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家和对话万能的大熊,听起来像是一个网络用语或者是某个特定社群中的昵称。牟家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人物或者品牌,而“对话万能的大熊”则可能是指一个擅长沟通、知识渊博或者具有幽默感的人。
在互联网文化中,这样的昵称往往富有个性,能够体现个人的特点或者兴趣。如果“ZMO极客说”是一个平台或者活动的名称,那么这里的“牟家和对话万能的大熊”可能是在介绍该平台或活动中的某个参与者或者嘉宾。
如果您需要更具体的信息,比如这些昵称背后的故事或者它们在某个特定话题中的讨论,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我会尽力提供帮助。
相关内容:
ZMO极客说:牟家和对话万能的大熊
引言
曾经,有人给火车上做盒饭,有个问题一直困扰他,盒饭蒸好之后,他发现上面有很多水滴,有水滴之后就看不到盒饭里面是什么东西。后来他遇到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塑料大棚,他们做的添加剂不会让水滴滴下来,沿着大棚下去,因为滴到菜上这个菜烂掉了。这个人问他,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他说这个问题太好解决了,我就是干这个的。只要把你这个薄膜放一个材料制后,水滴就会自动的流到边儿上。对于卖盒饭的来说这是一个太难的问题,整个行业都解决不了,对于一个做大棚的人来说,这是很好解决的问题,他们就干这个的。
未来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要跨界借鉴别人的经验,一定要跨行业、跨思维的思考,因为很多时候你遇到的困难已经是其他行业已经解决的困难。
牟家和:我很好奇,为什么在网络上您被称为“万能的大熊”?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宗宁:一开始本来叫大熊,后来我跟很多人沟通,帮他们解决问题,咨询的人多了以后,他们觉得你这个人怎么什么都懂,万能呀,后来叫万能的大熊。
牟家和:您做这些帐号是兼职做的,写文章都是要花费很多时间的,您是如何办到的?
宗宁:我觉得自媒体主要还是体现了一个人的个性,我一直把我的生活见解,工作的见解,遇到的问题写下来,通过自媒体渠道发出去。
牟家和:企业想打动用户,自媒体要打动读者,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打动受众,带给他们一些他们想要的东西。
宗宁:对,自媒体成立之后,发微博、微信都能够吸引到认同你价值观,认同你观点的人过来支持你,和你进行探讨,从而产生更深一步的内容。这些内容的来源完全取决于你生活工作中的经历,如果一旦你离开了生活和平台,憋在家里想段子的话,就失去了内容的源泉。
牟家和:好的自媒体,都是有温度的自媒体,或者说是有调性的自媒体。您这几年的探索和研究,请在微博、微信、电商、社群、朋友圈营销五个领域,给大家一些建议。
宗宁: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了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对于营销来说,这个发展、变化过程越来越快,越来越剧烈,很多人跟不上,当你还做微博营销的市你发现微信起来了,当你做微信的时候,发现微信慢慢不行了,大家开始做朋友圈,做社群,当你开始做社群的时候,你发现社群到处都是了,一直在变化。如果你跟着它变化的话,你永远跟不上节奏,你只能之前做一些预判。像我做公众号一样,问我为什么做这样一个公众号,原因就是因为我看其他人做了,我也要做一个试一试,因为我之前错过了微博最好的时候。虽然微博也算做起来了,如果做的更早的话,今天的成就更不一样了,所以在微信的时候,微信的每一个领域我都在不断地尝试,包括社群,每一个环节我都在尝试。
牟家和:企业在互联网转型的道路上,最好是亲自尝试一下,通过不断的试错,不断地总结,才能慢慢把营销做好。谈到微商,现在有很多创新的模式,包括现在南方特别火的人人分销模式,我看到很多大的厂商也加入进来,每个人都可以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店,对于微商下一步的发展,您有什么看法?
