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充电宝之所以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品牌效应":小米品牌本身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使得其充电宝在营销和品牌推广上成本相对较低。
2. "供应链优势":小米拥有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原材料和元器件。这种成本优势使得小米在定价上更加灵活。
3. "互联网营销模式":小米擅长利用互联网营销手段,通过线上渠道进行销售,减少中间环节,从而降低销售成本。
4. "规模效应":小米充电宝的销量较大,通过大规模生产,能够进一步降低单位成本。
5. "技术创新":小米在充电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如使用更高效率的充电技术、更轻薄的电池设计等,这些创新有助于降低成本。
6. "品牌定位":小米的品牌定位是“为发烧而生”,其充电宝产品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注重性价比,这使得小米充电宝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
7. "竞争策略":小米在充电宝市场与其他品牌展开竞争,通过价格优势来抢占市场份额,这也使得友商在价格上难以与其抗衡。
综上所述,小米充电宝之所以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是由于其品牌效应、供应链优势、互联网营销模式、规模效应、技术创新、品牌定位和竞争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关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必删
文 | 华商韬略 巴图海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双11,小米斩获了143亿销售额,除了小米手机,小米生态链企业亦功不可没。
作为小米生态链的开山之作,小米移动电源以低到变态价格,横扫了中国移动电源市场。
殊不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米移动电源都是赔钱的生意,一个要赔8元,而合作方敢于赔钱,也是因为雷军这个人。
小米移动电源生产商紫米的老板张峰和雷军是老相识,可以说是患难之交。
张峰是台资手机制造商英达华南京总经理,他是第一个在小米还没什么名气时就接了小米生产订单的人。
也是因此,雷军视张峰为小米的贵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必删
因此雷军钦点了张峰做生态链的头炮、雷军和刘德与他深谈了一夜,小米生态链的第一家公司——紫米便成立了。
从大环境看,移动电源大爆发也正当其时。2013年笔记本电脑市场萎缩,雷军和刘德断定市场上会剩余大量的笔记本电脑电池,这种18650锂电池性能优质且技术成熟,用来做移动电源性价比极高。
在雷军的压力之下,由紫米推出的小米移动电源:10000毫安时容量,搭配进口电池和金属外壳,仅卖69元,一年就卖了2000万。
对此,张峰对雷军当时判断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开始我们的目标不是69元性能最好的产品,而是打算开辟两条产品线。第一条是生产更高标准的进口移动电源,售价99元;第二条是生产国产电池的移动电源,售价69元。
后来发现必须坚持最高标准,选择99元规格产品,我去说服雷军不要生产69元产品,专心做99元进口电源,雷军觉得有道理采纳建议,他告诉我必须按进口标准做69元移动电源。现在回头看,当时雷军的决定和判断非常正确,一方面让我们集中精力和资源,另一方面提高产品标准。
这个价格低到变态,甚至有厂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甚至直接购买小米移动电源拆出电芯,再组装成自己的产品。
这一时期,小米移动电源每卖一个要赔8元。但紫米老板张峰并不慌,他管这种赔钱的买卖叫“健身房生意”:亏本的订单就像去健身房锻炼身体一样,虽然可能赔钱,却会锻炼自己的生产线,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必删
“我不关注利润,而是效率,利润会让我们丧失理想,不被利润绑架,才能提高竞争力。”张峰常和团队这么说。
随着销量规模扩大到1000万个,紫米成为了上游零部件的最大采购商,一步步把成本拉低,挤出了微利的利润空间。
培养了一定的用户忠诚度后,紫米在移动电源的基础上设计了保护套、可以插入直接使用的LED灯和小电扇。这些有趣的小配件,最高可为紫米带来几百万的利润。
小米把这种用户愿意顺手买走的小配件称之为用户给他们的“小费”,把这种生意叫做“小费模式”,移动电源则是可以衍生新商业模式的“战略型产品”。
如今,小米移动电源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1亿,说紫米是中国充电宝真正的隐形冠军一点也不为过。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