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语并努力提高自己的工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基础知识打牢":
- "词汇积累":每天学习并记忆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扩大词汇量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基础。
- "语法学习":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确保在书面和口头表达中正确使用。
2. "实际应用能力提升":
- "听力和口语":通过观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曲、参加英语角等方式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
- "阅读和写作":阅读英文文章、书籍,模仿写作风格,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 "职业发展":
- "证书考取":考取如托福、雅思、PTE等英语水平证书,这些证书是很多外企和高端职位招聘的硬性要求。
- "专业技能":结合自己的职业领域,学习相关的英语专业词汇和表达,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实现工资翻倍的目标:
1. "设定目标":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比如一年内提高英语水平到某个等级。
2. "持续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3. "寻找实践机会":
- "兼职或实习":尝试找一些需要英语能力的兼职或实习机会,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 "参与项目":在公司内部寻找
相关内容:
做事要有目的,学英语也一样。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什么?
是看无障碍看原版电影?
是和老外无障碍交流?
还是说仅仅是工作交流?
目标清晰之后,用的方法也不相同,本文属于第三种(本文首发微信号PMFrank)
如何高效的学为己用,提高自己职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涨工资.
开始之前感谢天天天蓝同学的时间和付出.是她把微信语音整理成文.
再啰嗦一句,只有你做得越多,进步得才越快.
语音分享实录
非常感谢猫叔我过来我做分享,我不是大神,英语水平也很烂,最多能够做到应付老外同事,电话,面谈以及一些会议。远远还没有达到那种流利交流程度,比如说看电影不看字幕啊,以及和他聊政治聊文学聊信仰这些,不好意思,现在还能力没有达到。
今天晚上所说的只是代表我个人自学的经历,之前走过一些弯路,希望分享我的经历能给你一点启示。
前几天猫叔给我列了一个提纲
一:有效输入
当时我没有立即他,想不出一个很明确的答案。因为我过去几年看的东西比较杂.你能想到的我应该都看过.比如
走遍美国
英语900句
疯狂英语
ChinaDaily
哈利·波特
美国短篇小说
......
两三天之后,认真反思自己那四五年英语经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英语不在于读多少书,记多少单词,记多少句型。而是在你需要的时候,马上从你脑袋中调出单词组成合适的句型,然后流畅的表达出来.
学语言的目的是要能够和别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比说
在电话上
在会议中
酒吧
户外
等等你能想到的各种场景和老外进行沟通。
昨天晚上,同事们一起和美国老板吃饭,旁边的同事暗示我要好好招待.因为我刚到公司不久,还不太清楚规矩,后来才知道平常都是喝白酒的.
一起去买酒的同事说,皖酒王不行,他不喜欢那个味道.五粮液茅台有太贵,最后就选了个适中的百年糊涂,138一瓶,开票价.
回到饭桌,旁边的同事说,你给老板介绍一下酒的特色.
懵了,这是我的第一感受。
我对白酒的认识也仅仅限于Alcohol,Vodka.以前和老板去酒吧喝过几次,基本上啤酒.没办法,只有临场发挥了.
这个是昨天晚上吃饭经历的,不是炫耀说我翻译得多好,而是能在关键时刻活跃气氛,达到沟通的目的。
同时说这个例子的意思不是别的,而是提醒说我们学英语的目的绝对不是炫耀,实干才是王道。
不是说我今天再扇贝记了几千上万个单词,明天在有道上记了多少句型.而是我们能在关键场合用起来.
我在很多年前,接触到李笑来,很荣幸看过他写的<人人都能用英语>。文章末尾我会把电子版链接放出来.
回到英语学习上面,有了目的之后,想想场景,然后忘掉语言,列一下这种场景下会聊到什么话题
比如在酒吧遇到老外,我可能会跟他聊到
民主
啤酒
足球
美女
GFW
等等
如果事先准备一下这方面的内容,准备得越多,我们融会贯通的能力会越强. 当然不是准备一天就够了,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积累一两年,然后同一个话题,随着时间你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幽默.
很荣幸之前接触过<学习英语的误区和方法>,慢慢知道刚开始只能和别人聊我们了解的内容。
举个例子反面的例子
对天文学,黑洞这些东西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那个黑洞那个单词应该怎么说的,所以我没办法跟别人聊黑洞聊天文.我只能和他聊我目前了解的东西。比说说中国足球啊,美国篮球,梦之队以及美国总统等等
当然,随着英文思维的建立之后,我们也可以和老外进行探讨不懂的问题.这个属于从已知推导未知,会用基本的5W1H,以及一些求证等等常用的沟通技巧.