宗宁:微营销一定是趋势,我经常跟很多人讲,他们做微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说你到底是事业取向还是产品取向,你到底是为了什么?初心很重要。很多东西做歪了是因为做的人本身是歪的,所以用的方式就是歪的,大家都想投机取巧,都不想基于产品,而是基于一个模式,基于一个系统,基于我去拉人,让大家作为我的下级成员实现我的收入,至于我卖什么产品不重要,我这个产品好与坏不重要,有没有效果不重要,只要你们跟着我干这个事儿就能挣钱。我觉得,这种导向最后肯定不会是特别好的结果。
牟家和:比起营销,互联网时代,企业应该更关注产品的打造,好的产品就是一个好的自媒体,企业才可以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现在做微商也好,做朋友圈营销也好,很多人写了文字,发了照片,但是产品卖不出去,销售转化力很弱,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宗宁:像淘宝一样,淘宝一开始随便上一个产品就能卖掉,但是淘宝现在必须是一个很专业的人做很专业的图片,很专业的文案,很专业的东西才能卖掉。这时候就需要各厂家和公司做支持,以前是粗放型的,随便卖,只要发出来就有人买。现在十个人在卖,只有两个人在买,用户的选择和消费能力都受到了影响。
牟家和:在ZMO联盟中有很多这样的会员企业,他们处于中间渠道,比如代理商、贸易公司、批发公司等,他们代理了很多品牌,有很多用户,但是这些用户既不在品牌厂商那里,也不在中间商这里。例如:有一个服装代理公司,线下有5000个会员,这些会员每年能购买1000元的服装,但是只是停留在电脑资料里面,没有任何互动和线上服务。现在,随着观念的更新,他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如何把线下5000个会员转移到线上。
宗宁:我们跟传统企业讲一点,不要在意品牌的问题,核心的问题是人。现在所有的问题最终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就是你怎么能把人团结起来。原来我有一个同学,在一个三线城市,他用微信号加淄博本地人,加了4000多人,开始发广告找猫找狗、卖房子、招聘,就跟58同城。一条广告收100、200块钱,一天发十几条、二十天,一个月也能手术7、8万,在北京收入7、8万也算高收入。企业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获取我的用户,并把我的用户放到一个地方存起来,可以通知他,目前来说微信和朋友圈是比较好的产品。
牟家和:现在社群的发展如日中天,在我的手机里也有上百个社群,每天都有新的群诞生,老的群死去,很多人都说现在大部分社群都是死群,500人的社群,经常说话的人就十来个,少的可怜。企业不做社群好像缺了什么,做了社群,又死气沉沉的,对企业的社群运营,您有什么看法?
宗宁:首先,你做一个社群要往里面灌注价值,不是我们要向社群索取什么,而是要把资源导给社群。社群里面的人还要形成互动,不能出现一对多的状况,一对多的状况我们称之为粉丝经济。做社群一定要把自助互动的内容做起来,一方面要不断地关注内容,还要组织一个什么活动,就需要有几个人参加,就有人带头,有人做服务,有人做支撑,有人做管理,整个体系下来之后这些人就变成了比较好的朋友,他们之间会产生新的互动。我们希望厂家能够不断地搭建平台,来供粉丝运用,而不是把你们圈起来的目的是告诉你我们出来了一个新产品,你们来买吧,你老想从别人身上获取什么是比较麻烦的。
牟家和:是的,社群里有了互动就有了存在的意义,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我看到您有一篇文章写到了社群,很多人说社群是去中心化的,我看您的观点好像是相反的?
宗宁:我们称之为泛中心化,在一个社群里面我是核心,在社群里面一定要有一个人负责控制整个环境。你给他搭建平台做提升,这个人本来什么都不是,通过你加入社群之后,你给他推荐很多资源,你扶助他上升,从什么都不是的人,变成一个在业内很有影响的人。当只有整个体系做完整的时候,大团队、大社群才不会出现崩塌。
牟家和:现在大部分的品牌厂商还是会选择有影响力的电商平台,如京东、淘宝、天猫、1号店等。目前电商的运营成本非常高,失败率也很高,您有什么好的办法?
