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救援日记」
2023年3月15日,晴
今天,武汉的天气格外晴朗,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仿佛在预示着什么。自疫情爆发以来,这里经历了无数个阴霾的日子,但今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早上,我们一如既往地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三个月,但疫情尚未完全结束,我们依然不能放松警惕。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前往一家康复医院,为出院的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一路上,我看着窗外的风景,心中充满了感慨。曾经繁华的街道变得冷清,但人们的脸上却逐渐露出了笑容。我知道,这笑容背后是无数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辛勤付出的结果。
抵达康复医院后,我们受到了院方和患者们的热烈欢迎。看到那些曾经饱受病痛折磨的人们如今重获新生,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在与患者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都坚强地挺了过来。
午休时,我在医院的花园里散步,看到了一群孩子们在欢快地玩耍。他们无忧无虑的样子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我想,这场疫情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懂得关爱他人。
傍晚,我回到住所,打开窗户,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此刻,我仿佛看到了四海春暖花开的景象。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阴霾终
相关内容:
作者: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刘一典
时间:2月12日
地点: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
登上闻名遐迩的黄鹤楼、仰望雄伟的武汉长江大桥、漫步在樱花纷飞的武汉大学、品尝正宗的武汉美食······我曾无数次想象来到武汉这座美丽城市的场景,却不曾想,首次来武汉,却是正月初四乘着“专机”匆匆赶到。

图为刘一典医生在虹桥机场托运行李与医疗物资。新华网发
春节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逐渐严峻,发病数量不断攀升。作为医务工作者,一颗心不由得揪了起来。1月23日下午,听说医院要报名医疗队员驰援武汉时,与爱人简单商量了一下,就迅速报了名。报名批准后的几天里,我的心一直放不下,焦急地等待着出发。
同时,家里人就近准备了一些物品,保暖内衣、暖宝宝......沉甸甸的两大箱东西。医院也准备好了大量重要的医疗物资,防护服、N95口罩、隔离衣、护目镜、防护面屏、医用手套等。张哲民副院长一直提醒我们:“你们再想想,还有什么要准备的,我们再去准备!”医务处曹卫军处长说:“再多带点吃的吧,晚上饿了就吃点,那边你们可能吃不惯。”
1月28日,我终于得到上海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发的通知,医院领导一行把我们一直送到安检口。上海市肺科医院参与上海市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只有我和肿一病区的徐静静,但是我们两个的行李整整有37件!
上海市支援湖北第二批医疗队总共148人,携带了803件行李,总重近11.7吨,人均携带行李超过79公斤!原定执飞的空客A320根本不够装,东航紧急协调了主飞京沪线的空客A330。沉甸甸的行李承载着的是上海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期望和嘱托。登机前,“众志成城、不辱使命”的宣誓响彻了整个候机楼。挥别了眼眶发红的爱人,我们踏上了“防控疫情,护佑生命”的征途。

图为刘一典医生(右一)与徐静静护士(左一)穿着防护服在病房查房。新华网发
我工作的武汉三院(光谷院区)病房是临时改造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因条件所限不能使用供暖设备,之前准备的纸尿裤、暖宝宝等就成了上班的必备物品。我所在的组负责危重患者,穿好防护服连续工作六小时甚至十二个小时,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厕所。不休息,成为日常工作的一种挑战。
至今支援湖北已经半个月,在重症组医护的共同努力下已有多名患者出院,其余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并且逐步好转,今天又将迎来大批重症患者转至普通病房,看着患者的笑容,我们都会和患者一起竖起大拇指,说:“加油!你们会好起来的!”
这些天来,单位同事和亲朋好友的祝福像潮水一样包围着我们,我的内心充满了温暖、感动、感恩。大家称赞我们是英雄,最美逆行者等等,其实我想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全国支援湖北抗“疫”的一份子,大海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作为医务人员在需要的时候要挺身而出,这是一份光荣,是一份信任,这也是一份大家的寄托,更是一个希望和考验。
虽然疫情仍然严峻,但又有各地医疗队队员到来和我们并肩战斗。相信不久的将来,阴霾终将散去,四海春暖花开。加油武汉!加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