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以下是对抗百日咳的全面攻略:
### 预防措施
1. "疫苗接种":
- 接种百日咳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
- 根据我国免疫规划,婴儿在6个月大时开始接种,共接种4剂。
2. "个人卫生":
- 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
- 使用纸巾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并立即丢弃纸巾并洗手。
3. "保持通风":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百日咳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
4. "避免接触":
- 如果家庭成员中有百日咳患者,应尽量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
### 患病后的应对措施
1. "就医":
- 一旦出现百日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确诊和治疗。
2. "隔离":
- 百日咳患者应在家隔离,直到症状消失后至少7天。
3. "症状管理":
- 症状轻微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缓解:
- 保持充足休息。
- 多饮水,保持喉咙湿润。
- 吸入蒸汽或使用加湿器,帮助缓解咳嗽。
4. "药物治疗":
- 抗生素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并减少传染性。
-
相关内容: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5日讯 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为“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预防接种是防控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同日召开,本次发布会主要围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有关工作,介绍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提高全社会参与预防接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省公卫临床中心感染一科主任医师宋修光在发布会上介绍,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出现,春夏季高发,有时会出现冬季的高发。儿童容易感染百日咳,且容易形成重症,是百日咳防控的重点人群。
公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判断儿童是否感染了百日咳:一是观察咳嗽特点。典型的百日咳咳嗽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剧烈且频繁,发作时连续咳嗽十几声甚至几十声,之后会深吸气,发出鸡鸣样吼声,咳嗽夜间加重,咳嗽以呕吐为结束。而普通咳嗽一般较为分散,没有这种特殊的咳嗽规律和鸡鸣样吼声。二是观察咳嗽持续时间。普通咳嗽一般在1-2周内会逐渐缓解。百日咳病程长,咳嗽可持续2个月以上。如果儿童咳嗽持续时间远超普通感冒咳嗽时长,就需要警惕百日咳。三是观察伴随症状。百日咳患者以咳嗽为主,偶伴有低热,咳嗽时伴有流涕、流泪等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咳嗽成为主要突出症状,且无明显咳痰。普通感冒咳嗽通常伴有鼻塞、流涕、高热。
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要重点做好以下事项:一是及时就医确诊。一旦出现阵发性咳嗽、鸡鸣样回声等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及时进行确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二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传染病,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手段。用药期间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影响疗效或导致耐药性。三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百日咳患者常伴有剧烈咳嗽,容易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可通过雾化吸入、拍背排痰等方式帮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四是注意休息与营养。百日咳病程较长,患者体力消耗大。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瘦肉、鸡蛋等,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五是隔离预防传染。百日咳具有高度传染性,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家庭成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并观察是否出现症状。
预防儿童感染百日咳,一是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这是预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措施。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婴幼儿感染百日咳以及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百日咳疫苗从2月龄开始接种,分别于2、4、6、18月龄和6周岁各接种一剂次。适龄儿童应尽早、全程接种疫苗。二是加强个人防护。在百日咳流行季节,儿童等高发人群,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应佩戴口罩。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减少感染机会。三是保持环境卫生。室内每天开窗通风2-3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可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儿童玩具等。
闪电新闻记者 李淼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