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单车作为共享单车行业的先驱,其业务范围从单一的共享单车服务扩展到其他领域,如运动服的销售。这种多元化战略旨在拓宽收入来源,同时增强品牌影响力。
关于摩拜推出的运动服,如果公众的评价是“似乎比较适合模特穿”,这通常意味着以下几点:
1. "设计风格":可能运动服的设计偏向于时尚和前卫,更注重外观的视觉效果,而非日常运动的实用性。
2. "目标市场":可能主要针对追求时尚的年轻消费者,或者是那些注重个人形象的人群。
3. "质量与工艺":虽然外观上可能吸引人,但消费者可能会对运动服的质量和耐用性有所质疑。
4. "价格定位":如果运动服定价较高,可能会让人觉得它们更像是时尚单品而非日常运动装备。
对于摩拜来说,这样的产品定位有助于品牌形象的多元化,但同时也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 "用户体验":确保产品既美观又实用,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 "市场反馈":关注消费者的反馈,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功能。
- "市场定位":明确目标消费者群体,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总之,摩拜尝试进入运动服饰市场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但需要在产品设计、市场定位和消费者体验上继续努力,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相关内容:
摩拜开始卖衣服了。
想要和当代年轻人运动健身的生活方式贴得更近,摩拜最近和设计师运动品牌 MAIA ACTIVE玛娅合作推出了一款联名的“运动骑行服”:包含防风、反光条、手机内置袋、时尚飘带,搭配骑行帆布袋、专业轴承跳绳、多功能弹力带等配置。
虽然是专业运动品牌的普通价格,但对于摩拜的粉丝来说,集齐这一套橙蓝配色的联名周边并不便宜:骑行外套899、运动长裤499、背包199、跳绳137。


骑行服的设计灵感来自“流动的城市骑行路线”,希望让你不仅把摩拜单车当作赶地铁通勤的工具,还能成为一种运动健身方式。而它的广告片也在通过各种户外运动场景,强调一种活力和动感。

虽然摩拜联名卖专业运动服是第一次,但它出周边不是头一回了。今年7月份梅雨季的时候,摩拜和年轻人潮流平台YOHO!把年轻人关于下雨的吐槽印在了雨衣上:“南方不止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湿与远方。”“问世间潮为何物,还有梅雨天晒不干的内裤。”“没失过恋算什么,我没湿过身。”


对于品牌来说,跨界推出服装类的周边算是一种常见的营销方式。比如快消界那些对年轻人文化理解深入的老司机们,麦当劳、必胜客、肯德基甚至是奇多,都曾经推出过印满是食物印花、夸张视觉设计的睡衣、T恤、袜子、帽子、拖鞋等等,为的是和有十足幽默感的粉丝们在社交网络上互动,甚至增添一种别样的“时尚感”。


这对摩拜来说同样是如此。当下的共享单车市场,依然是摩拜和ofo两家巨头之间激烈的战争。双方烧钱的速度越来越快:3个月前,摩拜刚刚宣布完成6亿美元的E轮融资,ofo也紧接着公布了E轮融资获得7亿美元的消息。不过伴随严苛的监管措施,两家的增长率都在下滑,根据艾瑞数据的监测,截止到2017年8月,ofo的环比增幅为3.6%,而摩拜为1.4%,和之前比都下降了。
让自己的品牌在用户心里变得与众不同愈发重要。除了红包和圈地大战,你会发现ofo和摩拜的品牌活动也越来越多了。而两家品牌的气质有微妙的不同:和小黄人合作大眼车、和凤凰推出复古车的ofo看上去更文艺小清新,而摩拜从产品设计、广告合作上更想体现一种科技感。
欢迎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界面营销频道微信公众号“看你卖”(kannim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