啰嗦了这么多,我想你应该明白有效输入是什么意思了,因为这牵扯到你的目标和使用场景。
二:经典资料
猫叔问我的第二个问题,输入的经典资料有哪些?
说实话现在书店呢,网上有太多太多的资料,包括这个群的名字叫新概念。相信大家很熟悉新概念的教材1234,这些都是非常经典的。
问题是,这些东西真的对我们有用吗?
会不会你目前的资料已经不适合我们了呢?
我个人的见解是对我交流有用的东西,那就是经典的。如果对我交流没有用,再经典也是等于零。
所以我认为的真正的经典是:创造自己的话题库,创造自己的内容库。
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也是费时费力,不过你一旦意识到之后.差不多就走在争取的道路上了.
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都是耍流氓。怎么去创造呢?
现在互联网上有太多鲜活的资料
英国有泰晤士报
美国有times
还有economist
这样的网站非常多,它每天更新的内容话题性非常的强。推荐去这些鲜活的地方溜达溜达.
几年前,就是XX发生爆炸的那段时间,我翻墙出去看看他们老外是怎么评论这件事情的,我在评论区差不多翻了有二三十页,我会顺手牵羊的把其中的一些好的观点,好的表达复制出来.之后我在一些场合和老外沟通,他会很惊讶我居然知道这么多东西,其实我只是把这些东西挪出来而已。
你可以采用印象笔记,有道笔记,为知笔记等等,随你喜欢,记得收集在一个地方就对了.
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我没太留意这个问题,从12年开始,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就开始刻意收集.
三:写作水平
猫叔问的第三个问题: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其实我在这个话题上没有太多发言权了,因为我也没考过托福,没考过GRE,也没有看过莎士比亚,或者是文学写作手法什么的啊。
最多就看看老外是怎么给我写邮件的
他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以及我在工作中看看老外是怎么思维的
我在这个话题上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但是在解决问题上和工作上,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我个人觉得因为英语远远比中文的写作学起来要容易很多。因为英文你只需要做到这三点就差不多足够了。
第一点就是把事实说清楚
第二点把逻辑结构搞清楚
第三点用适当的表达方式
比如
你知道对谁应该用谦卑的语气
什么时候应该断句
什么时候应该转折
有时论据是不是不够
这种思维模式应该比用考虑用gorgeous还是fabulous应该更有用。
和老外沟通中我发现他们是非常重视数据、事实,而对那种形容词没有太多的考量,因为他们来中国也是来解决问题的.民主政治,这些东西茶余饭后来谈的,职场他们是永远追求简洁高效。
我曾经遇到一个VP吧,一个全球工程副总,下属发一封很长的邮件,然后回复转发给其他部门时,他只用了一个很简单问号
当时我理解是
求证对方说的是不是事实?
如果是事实,应该如何改正?
如果是事实,这件事为什么存在?
有时候我们台看重词汇,往往忽略了简洁的力量
上面这些内容就是我当天晚上的分享部分(略做修改),之后有一些只有讨论.
四:QA
有同学问如何应对老外的口音?
当然第一点是要多听,多习惯他的发音. 但是口音我觉得没有必要去怕,因为他和你沟通一两次之后他就很清楚,他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速和你沟通。
他绝对不会用他和美国同事那种语气语速语调和你沟通,他会有意的放慢速度的,说的更加清晰.但是前提是你要有价值,你能在工作中这个环节贡献自己独特的价值.
职场中要么有能力要么有权,如果这两样都没有,光会几个单词不能解决问题基本上没戏.
还有同学说没有英语学习环境怎么办?
其实我对这个问题是不太想的,因为这句话的潜台词好像是在说我学不好英语是因为没有英语环境。
职场的真理是老板给你钱
要么是因为你能胜任这份工作
要么是有潜力胜任这份工作
肯定不存在一个外企给你钱,让你专门来学习,给你做事的机会其实就是在给你环境。
说这个的意思是,没有英语环境就自己创造,不要抱怨.
家里windows,office,iphone等等自己所能接触的全部转成英文环境.看到某样东西之后先想这个的英文表达.总之不要抱怨,缺什么自己就去创造什么,不要等!人要靠自己。
没有合适的资料就自己去找
没有环境就自己对镜子练习
如果某一天我去当培训师,我要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No excuses!
本文系个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原来微信ID:PMFr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