宗宁:为什么他们选择电商?电商属于1 1=2的工作,产品上去了买了流量,流量进来就有转化,就有购买和销售,多加流量就有多的销售,所以是一个可以眼睛看得到效果的,微商不一样,微商要跟很多人谈恋爱,要和很多人沟通,沟通到最后,半年都没什么收益,结果突然接到了一个100万的大单。从未来来看,社交电商肯定是一个趋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销售能力,现在信息的流动只看朋友圈,或者只看微博。
牟家和:传统的大企业跟创业者团队竞争确实缺乏一定的优势,往往找不到突破口。企业跟消费者、用户距离太远,而微商却天天跟用户打成一片。
宗宁:做传统的人不理解,这个人解决了支付宝的问题,为什么这些人不先打钱,他有没有收了钱不发货,有没有可能出现诚信的纠纷,这种情况真是没有。因为我去积攒这个帐号,做我的品牌,费了不知道多少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不能量化的。我做到今天的名声,我就为了骗200块钱不给你发货,你骂我说这个人收钱不发货,我之前的积累全部毁掉了,对我来说毫无疑义。
牟家和:微商、微营销在销售的环节上,包括跟用户互动的方式是一种新的营销方法。ZMO企业自媒体联盟可以帮助传统企业找到最适合的营销模式,组建一支企业自媒体运营团队,用最低的成本去进行产品开发和品牌传播。现在很多传统企业玩互联网,却使用传统的营销、公关、广告方式,用10年前成功的模式来做营销,效果不好。最先意识到的传统企业尝试用自媒体方式来做,一下子成为了明星企业,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宗宁:企业做自媒体需要在这个部门加大人员建设投入。为什么?因为渠道已经碎片化了,任何一个渠道不可能丢掉。我们用传统媒体做公信力,用微信、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做传播,可能你就需要懂很多东西,包括做的产品互联网化,段子化、名人化,还有一些有趣的东西。
牟家和:现在我们看到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很多企业,他们产品做的很好,质量也好,吃起来口感也好,但是他们不懂互联网,不知道如何在网络上让更多的人知道,有的产品和品牌甚至都没有出过那个城市。
宗宁:一开始终究要有一个培养粉丝的阶段,一开始写稿子终究要自己发到群里,发到微博上让别人看,关注你,到后期的时候就会产生自传播。一开始需要的是一批种子用户,种子用户哪里来?就是你前期的用户的积累和转化,前期可以找一些意见领袖去合作,但是不要想一上来就把这个产品卖多大的量。这个东西要从小开始做,前期做小很容易,免费的在外面尝,1块钱一个试吃,或者搞线下地推,或者搞自媒体朋友推荐。在碎片化时代,每个渠道都不能放弃。
牟家和:对很多企业来讲,一谈到企业自媒体,大家就想着微信、微博,其实这都是错误的认知,也就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认知,让很多人不是非常注重自媒体的建设,也没有组建专业的团队去做这项影响企业未来的工作。互联网时代,企业一方面要做好产品,一方面要做好传播,两者缺一不可。而在企业自媒体渠道和方式的探索,企业应该大胆去尝试,只要客户有可能在的地方或网络平台,企业都应该去尝试着做做看。
宗宁:对,要多去尝试,看哪个渠道转化率高,要目标精准。
牟家和:现在很多企业,像小米、雕爷,创始人都成为了企业的代言人,对于很多的传统企业,过去的老板是坐在老板台后面,他们认为营销也好,自媒体也好,那都是专业部门的事情,自己只是管理者,但是一下子到了互联网时代,创始人纷纷走到了市场舞台的前面。只有创始人懂自媒体,企业的自媒体才能真正做好。ZMO联盟里面不乏工业企业,比如大型挖掘机、工业设备、汽车零部件、工程设备等,您认为这样的企业如何借助自媒体来传播?
