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交加时,揭秘如何有效避免雷击伤害的实用指南

雷雨交加时,揭秘如何有效避免雷击伤害的实用指南"/

雷雨交加时,为了避免雷击伤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远离开阔地":避免站在开阔的田野、山顶、湖边等地方,因为这些都是容易受到雷击的地方。
2. "避免高耸物体":不要靠近孤立的大树、电线杆、旗杆等高耸物体,这些物体容易吸引雷电。
3. "远离金属物体":不要接触金属物体,如金属门窗、栏杆、自行车、摩托车等,因为金属是很好的导体。
4. "关闭电器":关闭家中所有的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以防雷电通过电线进入家中。
5. "不要使用电话":不要在雷雨天气使用固定电话,因为电话线可能成为雷电的导体。
6. "不要洗澡或淋浴":在雷雨天气,不要洗澡或淋浴,因为水管中的水是导电的。
7. "寻找安全地点":如果身处户外,应尽快寻找低洼地带,如洞穴、车内等相对安全的地点躲避。
8. "保持距离":与周围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多人聚集在一起,因为密集的人群更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
9. "避免使用雨伞":在雷雨天气中,不要使用金属伞,因为伞骨是金属的,容易导电。
10. "听从天气预报":在雷雨天气来临前,应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采取这些措施可以

相关内容:

来源:【健康中国】

盛夏,除了燥热暑湿带来的中暑烦恼,还有电闪雷鸣下未被察觉的雷击风险。夏季,我们怎样才能避免雷击带来的伤害呢?

雷击的威力有多大

雷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闪电。直接雷击时,高达几万到十几万安培的电流直袭人体,电流通过的瞬间就可导致身体组织损伤或致人死亡。雷击伤幸存者常遗留有身体虚弱、头晕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在临床上,雷击伤可分电击伤、电热灼伤和闪电烧伤3种。

电击伤:电流通过人体,可导致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和功能障碍。

电热灼伤: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电阻不同,因而受到的烧灼伤严重程度也不同。

闪电烧伤:人体被闪电击中后,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烧伤呈网状图案。

发生雷击伤后,在确保环境安全的情况下,施救者要对雷击伤者进行伤情判定。一旦发现雷击导致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就地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患者呼吸、心跳恢复或专业救护人员到场,送医院进一步展开救治。

预防要点须知晓

雷击伤对人的生命安全影响巨大,即使抢救及时,也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所以,避免雷击伤,预防是第一位的。大家要谨记以下几点:

1.在雷雨较多的夏季,应主动关注天气信息,做到早知道、早准备、早预防。

2.如果天气预报显示即将有雷雨,就应尽量避免外出。尤其是在雷电交加的极端天气下,不要在外打伞、骑车或驾驶摩托车。

3.雷雨天气时,要关闭门窗,关闭不必要的电源及电器设备,少打电话,勿用手机。

4.雷雨天气时,请勿接触天线、水管或其他金属制品,远离电线或其他带电设备。

5.雷雨天气时,要避免一切水上运动,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6.雷雨天气时,不要在空旷的场地停留,远离导电性能高的物体,可寻找低洼的地方,下蹲藏身。

7.外出途中,如果遇到电闪雷鸣或暴雨,待在车内较车外更安全。

8.在户外遭遇雷雨天气时,切勿多人拥挤在一起,以防雷击后电流互相传导。

知识链接

如何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确定伤者已失去意识,就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施救者跪(或站立)在被救者身体的一侧,对其进行胸外按压。按压点位于被救者胸骨下端和两侧乳头连线相交处或剑突上两横指处。

施救者应将一手的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手指脱离胸壁。施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重量和肩部、臂部的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被救者胸骨下陷5~6厘米(儿童为5厘米,婴幼儿为4厘米)。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即每胸外按压30次,就需要行人工呼吸2次,然后重新定位,再进行胸外按压。如此反复进行,直到被救者的呼吸和脉搏恢复,或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方可停止。

作者: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赵斌

策划:王俊聪 谭嘉

编辑:王千惠

本文来自【健康中国】,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