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清理软件成“黑手”,老年人越清越乱,关不掉陷阱频现诈骗危机

手机清理软件成“黑手”,老年人越清越乱,关不掉陷阱频现诈骗危机"/

手机清理软件滥用老年人信息或存在恶意行为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 原因:
1. "信息不对称":老年人可能对手机软件和互联网不够熟悉,不了解如何安全使用。 2. "利益驱动":一些软件公司为了盈利,可能会利用老年人的无知进行欺诈。 3. "技术漏洞":一些软件可能存在安全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
### 应对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的网络安全意识,教会他们如何安全使用手机和软件。 2. "监管加强":政府应加强对手机清理软件的监管,打击恶意软件。 3. "技术手段": - "软件自检":安装正规的手机安全软件,定期进行系统检查。 - "权限管理":合理管理手机软件的权限,避免授权给不必要的应用。 - "安全设置":开启手机的安全设置,如锁定功能、屏幕时间管理等。
### 针对老年人的具体建议:
1. "亲友帮助":鼓励子女或亲友帮助老年人安装和使用安全软件。 2. "简单易用":选择界面简单、操作容易的手机软件,避免使用复杂功能。 3. "定期更新":确保手机系统和软件都是最新版本,以获取最新的安全更新。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少老年人因手机清理软件而受到诈骗的风险。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维护老年人的网络安全。

相关内容:

据央视报道 李女士今年70多岁了,可用起智能手机来一点都不生疏。拍照、看新闻、学做菜,有了智能手机,她的生活丰富了很多。

可最近,她多了不少烦恼,好好的手机莫名其妙地越来越慢。她每次都按照手机里的提示,不断清理手机垃圾,怎么还会更慢了?

手机上“病毒已满”的虚假警示,诱导老人下载杀毒软件

她说:“本身我手机里的东西太多了,它老让我清垃圾,我按完了以后,再按别的时候,它又出现了。”

原来,李女士平时看新闻、看小说时,手机里总会自动蹦出一些“安全提示”。“病毒”“垃圾”“内存严重不足”,这些“安全提示”着实把李女士吓到了,她就赶紧点击进行清理。

但是李女士刚用这个清理大师完成清理,另一个清理大师的提示又突然冒出来。

她又赶紧按照提示去清理,一来二去,李女士发现越清理“安全提示”越多。同时,李女士还发现手机里开始频繁出现一些诱人的广告,红包领钱、金币赚钱、走路挣钱。

与此同时,李女士的手机开始经常卡顿,电池也不耐用了。李女士不明白的是,她天天都用清理软件清垃圾,为什么手机还会越用越慢呢?

新下载的软件在8秒多内,读取手机程序列表890次

像李女士一样,很多老人在使用智能手机的时候,都遭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的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监测。在一款小说阅读软件里,正常阅读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广告。

点击后,下载安装了一款叫“内存优化大师”的App,自动清理过程中继续蹦出“清理手机缓存”的提醒,点击后,手机又下载安装了“超强清理大师”。

不断地“提醒、下载、清理”,同样的路径接力重复,手机上又安装了“智能清理大师”和“手机管家Pro”。不过几分钟的功夫,4款清理类软件就在手机上安家落户。

那么,这些清理大师真的是在帮你清理手机垃圾吗?测试人员对最后安装的这款“手机管家Pro”进行了测试。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介绍:“这款App实质上打开清理的功能非常简单,甚至有些都是没有什么清理效果。”

这款App表面上看起来是在清理手机垃圾,背地里实则在不断偷偷大量获取手机里的信息。

测试的技术人员介绍说:“在很短的时间内,它获取、读取设备上已经安装的应用程序列表就达到了800多次。读取GPS(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位置信息、定位达到50多次。”

短短8.75秒,就读取了890次应用列表,读取手机号用户识别码IMSI号1300多次,读取手机设备身份识别码的IMEI号达到900多次。

那么,这款App短时间内如此密集收集手机信息的目的何在呢?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介绍:“它会收集很多的个人信息,甚至会频繁高频率地上传,手机会变得更卡,老人用户就会再中招,再去下载这种清理类App,形成了恶性循环。”

号称是手机管家,却短时间内高频读取手机信息,故意让手机卡顿,从而达到让用户不断点击下载App的目的。不明就里的老人更容易上当,不断点击下载。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类App着实不少,十分活跃。它们通过在App里发布广告,诱导老人点击下载。

何延哲介绍:“在应用内,这种广告来诱导你下载,对于年轻人来讲,这种诱导性的分发,还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对老年人,从生理角度来讲,可能眼神不太好,关闭不掉这些广告,就触碰、下载了。”

更大的危害在于,这类App驻扎在老人的手机里,不断在后台发送用户数据信息,对老人们进行用户画像,打上“容易被误导和诱导”的群体标签。于是,各种低俗、劣质,甚至带有欺骗套路的广告和内容就会源源不断地推送到老人的手机上。

极目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将奉酬谢。报料微信请关注:ctdsbgfwx,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