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智能猫眼作为小米生态链产品之一,集成了多种智能家居功能,以下是使用体验的详细描述:
### 优点:
1. "安装简便":米家智能猫眼的安装过程相对简单,用户可以自行安装,无需专业人员。
2. "高清画质":猫眼摄像头支持高清画质,可以清晰地看到访客的影像。
3. "智能识别":具有人脸识别功能,可以自动识别访客,并在手机上推送通知。
4. "远程查看":支持远程视频查看,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家中的情况。
5. "互动功能":可以与访客进行语音通话,增加与访客的互动。
6. "兼容性":与米家APP兼容,可以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联动。
7. "安全性能":具有防撬报警功能,当猫眼被撬时,手机会收到报警通知。
### 缺点:
1. "安装位置":需要将猫眼安装在门上,可能影响外观。
2. "光线要求":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画面可能会出现模糊。
3. "声音质量":与访客通话时,声音质量可能会受到环境噪音的影响。
4. "电池寿命":需要定期更换电池,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便。
5. "价格":相比传统猫眼,米家智能猫眼的价格稍高。
### 总结:
米家智能猫
相关内容:
家中自从换了智能门锁之后,一直想着换一个智能猫眼,但因为家里的设备都是米家的,还是想等小米出一款猫眼,都在同一个生态中,使用起来更智能。

终于等到19年底,小米推出了米家智能猫眼,大概看了下参数,和其他几家的没有太大的差异,就果断入手了。

猫眼从入手到现在,陆陆续续也使用了2年多,开箱图什么都早就没有了,结合我接触过的几款品牌的智能猫眼,具体就来说一下体验吧。
米家智能猫眼采用的是挂板式的设计,屏幕可以单独取下充电。这里要吐槽一下,猫眼镜头和屏幕连接线采用的是Type-C接口,但屏幕充电接口却采用的是micro USB 接口,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智能猫眼的安装都很简单,记得米家智能猫眼包装内还附带了螺丝扳手和穿线工具,将门外的猫眼镜头粘到门上,用穿线工具将镜头排线串到门内,通过2根螺丝将屏幕挂板固定住,再将屏幕挂上就可以了,十分的方便。
米家智能猫眼采用的是5寸非触摸IPS液晶屏,分辨率为480*854,和手机屏幕的分辨率相比相差太多,但可以保证足够省电。我接触过的其他品牌猫眼,都推出了多款产品,有大屏(6寸,7寸)+触摸屏+大电量,也有小屏+非触摸+小电量,而米家只出了一款,看后续还会不会出新品来丰富产品线吧。

猫眼镜头为720p,和其他款智能猫眼相比算是一般水平。搭配了6000mah电池,官方标称可续航2.5个月。实际体验下来,在门口路过人不算太少的情况下(每天≥20人次),1个多月充一次电还是没问题的。还可以切换成省电模式,据说待机功耗降低90%,续航可达7个月以上,由于没有长时间出门在外的情况,所以并没有尝试过省电模式。

米家智能猫眼采用的是PIR人体感应传感器+AI人形侦测算法可准确识别外来人员,并减少误报的情况。PIR人体感应传感器已经算是十分成熟的技术了,在各个领域都有使用,在准确性上也都很成熟了。根据实际使用下来看,米家智能猫眼在将灵敏度调整到高的时候,也只能保证在3米之内有人的时候可以及时发现并触发录像或推送信息,从电梯间到家门口的门在3米之外,有时就会发生漏报的情况。
米家智能猫眼机器本身并没有内部存储空间,但在云端免费提供了3天循环的云存储,还可以通过购买套餐来延长云存储的时间。也可以插入存储卡进行本地存储。从我接触过的几款智能猫眼来看,存储方面大致分成2种:一种是机器本身有一定的存储空间(4-16g)可做基本都存储,也可以插tf卡,或者购买云存储套餐;另外一种就和小米类似,机器本身没有存储空间,但可以提供免费的云存储空间(24小时-7天不等),免费时长有的是1年,也有的像小米这样没有提及,只要没公司倒闭,应该就可以一直使用下去。

选择米家智能猫眼,主要还是看中了小米生态庞大的智能家居产品,可以进行各种的联动操作。进入米家APP,便是按照时间线进行排列的抓拍内容,点击进去就可以观看,由于是观看的云端存储的内容,所以除了观看实时画面以外,并不会影响猫眼本身的续航。观看云端存储时,可以对录像进行下载,分享和删除。进入设置界面,可以对猫眼参数进行设置,其中比较独特的就是设备联动功能,可以在其中设置来访画面的推送。门外有人按门铃的时候,可以将门外的画面推送到预先设置好的设备上,如小爱触屏音箱,小米电视,小米盒子等,可以直接在这些设备上进行接听,与门外直接对话。



最后说一下对米家智能猫眼后续升级款的期待吧:提高猫眼镜头的像素,不要求达到手机那种动辄上千万的像素,达到200万(1080p)或300万像素就可以,加大室内机的屏幕(也就有了更大的空间来放更大的电池),可选触摸屏产品,提高屏幕分辨率,充电接口改为Type-C接口,增加快充功能(可以将18w或33w快充下放到智能家居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