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RAID(独立冗余磁盘阵列)技术在NAS(网络附加存储)系统中被广泛使用,主要是为了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性能。然而,许多NAS新人在使用RAID时存在一些误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区:
1. "误区一:RAID可以完全避免数据丢失"
- 实际上,RAID并不能完全避免数据丢失。虽然RAID可以通过冗余存储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多个硬盘同时故障,RAID也无法保证数据安全。
2. "误区二:RAID级别越高,数据安全性越好"
- 这也是不正确的。RAID级别越高,虽然冗余能力更强,但相应的,成本也会更高,而且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场景。选择合适的RAID级别应根据实际需求来定。
3. "误区三:RAID可以替代备份"
-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RAID是为了提高数据访问速度和可靠性,而不是为了备份。即使RAID系统运行正常,如果遭遇病毒攻击、误操作或自然灾害等,数据仍然可能丢失。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
- "多备份":除了使用RAID,还应该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备份可以是本地备份(如硬盘镜像)或远程备份(如云存储)。
- "选择合适的RAID级别":根据存储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RAID级别。
-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RAID系统和备份,确保它们
相关内容:
新人玩NAS,最常问的就是用什么硬盘,组什么RAID,接着嘎嘎一顿操作,硬盘空间变少了,数据保护也没实现。
大家好,这里是Cherry,喜爱折腾、玩数码,热衷于分享数码玩耍经验~
大家回顾早期接触NAS的经历,是不是都会看到一些NAS科普文章,里面列举 RAID的组成,哐哐一堆列表,把Basic、Raid 0 、Raid 1到Raid 10的优劣势一顿分析,然后建议大家组个Raid 1/Raid 5,保数据无忧的?
结果呢?只注重Raid的物理保护,没做到数据的多重备份,然后像我一样,数据丢了~~
我用亲身体验,再一次来证明了只做RAID ,不做备份,NAS就是数据墓地。
一、NAS中的 RAID ,力有不逮
RAID其核心价值,在于减少硬件故障的损害,通过数据冗余机制,当单块磁盘发生物理损坏时,RAID 可利用冗余信息恢复数据。此外,RAID 还要提高磁盘的 I/O 性能,提高数据读写速率的效果。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RAID 的作用仅仅发挥在物理存储层面,而如果是数据误删、病毒攻击、系统错误、文件版本回滚等系统数据层面的异常,它也束手无策。
此外,受限于NAS的盘位,在组RAID 5 及以上时,有限的盘位数量,只能说刚好卡着RAID 的最低组成条件去做,冗余能力和容错率低,一旦硬盘损坏,在修复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那就真的是崩瞎卡拉卡。

二、备份才是数据保护的关键
想要真的做好数据保护,必须严格遵守数据备份的“3-2-1”原则,即3️⃣份数据副本,存储在2️⃣种不同的存储介质中,其中 1️⃣份是异地备份。

我来说说我的具体理解,以及对于重要数据,我是怎么做的。
- 首先是3份数据副本。防止数据单点故障,很好理解,就是将重要的数据保存至少3份,即便不小心有一处数据丢失了,那么至少还有2处的数据存留。
- 接着说2种不同的存储介质。防止存储介质单点故障。最简单的理解就是1份NAS、1份网盘;1份硬盘、1份光盘;1份HDD、1份SSD;1份邮箱、1份FTP;1份A盘、1份B盘。
- 最后是1份离线异地备份。防止区域级单点故障,万一哪天断网、断电,甚至未知灾害,导致区域内数据都无法访问,至少还有异地的数据可以使用。
⭐最简单做法,就是1份原始数据,在其它硬盘/U盘存储1份,然后在网盘/远程文件夹里存储1份。

1、快照—最强文件备份工具
快照是一种基于BTRFS文件系统的备份工具,它是原始数据的时间点备份,也是NAS中最基础和最使用的备份方案。

快照要运用到"3-2-1"原则中,核心的要点就是将快照文件复制到非当前文件所在物理设备中。在铁威马TNAS中,Snapshot应用除了具有常规的定时快照任务外,还支持将快照文件同步复制到另一台TNAS的共享文件夹或iSCSI目录中。

这样即便是原始文件异常或损坏,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复制到其它存储设备里的快照文件还原现有的文件。

2、本地跨盘同步—兼顾存储空间和数据安全
RAID过于浪费存储空间,是很多新手用户会苦恼的问题,就是几块硬盘一共没多少空间,还要做RAID占用一部分,而这其实也是我不建议大家做RAID的原因。
跨盘同步,其核心思路就是通过各类备份手段,将硬盘A处的重要数据备份到硬盘B处,这样既保证了一份数据存储了2份副本,又大幅度提升了NAS的存储空间可利用率。
和其它NAS,需要借助smb、webdav等挂载来实现数据同步不同的是,铁威马的TFM Backup专门针对我说的这种情况开发的应用,这也是市场独一份。

值得一提的是,TFM Backup也是支持异地备份的,我们通过挂载异地的NFS/SMB文件后,就可以在应用内作为数据源/目的地使用了。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TFM Backup目前仅支持最小间隔1小时的备份,还不能做到实时备份。

3、网盘备份—异地跨存储备份
网盘备份其实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因为备份的数据存在云端,所以既符合不同介质,又符合异地备份的要求。
在铁威马TNAS 6.0系统里,CloudSync就是这样一个工具,支持Google Drvie、OneDrive、S3、百度网盘、BOX、Mega、阿里云OSS等13种云盘/网盘对象。

国内用户其实最适合的备份网盘就是百度网盘。通过浏览器直接登录,并且在百度网盘根目录生成了一个 【我的硬盘数据/NAS】 的文件夹用于同步。

仅上传适合增量备份,而双向同步则更适合对版本控制要求比较高的资料。

一般为了数据更准确,建议5分钟一次的轮询,来增加数据的备份频率,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总结
基本上,按照上述三种方案来进行数据备份,兼顾了数据的异地存储、跨介质存储,以及实时快照,那么数据要丢,也基本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回到正题,RAID和备份始终是相辅相成的!比起无脑推崇RAID,个人建议做好数据备份是第一核心,在此基础上,如果还有条件,那么再去做一个RAID,那才是真的数据无忧。
铁威马作为存储起家的品牌,在数据备份这件事情上一直是走在前沿的,除了我们这次举例说明的几个应用外,还有USB备份、时光机器备份、中央备份、TerraSync、双重备份、Rsync备份等途径,形成了一整套BBS备份体系,成为业界唯一,对注重数据安全的用户来说,可谓是宝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