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关近期查获了一起涉及1.5万余个“零容量U盘”的案件,这些U盘被用于虚假贸易。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以下是相关情况的概述:
1. 案件背景:深圳海关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了一批标称存储容量为16GB的U盘,但经过检测,这些U盘实际上没有任何存储容量。海关怀疑这些U盘被用于虚假贸易。
2. 涉案企业:经过调查,涉案企业为一家从事电子产品贸易的公司。该公司涉嫌利用这些“零容量U盘”进行虚假贸易,以逃避关税和税收。
3. 案件进展:深圳海关已对涉案企业进行立案调查,并将进一步追查相关责任人。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4. 意义:此次案件暴露了虚假贸易的严重性,海关部门将继续加大打击力度,维护我国贸易秩序。
5. 提醒:广大企业和个人在从事贸易活动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勿参与虚假贸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这起案件再次提醒我们,海关部门在维护国家贸易秩序、打击虚假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支持海关工作,共同维护我国贸易环境。
相关内容:
新华社深圳3月18日电(记者毛思倩)据深圳海关通报,该关近日在深圳湾口岸物流出境渠道查获同一公司连续两宗出口申报不实涉嫌虚假贸易案,查获无存储容量的“U盘”15480个。
2月22日,某有限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向深圳海关隶属深圳湾海关申报出口“64GB移动存储器”和“128GB移动存储器”共计10280个,申报货值总价239204美元。当日17时,该公司承运货物车辆经过深圳湾口岸货运出境车道时,被海关查验。经查验,该批商品出口数量与申报相符,但商品无任何品牌,外包装仅有一层塑料膜,标识为“64GB”与“128GB”二者的存储介质没有明显区别,连接电脑也无法识别具体容量。为进一步确认商品真伪,现场海关关员决定暂扣该批商品,并取样送检验机构鉴定。
2月23日,该公司又以同样方式申报出口“64GB移动存储器”和“128GB移动存储器”共计5200个,申报货值总价128830美元。经查验,商品特征与前一日该公司出口商品完全一致,遂一并查扣。
据通报,经质量检验部门鉴定,该公司申报出口的“64GB与128GB移动存储器”实测存储容量均为“0MB”,不具备商业使用价值。目前,该批货物由于申报不实,企业涉嫌以商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方式从事虚假贸易或骗取出口退税,已移送缉私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
深圳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打击申报不实以及虚假贸易是海关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海关总署启动的“国门利剑2016”专项行动,将对进口走私、出口申报不实等案件严厉打击,切实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