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米开启年底裁员的消息,我了解到的是,小米公司确实在年底进行了一次裁员,这次裁员涉及多个部门。根据报道,小米为员工提供的补偿方案是N+2,即员工在公司工作每满一年,公司将支付相当于两个月工资的补偿。
裁员通常是由于多种原因,包括公司战略调整、业务重组、成本控制等。对于被裁员工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刻,但公司通常会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和职业发展支持,以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新的工作机会。
对于这样的消息,我建议关注以下几点:
1. "关注官方信息":以小米公司官方发布的消息为准,避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2. "员工权益":了解员工在裁员过程中应享有的权益,包括经济补偿、职业介绍等。
3. "行业动态":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为个人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如果您需要更多关于这次裁员的具体信息,建议查阅权威媒体报道或咨询小米公司官方渠道。
相关内容:
记者 | 伍洋宇
编辑 |
12月19日,界面新闻从小米多个部门员工处了解到,小米近期开启了一轮裁员,补偿方案为N+2。
一名小米员工对界面新闻记者反映,此次裁员规模较大。据他了解,手机部、互联网部、中国部等多部门均有涉及,但部门之间裁员力度不尽相同。其中,中国区个别部门裁员比例高达75%,互联网部也有团队裁员40%。
至于具体的裁员说辞,他表示HR沟通是“好说好散”,许多被裁员工对于N+2的补偿方案已经相对满意,未休完的年假则是按照双倍工资折算。部分员工认为,按照今年的形势,补偿方案相较年终奖或许还胜一筹,有三年资历员工拿完N+2后表示,“比正常干7个月多”。
本轮裁员整体力度暂未明确,据估算或达15%。财报显示,截至9月30日,小米集团共有35314名全职员工,其中32609名位于中国大陆。
针对以上消息,小米方面暂未对界面新闻置评。
今年以来,小米前三个季度经调整后利润为28.6亿元、20.8亿元、21.2亿元,与2021年单季五六十亿元水平相去甚远,分别同比下降52.9%、67.1%、59.1%。在这背后,除了单季营收接连同比下滑之外,造车的投入也在逐步攀升,合计已达18.65亿元。
小米造车势不可挡,但基本盘业务有所不稳是更值得关注的信号。宏观层面,全球高通胀、新兴国家经济危机以及地缘政治等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相较于发达国家更加明显,而前者恰好是小米更有优势的海外战场。在国内,荣耀OV共同发力之下,即便小米12S系列带动高端系列口碑,小米的销量仍徘徊在前五俱乐部的边缘。在此基础上,小米还要排解去年遗留下来的库存问题。
在基本盘重回增长之前,“降本增效”是小米当下最需攻下的课题之一。“降本增效是我们从今年年初以来一直在做的事。”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在三季度财报会议上提到,“我们现在在做进一步的规划,怎么样提高我们的人效,降低我们的成本。”
“为了明年整个业绩的提升,我们会持续开展降本增效的工作。”王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