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根据科学研究,刺激视网膜的特定区域可以让人“看到”全新的颜色。这种现象通常是通过视觉神经刺激技术实现的,它涉及到向视网膜发送特定的电流或光脉冲,从而激发视觉神经细胞产生视觉信号。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科学发现和技术:
1. "视网膜神经刺激器":这是一种植入式设备,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视力丧失,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这种设备可以刺激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从而产生视觉感知。
2. "光遗传学":这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向特定类型的神经元引入光敏蛋白的技术。当这些神经元被光激活时,它们可以产生电信号,这些信号可以被大脑解释为视觉信息。
3.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可以精确地控制视网膜上的刺激,从而创造出全新的颜色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技术目前还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而且它们产生的颜色可能与自然视觉感知不同。此外,这些技术可能需要专业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知识来安全使用。
总的来说,这些技术为理解视觉感知和颜色感知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那些视力受损的人提供了新的治疗可能性。
相关内容: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开发出一种刺激视网膜的技术。他们利用激光和追踪技术,选择性地激活了5位受试者视网膜中的特定细胞,使其能够感知到一种人眼从未见过的颜色。这项研究或许有助于解开视网膜信号如何影响大脑的色彩感知之谜。
研究团队采用自适应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为多位志愿者识别出M型视锥细胞的分布图,此类细胞分布图对每个人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随后,每位志愿者依次坐在一个小方形目标物前,集中注意力观察其特定区域。同时,研究人员用激光照射他们的M型视锥细胞。
志愿者能够看到一种原本无法感知的颜色,研究人员将其称为“olo”色。这一命名源自与数字0、1、0对应的字母(分别代表L、M和S视锥细胞)。它有点像孔雀蓝或蓝绿色,但饱和度极高。
随后,团队向志愿者展示了添加了“olo”色的照片和视频,为他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这项技术被命名为“Oz”。它由一款名为“Wizard”的软件运行,其工作原理是控制传递到视网膜每个细胞的光的精确剂量,以欺骗大脑用于解释颜色的信号,或创造出大脑从未体验过的信号。
这项技术有可能创造出其他新颜色,甚至还能让色盲患者感知到原本无法察觉的色调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