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交通一体化一直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近期,京津两地联合推出了一系列交通举措,共有28项,旨在进一步提升两地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下是部分举措的简要介绍:
1. 建设京津高速铁路二通道,实现京津两地1小时内通达。
2. 提升京津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实现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
3. 开通京津间公交化列车,方便两地市民出行。
4. 优化京津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服务,提高运营效率。
5. 加强京津两地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枢纽的衔接,实现无缝换乘。
6. 推进京津交通信息共享,实现交通数据互联互通。
7. 优化京津交通法规,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8. 加强京津两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交通承载能力。
9. 举办京津交通论坛,加强两地交通领域交流与合作。
10. 推进京津交通一体化政策创新,探索新型交通发展模式。
这些举措的实施将有助于京津两地交通更加便捷、高效,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相关内容:
新京报讯 据“天津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为推动区域一体化、京津同城化,京津两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谋划了新一批京津交通出行便利化举措,并联合印发《2025年京津交通出行便利化提升工作方案》。《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完善铁路网络布局
1.完成北京南站快速进站通道改造,持续增加京津城际重联动车组数量和开行对数,缓解高峰运能不足。(责任单位: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北京市交通委,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完成时限:2025年6月)
2.建成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为京滨、京唐城际加开进京车次,提升线路运力提供条件。(责任单位: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北京市交通委,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完成时限:2025年12月)
3.研究增加京津城际武清站停靠车次、增投票额,缓解客流压力,缩短通勤时间,助力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责任单位: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北京市交通委,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完成时限:2025年3月)
4.利用津兴城际早晚高峰增开北京至天津西方向列车,分担京津城际客流压力,满足京津间通勤大客流出行需求。(责任单位: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北京市交通委,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完成时限:2025年5月)
5.加快建设津潍高铁、京滨城际北辰至滨海新区段,增强京津出行服务能力。(责任单位: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天津市交通运输委,滨海新区政府,东丽区政府,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二、强化城市枢纽功能
6.更新天津站站内引导标识,方便引导旅客快速通行。安装天津西站站房遮阳帘,改善乘车环境。(责任单位: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完成时限:2025年8月)
7.建成投用北京大兴机场天津西站城市航站楼,为旅客经天津西站赴北京大兴机场提供值机等服务。(责任单位:红桥区政府,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完成时限:2025年8月)
8.推进北京南站、天津站等重点场站周边交通秩序整治,保障公众出行安全、畅通,提升交通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完成时限:2025年12月)
9.开通运营北京望京西、万盛西、群芳等交通枢纽,加强市中心、副中心联系,为跨区域出行人群提供便捷的交通接驳服务。(责任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完成时限:2025年12月)
三、加快轨道线网建设
10.加快北京轨道交通M101线一期建设,服务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客流集散,为京津换乘提供更便捷的轨道出行方式。(责任单位: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1.开通北京地铁17号线中段和6号线南延,有效缓解周边交通压力,增加直通北京亦庄新城站新选择,助力疏解非首都功能。(责任单位: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北京市交通委;完成时限:2025年12月)
12.开通天津地铁4号线北段(小街站至西站站)、7号线南段(赛达路站至鼓楼站)。完善京津冀同城商务区轨道交通服务。(责任单位: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天津市交通运输委,中铁(天津)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中建(天津)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红桥区政府,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完成时限:2025年12月)
四、提升路网联通水平
13.开工建设G95首都地区环线(唐廊高速二期)工程,支持北京过境货车外移,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责任单位:天津市交通运输委,武清区政府,宝坻区政府,宁河区政府;完成时限:2025年12月)
14.实现北京东六环路改造工程高质量开通,拓宽通怀路局部段(宋庄南大街—通燕高速),缓解城市副中心交通拥堵,提高进京道路通行效率。(责任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完成时限:2025年11月)
15.完成京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京秦高速公路(机场二高速—六环路),提升京津跨区域道路基础设施联通水平。(责任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完成时限:2025年12月)
16.实施京沪高速王庆坨服务区提升改造,建设司机之家,设置智慧卫生间;京津高速白古屯停车区建设超充站,提升新能源车辆充电效率,为自驾进京出行提供“一站式”服务。(责任单位: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完成时限:2025年10月)
五、增强道路客运服务
17.优化京津高速永乐综合检查站,提升检查站通行效率。(责任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公安局,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天津市公安局,通州区政府;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8.推动通勤定制快巴线路向环京周边地区延伸覆盖,根据武清、宝坻、海教园等地定制快巴线路运营情况,及时对线路站点、班次进行调整优化。(责任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完成时限:2025年12月)
19.开通天津至环球影城首条旅游省际班线,以此为试点力争拓展更多运营线路,推进“交通+文旅”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天津市交通集团;完成时限:2025年4月)
六、优化交通方式接驳
20.将北京公交与轨道50米内换乘比例提高到90%,提高公共交通接驳效率,降低换乘时间成本。(责任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完成时限:2025年12月)
21.推进地铁网、市郊铁路网、公交网多网融合,促进城市交通网络互联互通。(责任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22.完善轨道车站的接驳道路、公交车站、出租车停靠站、交通场站和P+R、B+R场站等设施,服务不同交通方式便捷换乘。(责任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23.启动北京老旧地铁车站加装电扶梯方案研究工作,打造30条地面公交敬老爱老线路,完成500辆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共汽电车更新,力争完成200辆无障碍出租车更新,降低京津跨城出行人群(尤其是残障、老年群体)的换乘障碍。(责任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完成时限:2025年12月)
七、推进智慧绿色出行
24.优化12306计次定期票,针对乘坐京津城际通勤乘客新增10—55次(每5次为一档产品)/30日等共10种类型定期票选择,精准匹配旅客每日往返、弹性通勤等差异化需求。(责任单位: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北京市交通委,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完成时限:2025年4月)
25.完成30项北京市级疏堵工程,打通石小路等10条断头路,实现7000处信号灯联网,新增200处重点路口智能调控,让道路通行更加顺畅。(责任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完成时限:2025年12月)
26.拓展北京MaaS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范围,通过碳市场机制回馈绿色出行参与者,激励公众绿色低碳出行。(责任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完成时限:2025年12月)
27.开通北京南站至亦庄Robotaxi示范服务,优化火车站场景自动驾驶出行,便利旅客实现“从家门到车站”的无缝接驳。(责任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完成时限:2025年4月)
28.天津市第三代社保卡试点加载中铁银通应用,开通京津城际铁路刷社保卡乘车服务,实现人社、金融、交通、铁路“四网融合”集成应用。未来逐步扩展至更多京津间城际线路,通过“一卡通”模式推动绿色金融与低碳出行深度融合。(责任单位: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市交通运输委,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完成时限:2025年4月)
编辑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