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作为中国的大型电信运营商,其服务条款和隐藏条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可能的途径,可以帮助减少或消除这些隐藏条款:
1. "加强监管":政府监管部门可以加强对电信行业的监管,确保运营商提供的服务符合法律法规,杜绝不公平、不透明的条款。
2. "透明化服务":运营商应主动公开服务条款,使用户能够清楚了解所签订的合约内容,减少隐藏条款的存在。
3. "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提高消费者的维权能力,当发现不合理条款时,消费者可以积极投诉和举报。
4. "公众监督":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让公众了解运营商的服务条款,形成社会监督力量。
5. "法律途径":如果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遭受不公平待遇,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至于何时能够没有这些隐藏条款,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运营商的服务质量将逐渐提高,隐藏条款的现象有望得到改善。但具体的时间无法预测,因为这涉及到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监管政策的变化。
相关内容:
近两天,被一条中国移动发来的短信吓到了

虽然在现在这个流量飞速的时代,一个月100+的话费不足为怪,但为了了解费用产生的原因,我还是仔细查看了账单,有些心理的疑惑,不知道有没有专业人士或者移动的工作人员来一下我的这些问题。
1、优选号码有保底消费?保底消费有没有明文规定?

本人在2018年在中国移动办了一张新卡,当时是因为移动搞活动,有三个套餐可以进行三折优惠,当时是选择了129的套餐,每个月承受38.7元的话费。但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具体是多久已经查不到了),每个月的消费金额瞬间涨到了59元。

因为已经查不到更早的账单,看看2019年5月的账单
套餐金额为啥升了到41元,优选号码为啥有58元的保底消费,既然有保底消费为啥在办卡的第一时间没有保底消费这一说,反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出现了保底消费这个现象。
然后保底消费为啥是58元?有明文规定吗?什么样的号码是要必须消费58元?是否已经达到了强制性消费?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家庭亲情网是什么?在未修改任何套餐的操作为何开始收费?有何依据?

之前一直有这个项目但没收费,就没怎么去管,但在近两个月这个金额越来越多,之后会不会再次增多,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3、想更改套餐,发现在官网和客户端上都无4G套餐选项

本想看看还有没有更适合自己的套餐,但发现不管是在中国移动的APP上还是中国移动的官网上,都已经找不到4G套餐的入口了,是不是现在已经完全取消了4G套餐,转变了消费更高的5G套餐呢?
近期丰巢快递费收费的事情,闹得挺火的,但不管怎么样,他们至少发了公告,告知了用户要收费了。
而中国移动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增加收费项目、增设保底消费、取消以前种种低套餐选项,相比于丰巢来说真的是吃相难看,当然可能其中有我理解不对的地方,希望有关部门或者中国移动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来源丨红网论坛网友@阿官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
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删除!
点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