险、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虚拟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和海外业务板块等,是一位科技型高管。

相比于洪锋,外界对于周斌知之甚少,只知道加盟小米之前,他是常熟银行副行长,是一位金融型高管,《新言财经》通过常熟银行往期公告信息发现:周斌在常熟银行工作八年,从基层信贷员升至副行长,年薪超百万元,是其他同期上任副行长的四倍多,而升任副行长之前,他担任的正是常熟银行小微金融总部总经理。

洪锋和周斌这“科技+金融”的管理背景,与消费金融业务十分契合。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份,小米消费金融放款总数突破50亿元,服务用户超30万。此外,共取得34家银行授信,累计授信额度超过100亿元。

利息差是消费金融业务的核心利润来源,在监管宽松时期,消费金融业务的利息差极高,但近年来,监管对于消费金融的利率管控极为严格,利息差不断压降,消费金融业务想要良性发展必须要是规模化。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成立的小米消费金融公司不可能在规模上一蹴而就,此时若小米消费金融变相降薪,无异于杀鸡取卵。

毕竟,消费金融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金融也不是科技,而是人才。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