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皇帝亲笔主编,科举考生必备的“学霸神器”秘籍!

康熙字典,皇帝亲笔主编,科举考生必备的“学霸神器”秘籍!"/

《康熙字典》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大型汉字字典,由清朝康熙皇帝亲自下令编纂,并由当时的学者们参与编纂。这部字典的编纂历时六年,于康熙五十五年(1710年)完成。
康熙皇帝亲自担任主编,体现了清朝皇室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同时也显示了皇帝对汉字文化的深厚兴趣。在古代,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而《康熙字典》作为一部权威的汉字字典,对于科举考生来说,无疑是一部“学霸神器”。
《康熙字典》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每个字都附有详细的解释、读音和例句,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部非常实用的工具书。在科举考试中,考生需要掌握大量的汉字和词语,而《康熙字典》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提高汉字水平,从而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因此,《康熙字典》不仅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也是古代科举考生必备的学习工具。

相关内容:

各位看官,今天咱们聊一本“史上最强工具书”——《康熙字典》!

这部字典可不得了,它是中国第一部以皇帝命名的字典,还是第一部敢叫“典”的字书!康熙大帝亲自挂帅当“总编辑”,28位学霸加班6年,终于搞出一本让后世考生“背到秃头”的终极宝典!

第一章:康熙为啥要编字典?

康熙帝是个“文化控”,他发现:

汉字写法乱七八糟(同一个字,南方人写一横,北方人写两横)

科举考试争议不断(考官:“这字写错了!”考生:“你才错了!”)

外国传教士一脸懵(汤若望:“皇上,您这‘龍’字有18种写法?”)

于是,康熙一拍龙案:“来人!给朕编一本‘汉字国家标准手册’!”

诗赞其志:

> "九五至尊坐庙堂,

> 却忧文字乱八方。

> 一典修成天下定,

> 千秋笔墨有纲常!"

(网友辣评:“康熙:朕不仅要统一国土,还要统一你们的错别字!”)

第二章:28位学霸的“996福报”

编字典可不是闹着玩的!康熙组建“最强编辑部”:

✅ 总编纂:张玉书、陈廷敬(相当于现代院士)

✅ 团队规模:28位顶级学者(古代版“百度百科审核组”)

✅ 工作时间:6年(1710-1716,比现在博士毕业还难)

最狠的是校对:

- 每个字要查遍《说文解字》《广韵》等古籍

- 字形、字音、字义全标注(康熙:“错一个,扣工资!”)

网友调侃:

“这哪是编字典?简直是‘汉字界奥运会’!裁判是康熙,选手是28个秃头学霸……”

第三章:科举考生的“救命稻草”

《康熙字典》一出,立刻成为“考场圣经”:

字体规范:科举必须用“康熙字典体”(写错一笔,直接落榜!)

字数爆炸:收字47035个(现代《新华字典》才13000字)

权威认证:直到民国,仍是官方指定工具书

诗赞其威:

> "一笔一画定乾坤,

> 字字如金抵万钧。

> 莫道书生无骨气,

> 案头常备康熙文!"

(考生血泪史:“背完《康熙字典》,发际线后退三公分!”)

第四章:现代人还在用!

你以为《康熙字典》过时了?错!

设计界宠儿:“康熙字典体”是海报、LOGO的常客

文化研究:汉字演变、方言发音的宝藏资料

国际影响: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老外学中文的“终极BOSS”

最秀的是——2016年,谷歌用AI分析《康熙字典》,发现它比现代词典还严谨!

第五章:康熙的“小心机”

编字典真是为了文化?

- 政治目的:统一思想,巩固统治(字都归朕管,何况人?)

- 文化自信:对标《永乐大典》,彰显盛世文治

- 个人虚荣:康熙:“朕不仅要当皇帝,还要当‘学术网红’!”

网友神评:

“康熙:朕的字典,就是你们的‘汉字宪法’!”

一部字典,千年文脉!

《康熙字典》告诉我们:

真正的强国,先要统一文字(键盘侠吵翻天,不如查字典!)

真正的文化,经得起时间考验(300年后,设计师还在用)

真正的经典,皇帝也得亲自背书(康熙:“朕的名字,就是品牌!”)

最后送上一首打油诗:

> "康熙修典镇八方,

> 字字如铁定纲常。

> 莫道君王只爱武,

> 一文能抵百万枪!"

互动话题:

1. 如果康熙活在今天,他会怎么编“网络用语词典”?

2. 《康熙字典》和《新华字典》PK,你站哪边?

3. 你见过最离谱的错别字是啥?

彩蛋:

故宫文创出过“康熙字典体”手机壳,销量爆火

台湾省仍用《康熙字典》作为繁体字标准

网友P图“康熙的朋友圈”:乾隆(点赞),雍正(转发),鳌拜(已拉黑)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赞、分享,让更多人一起走进历史的世界。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