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玩具作为一种流行的减压产品,近年来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然而,近期有关减压玩具质量问题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下是一些关于减压玩具可能存在的化学品超标问题及日常消费化学品安全指南:
一、减压玩具可能存在的化学品超标问题
1. 邻苯二甲酸盐(Phthalates):这是一种常见的增塑剂,用于使玩具更柔软。然而,邻苯二甲酸盐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对儿童。
2. 铅: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可能存在于玩具的表面涂层、颜料等部位。铅中毒会对儿童的神经系统、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3. 氯化石蜡:这是一种常用的防火剂,可能存在于玩具的塑料材料中。氯化石蜡可能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危害。
4. 氨基甲酸酯:这是一种常用的粘合剂,可能存在于玩具的表面涂层、填充物等部位。氨基甲酸酯可能对人体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产生危害。
二、日常消费化学品安全指南
1. 选购玩具时,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有质量保证的产品。
2. 查看玩具标签,了解产品成分。如果标签上未标明成分,建议不要购买。
3. 选购玩具时,注意玩具的颜色、气味。颜色鲜艳、气味刺鼻的玩具可能含有有害物质。
4. 使用玩具前,仔细检查玩具表面是否有破损、裂缝等缺陷。
相关内容:

关注中国绿发会,订阅绿色未来
现代人压力大,简单、单纯的各类萌宠玩具于是成为一种需求。在街头小店或各大电商平台,减压玩具已悄悄成长为一个青少年群体比较流行的玩具类别。其中不少还是儿童减压玩具。

这类玩具有个共同点:外形明亮鲜艳、傻萌乖巧、耐磨耐摔,里边通常还填充有色彩靓丽的粘稠液体,手感特别软糯。在名称上则五花八门,多取名发泄球、捏捏乐、无聊神器出气筒、无聊魔方等等。其卖点在于作为此类萌宠主人,你可以任意揉捏、欺负你的玩具。但这类玩具安全吗?今年4月,浙江义乌一名8岁儿童吞食了4颗“巴克球”(磁力珠),不得不通过手术取出;6月,河南郑州一小男孩不小心咬破压力球,里边的液体顺口唇流了下来,结果导致大量皮肤受感染就医……

笔者在淘宝、京东两大电商平台随机抽查了近10款包括儿童玩具在内的减压玩具,发现电商平台基本上都没有公示其3C认证信息,此外,这类玩具的销售量从数十到数千不等。如一款专门针对学生族上课无聊的发泄魔方,其网络销售数量达到2400多,也没有公示其3C认证。

两个月前,身在广州的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曾委托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轻工产品实验室对11款减压玩具进行安全测试。结果显示,11款中有7款减压玩具存在安全隐患。其中,一款磁性橡皮泥中所含的硼及铅,均超过了欧盟玩具标准要求;网红“尖叫鸡”样品则检出邻苯二甲酸酯(即增塑剂)超标,共超出国家玩具标准400多倍;发光毛毛球中的蓝色LED灯还存在辐射值过高、可能导致视网膜损伤等问题。

(图片均来自网站截图)
根据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童车类、电动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弹射玩具、娃娃玩具和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等7大类玩具,必须进行强制性认证,即3C认证。因此绿会提醒,各电商平台应高度关注减压玩具的产品质量,加强抽测及督促此类产品3C认证信息公开,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儿童家长购买此类玩具时,要仔细查看其产品质量是否合格,警惕此类减压玩具中的化学品伤害。
文/gone 审/summy 编/Angel
推 荐 阅 读
小黄鸭连续抽检均含毒,化学品安全消费急需NGO补位|小黄鸭增塑剂超标报告会
软萌小黄鸭暗藏儿童健康“隐形杀手”?保护我们的孩子,请关注塑胶玩具化学品安全调查发布会
环保组织抽查10款小黄鸭,7款增塑剂严重超标!呼吁拼多多尽快自查|绿会关注

【公益项目】
告别一次性用品长跑
长按扫描二维码
进入捐款链接

掌握生物多样性、环境公益诉讼、绿色发展等领域全面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485952
官网:http://www.cbcgdf.org/
邮箱:v1@cbcgdf.org
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
了解公益项目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