宗宁:这样的企业反而好做,这样的企业客户很精准,你需要做的就是把他们一个一个加过来。比如说塔吊、起重机这样的产品,一年的量卖几百台就了不起了,这种东西客户是很恒定的几个单位,你需要做的是提高用户体验,你怎么把他们加起来,怎么做你的宣传。所以搞自媒体要跟媒介搞好关系,为什么?媒介永远是媒介。他今天在这儿做媒介做的不错,明天可能又去那儿了,他去那儿了之后可以给你推荐新的业务。
牟家和: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就是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勇敢去创新,不断去试错,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营销模式和传播方式。最后想问您一个问题,您觉得对这个时代而言,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宗宁:我觉得下一个风口还是系统化,为什么做微店,就是需要一个系统进行管理,而不是粗放的管理,系统的管理会实现一些系统功能。我提倡的是把V店变成游戏一样,手游化。怎么做呢?让这些人在和你的接触过程中有很多的优惠,比如说我可以拿厂家的优惠,让他们买便宜的产品,或者我可以跟厂家做活动,不要钱,让他们去试用。如果你们经常给粉丝们提供很便宜的产品,提供一些好的东西,也会有人相信你,你就把自己做起来了。
牟家和:ZMO联盟的梦想是帮助中国的传统企业低成本快速转型,为他们的产品和品牌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这样他们可以跑得更快更好,最后请给ZMO联盟的会员企业一些建议。
宗宁:我建议大家还是要深入到行业中去。大家不要觉得自己是万能的,这个事儿一定是你干过之后你才能懂,如果你没干过你就不太懂。现在的互联网大师核心的问题是他们没有干过,讲互联网思维的人没有在互联网公司干过,那你讲什么呢?你没干过你跟大家讲我们怎么想,这个事儿就有点儿太跨界了。
牟家和:我们之所以成立ZMO企业自媒体联盟,就是发现现在学习互联网思维,学习互联网营销,学习企业自媒体,一个人摸索起来太难了,而且进步也很慢,经常走弯路,所以企业需要一个圈子,需要一种氛围,大家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域可以去跨界学习与交流,创新的路上也需要对成功经验的借鉴和思考。
宗宁:对,一定要跨行业、跨思维的思考,因为很多时候你遇到的困难是其他行业已经解决的困难。
牟家和:最后我们衷心地希望更多的企业家、创客、企业自媒体人、营销极客加入ZMO联盟,来场智慧的碰撞,这样的对话活动我们也会经常举办,把有价值的思想送给需要的人。感谢宗老师对本期ZMO极客说活动的大力支持,欢迎您经常来ZMO做客!最后,做一个小小的预告,2015年7月25日是ZMO五期课程,宗老师会亲临现场,做一场3小时的朋友圈营销主题分享,欢迎大家来参加。
牟家和
中国人民大学MBA,知家股份创始人、ZMO企业自媒体联盟发起人、博达惠恩知识产业集团董事。2014年创办北京知家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链接传统企业与创客,打造企业自媒体第一服务平台。帮助企业链接国际市场,帮助传统企业“互联网 ”转型,培训企业新岗位和新能力。专注于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关键路径、可持续发展、企业知识创新领域的研究与探索,成为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第一站。
宗宁
曾经任职于北大汇丰商学院EDP同学会秘书处,担任品牌总监,负责会员超过一万人的商会组织的品牌推广和宣传。同时也是知名微信自媒体作者,新浪名博,网易科技、虎嗅等网站知名栏目作者。在2014年,成立并组织了现已名气骤涨的大熊会,从事微信朋友圈营销拓展,会员超过一千人,名人堂学员月流水超过四千万。知名微信自媒体作者,新浪名博,网易科技、虎嗅等网站知名栏目作者。
更多资讯详情,请关注知家自媒体:zhijiadongshi(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