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0.03元试用陷阱,百元扣费背后自动续费套路深度解析

揭秘0.03元试用陷阱,百元扣费背后自动续费套路深度解析"/

0.03元试用变百元扣费的现象,通常被称为“预付费陷阱”或“自动续费陷阱”。这种套路确实存在,并且可能相当复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套路和深度的分析:
1. "诱导性营销":商家通过极低的价格或免费试用吸引消费者,然后在用户使用过程中逐渐引导他们消费。
2. "不显眼的条款":在服务协议中可能隐藏着自动续费、高额费用等条款,用户在注册或试用时可能没有注意到。
3. "自动续费设置":一旦用户接受了试用服务,服务到期后可能会自动续费,除非用户主动取消。
4. "复杂取消流程":取消服务的过程可能被设计得非常复杂,需要用户进行多步操作,有时甚至需要通过客服帮助。
5. "误导性宣传":宣传材料中可能会夸大服务的好处,或者使用模糊的表述,让消费者误以为只是象征性的费用。
6. "捆绑销售":消费者在试用或购买一个产品时,可能会被要求购买其他附加服务或产品。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步骤和应对措施:
- "仔细阅读条款":在注册或试用任何服务之前,仔细阅读所有条款和条件,特别是关于费用和续费的部分。
- "关闭自动续费":在试用或购买服务时,如果有可能,关闭自动续费选项。
- "设置提醒":在服务即将到期

相关内容:

今年年初,江西吉安的李先生,在某视频平台偶然刷到了一部短剧,被剧情吸引后,为了继续观看,按照页面的引导支付了0.03元开通了会员试用服务。看完短剧后,删除了该App,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之后的几个月该App竟然每月都按期扣除了会员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

《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网络交易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由消费者自主选择;在服务期间内,应当为消费者提供显著、简便的随时取消或者变更的选项,并不得收取不合理费用。

近期,消保委也接到消费者投诉,反映试用了某款APP应用,承诺免费试用7天,消费者因没有在规则条款约定“到期前24小时内取消”而被扣费。

法律法规对经营者“显著提醒”“消费者自主选择”进行了规定,很多扣费争议发生的原因虽然是消费者没有取消,但实则是经营者对“显著提醒”的责任没有履行到位,或者是自动展期、续费的服务方式提醒不显著,或者是仅提醒了自动展期、续费的服务方式,并没有在自动续费前提醒消费者扣费。

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时,不能仅限于“提示过了”,而要在如何显著提醒,比如提醒的字体设置,提醒渠道是否要增加,如何完善提醒的内容,比如除了扣费通知,是否也要提醒取消的操作步骤等,主动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义务,提升消费体验,防止争议发生。

消费者购买会员服务时,要仔细阅读相关的协议,定期检查自己的账户设置,及时取消不需要的服务。会员服务取消后,截图保留记录,如后续发生扣费可作为维权凭证。

转自:苏州工业园区消保委

来源: 江苏省消保委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