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确定谁的计步器“作弊”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收集数据":首先,需要收集所有参与者的计步器数据。这通常包括每个人的计步器记录,显示他们每天或每周的步数。
2. "数据对比":将每个人的计步器数据与其他人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某人的步数明显与其他人不成比例,那么他的计步器可能存在问题。
3. "分析异常数据":对于步数异常的人,分析其日常活动情况。如果他们的步数在某个时间段突然增加,但没有合理的解释(如工作、运动等),那么计步器可能存在问题。
4. "交叉验证":如果可能的话,使用其他方法(如手机内置计步器、健身追踪器等)来交叉验证计步器的数据。如果其他设备显示的步数与计步器不一致,那么计步器可能存在问题。
5. "询问当事人":与步数异常的人进行沟通,询问他们是否有作弊的可能性,以及是否有其他原因导致步数异常。
6. "排除其他因素":确保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步数异常的因素,如计步器故障、数据错误等。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找出谁的计步器可能“作弊”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可能存在误判,因为每个人的活动量和生活方式都不同,步数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得出结论之前,最好进行综合分析和验证
相关内容:
如今,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运动自然成为少不了的一项重要环节,而如何对自己的运动指标统一管理,大家需要一个简易便携的设备,所以就有了计步器,后来发展出运动手环。
目前,市场上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可谓是“百家争鸣”,各种产品琳琅满目,如何选择一款既拥有适宜自己的功能,又能准确无误地记录下运动数据的设备,让大家不禁头疼。今天,小编搜罗了几种手环与手表,看看它们都有怎样的表现吧。
文/侯杰
手机、手环与手表,一个都不能少
本次实验为了验证智能手环与智能手表佩戴的舒适度、可靠性等方面,选择了几款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横向的对比测试。
参与实验的设备有:小米手环、华为手环B2、Jawbone UP与AppleWatch,为了实验手环的必要性,iPhone6S也加入了此次对比测试。这几款手环基本囊括了各个层级的产品以及功能,可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几款产品。
或许有人认为,对比手环的测试加入手机没有意义,其实不然。众所周知,在运动的时候携带手机很不方便,所以发明了运动手环。但也有人会觉得戴在手腕上的设备会不舒服,甚至妨碍运动,并且对现有手环的灵敏度有诸多疑虑。因此,手机与手环的对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从计步开始
既然是为了在运动当中使用,那么首先我们测试一下它们的计步功能有何区别吧。
实验设备:小米手环、华为手环B2、Jawbone UP、AppleWatch、iPhone6S。
实验时间:2017年某日。
实验地点:街道。
实验目的:测试手环、手表与手机的计步功能有无区别。
实验过程:
佩戴不同设备,并在同等步数下,获取它们的计数。为了公平,当步数在100以内时,以佩戴者心中计数为准,大于100步后,则不以整数测试,以从起点到终点的实际步数为准。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结果:经过几次实验,在100步以内,作为手机的iPhone6S在计步方面差别较大,相比佩戴式设备准确性较差,看来这手环和手表在步数的计量上,比手机更加可靠。
在4款手环和手表中,最便宜的小米是最不稳定的。在之后的几次测试中,小米手环的步数统计最大能够相差10步以上。相比之下,Jawbone UP与AppleWatch的计步功能则可靠得多,它们的数据也相差无几。而在跑步与爬楼的时候,数据都会受到影响。
手摇也算步数
造成计步有误差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对佩戴者的动作造成误解,造成多计或不计的现象。而如何能够将这样的误差降到最低,才是佩戴式设备最大的难点,也是区分档次的关键。对此,我们对上述设备进行了静坐甩臂测试。
在同样静坐甩臂100次的情况下,iPhone6S居然完全避免了误差,绝对零失误。在手环当中,国产品牌小米和华为的误差则比较大。Jawbone UP与AppleWatch则靠谱得多,从计步数据也能看出来。静坐手摇实验能够客观反映出手环的记步准确性,这也是占用厂商成本的一大项。所以,最便宜的小米手环的误差最大。
穿戴式设备一定要舒适
因为智能手环产品的属性特质,它总是贴在人体的手腕上,甚至每天睡觉的时候很多用户都不会摘掉。所以,无论产品设计的有多优秀,功能多么强大,总是要戴着舒服才行。不过,佩戴舒适度这个问题因人而异,同时表带的松紧调节和每个人习惯也略有差异,但基于产品本身的材质、设计、腕带等因素,更要符合大多数用户佩戴习惯才算合格。
一款手环佩戴后是否舒适,最关键的几项参数就是手环重量、腕带材质、腕带扣材质和系扣方式。手环重量代表了长时间抬起手腕操作会不会疲倦,手环材质决定了与手腕的贴合成度、以及手环内侧与肌肤的接触感。
此次对比的几款手环的腕带材质均是亲肤塑胶,虽然同是塑胶,但是质感却不尽相同。
华为B2的腕带有如皮筋一样柔软,试过的用户一致反响佩戴感较好。而Jawbone的腕带虽然也很柔软,但是因为产品系扣方式和手环主体较为硌手,大部分人表示佩戴感较差。
手环系扣方式看似无关紧要,但其实却有着很大的影响。不管大家是不是一个平时喜欢佩戴饰物的人,但只要给出一个条带的系扣产品,自然就一定会熟练的完成穿戴和系扣的动作。但因为很多智能手环厂商,为了美观和独创的设计感,都会想出一些很奇特的方式展现给用户,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便捷度。
按压式的系扣看似十分简单,但到了佩戴时,就会发现是一件很繁琐的事。表带材质的软硬程度,也会影响到系扣的简易程度。
与按压的系扣方式对比,传统手表的系扣方式则更容易上手。所以,AppleWatch与华为B2在系扣时反而是最方便的。
功能,我只要实用的
手环除了计步以外,已经衍生出了很多其它功能,比如:睡眠监测、心率监测、消息推送等等,其用处有多大且先不说,至少这些功能能够更多地方便人们的生活,这还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
下面看看此次4款产品的功能。
从表中可以看出,华为B2与AppleWatch作为手机的延伸产品,其功能也是多样的。华为B2除了基本功能以外,手环上还内置了一个蓝牙耳机,在不方便用手机接打电话时,可以直接从手腕上取下一个耳机,随时保持通话状态。AppleWatch虽然没有耳机,但它内置了一个扬声器和话筒,连接手机后用手表也可以通话。另外,AppleWatch依靠强大的系统,它的推送功能不仅能够在某一时间点进行提醒,还能区分不同软件的消息推送,显示在手表上,并且可以直接在手表上进行操作。
小米与Jawbone UP作为原汁原味的运动手环,它们没有那么多功能,甚至连时间都看不到,但共有的就是睡眠监测与定时提醒功能。
提到睡眠监测不得不说的就是,睡眠监测原本不是智能手环最初的设计,而是很多厂家为了提高产品卖点,而添加的一种功能。
从实际体验结果看,大家无非是看看睡眠时长和质量。至于睡眠时间点,用手环纠正固有的作息规律,其实很难做到。况且,经过测试,这几款手环和手表的睡眠监测功能都极为不准确,这个功能基本上是派不上用场的。
目前,手环能够承载的功能就是这些,如果你想要购置一款心仪的手环,一定要先了解它的功能是否适用。如果你希望功能足够强大,甚至可以自己开发DIY的话,那么AppleWatch则是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