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州赋能智慧农业,实现劳动力“解放”新篇章

广东高州赋能智慧农业,实现劳动力“解放”新篇章"/

广东高州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县之一,近年来积极发展智慧农业,通过科技创新和智能化管理,有效“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以下是高州发展智慧农业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成效:
1. "推广智能设备":高州市积极推广使用无人机、智能灌溉系统、自动收割机等高科技农业设备,减少了人力需求,提高了作业效率。
2. "建设农业物联网":通过建立农业物联网,高州实现了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
3. "发展农业大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农业生产环境、作物生长状况等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4.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5. "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在智慧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6. "政策扶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和支持智慧农业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高州市在智慧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智慧农业的实施,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2. "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增长。
3. "保障农产品

相关内容:

无人驾驶水穴直播机正在田间作业 冯荣鑫 摄

中新网茂名4月3日电 (梁盛 梁晶晶)时下正是春耕繁忙时节,记者连日来在广东省茂名高州市采访了解到,当地农业管理部门通过发展“智慧农业”,先后启动了两个水稻“无人农场”,解放劳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以“三高”(高值、高产、高效)农业享誉国内外的高州市,农产品种类多、产量高,坐拥粮食、荔枝、龙眼、香蕉、南药、茶花、北运菜、罗非鱼、生猪、蛋鸡、鳄鱼农产品生产基地,该市农业产量、产值和产业规模,均稳居广东省前列。

在省级“水稻专业镇”高州石鼓镇水稻无人农场,除水稻外,农场还种植蔬菜和玉米等粮食作物。农场负责人刘家强介绍,启动无人农场之前,每亩水稻需要请2至3个工人打理,成本大且效率低,50亩田地的收割工作需要几十人辛苦劳作好几天才能完成,遇上坏天气影响收成更是让人绝望。自从去年7月启动水稻无人农场以来,依靠北斗导航,从育种、插秧,到施肥、除草和收割等,全程无人机械化操作,播种效率比人工播种高近200倍,生产环节全程比人工节省劳力达60%左右,一天就能完成50亩地的耕作任务。

今年开春,该农场配备2台无人拖旋耕机、2台无人驾驶水稻直播机和1台无人自动收割机,无人水稻农场扩大到了100亩,场里其它片区也加入智慧农业的管理中。

高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龙国源表示,发展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是高州农业现代科技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水稻“无人农场”解决了“无人种田、不会种田、种不好田”等问题,将进一步推动土地的集约和流转,下一步,随着智慧农业的成熟推开,高州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释放出更多劳动力,让农民增收致富。(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