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麦当劳线地图攻略,轻松穿越美食之旅,第二站攻略揭晓

手绘麦当劳线地图攻略,轻松穿越美食之旅,第二站攻略揭晓"/

由于我无法直接创建图像,我将提供一个手绘“麦当劳线”地图的描述,并附上一些实用的攻略,帮助您在现实世界中实现穿越。
---
"手绘“麦当劳线”地图描述:"
1. "起点:" - 画一个圆圈作为起点,标记为“麦当劳A”。
2. "主线路:" - 从起点出发,画一条直线,沿途标出若干个麦当劳分店,如“麦当劳B”、“麦当劳C”等。 - 线路应尽量呈直线或弯曲的直线,以方便穿越。
3. "分支线路:" - 在主线路的某些点上,画出分支线路,指向其他区域的麦当劳分店,如“麦当劳D”、“麦当劳E”等。
4. "终点:" - 在地图的另一端画一个圆圈作为终点,标记为“麦当劳Z”。
5. "地标与提示:" - 在地图上标注一些地标,如公交站、地铁站等,方便读者找到麦当劳分店。 - 在关键位置提供提示,如“直行300米后左转”等。
---
"攻略:"
1. "规划路线:" - 根据手绘地图,规划您的路线,选择最短或最有趣的路径。
2. "准备工具:" - 携带地图、手机、导航设备等,确保在穿越过程中不会迷路。
3

相关内容:

二、第二段:热多村至娘西乡

上一期飞哥为大家讲了“麦当劳线”的第一段,即四川白玉县到西藏江达县波罗乡热多村,这一期讲第二段行程:从江达县波罗乡热多村到娘西乡,全程65公里左右。和第一段相比,这一段路海拔落差大,爬升指数高,砂石路、土路和碎石路交织,行车难度大。@刘伟元冬季骑行在此吃了大苦头,甚至产生了高反。但是,因为有@老徐识途和副驾在夏天的体验,使得它又成为“麦当劳线”最美丽浪漫的一段。具体为何,且听飞哥慢慢道来。

“麦当劳线”第二段地图

下面让我们开始行程。从热多村往西北方向出发,一路顺着山谷前行,地势也在逐渐提升。因为是水泥路面,所以感觉还是很舒适的。约17公里后到达玛烈村(海拔3400米),过玛烈村后道路变为碎石路面,前行约1公里后左边出现一座小桥,左转越过小桥,开始上山,艰难又壮美的行程正式开始。(见下图,来自@老徐识途视频)

从这儿一直到卡娘线(江达县卡贡乡到娘西乡道路)连接处,将近有30公里,海拔高,地形地貌复杂,穿越难度大,堪称“麦当劳线”第二段行程中的精华。为此,飞哥特意手绘了这一段路的局部地图,以期更直观地向各位展示。

玛烈村至卡娘线局部地图

继续我们的行程。碎石路向上蜿蜒爬升,逐渐形成盘山道。2024年12月5日下午5点左右,@刘伟元骑行至此(海拔3500米左右),因坡度大、路面不平,只能推车前行。正气喘吁吁、前途渺茫之时,恰巧遇见另一名骑友@毅的远方(王毅)推着车从山上下来。@毅的远方(王毅)此次是从贡觉县到白玉县反穿“麦当劳线”,恰好在此和@刘伟元相遇。两位骑行界的大佬简单交流了一下路程状况,因天色已晚,两人都要各自赶路,就匆匆而别。那情景颇有些无言凄凉的感觉,让人想起什么是相忘于江湖。但是,与@毅的远方(王毅)的相遇,极大地鼓舞了艰难爬行的@刘伟元,这让他意识到山上的积雪并不致于影响通行,在冬季也是可以穿越“麦当劳线”的。(见下图,来自@刘伟元视频)

这段盘山道是在茂密的森林中曲折穿行,而且以土路为主,因雨水的冲刷,路面有不少或深或浅的沟壑,所以驾车要低速小心通行。如果是夏天穿越的话,一定要注意避开大雨时节,否则容易打滑和陷车。(见下图,来自@老徐识途和@云朵飘游记视频)

然而在夏天,这一带又是最美的。这片森林是整个“麦当劳线”途中植被最茂密的地方,数十米高的参天大树营造了原始森林神秘的意境。特别是在海拔3900左右,快要驶出森林时,出现两片山坡草原,在夏天时开满了黄色的小花,十分的漂亮。这一景象在2022年7月盛夏时节,为@老徐识途和他的副驾所遇见,这突然而降的美景使得他俩欣喜不已,在草地上徜徉流连,观花、拍照、赏落日,并且在此露营一晚,尽享旅途中的浪漫。(见下图,来自@老徐识途视频)

刘伟元是在冬天穿越的,自然看不到绿色的草原和美丽的小黄花。他那晚是在山下海拔低一点的地方露营的,第二天上午当他历经辛苦推车上来时,看到的只是一块空地,和空地上飘动的经幡。当然,空旷的感觉也不错,能看到远处的风景。他也在这儿休息了一会儿,他站立远望的地方正好是@老徐识途和副驾当年停车露营的地方,让人觉得历史总是这样惊人的巧合。对了,@老徐识途驾驶的是一辆老款哈弗H9,他很喜欢这款车,性能优越,载着他去了祖国西部的很多地方。我在第一期忘了说明,特为补充(见下图,来自@老徐识途和@刘伟元视频)

出了森林后,便是长达3公里的上坡路,路面为碎石和砂石,坑洼不平。因植被较少,经常会有落石挡在路上,要注意避让。这一段路海拔不断提升,经过长坡路后,又是连续2、3公里的几个盘山拐弯,才能上到海拔4600米的垭口。(见下图,来自@刘伟元和@云朵飘游记视频)

这一段路如果是在夏天,车辆通行是比较顺利的,但冬天如果有积雪,情况就不一样了。2024年11月下旬,@开车狂浪夫妻驾驶哈弗猛龙(油电混动版)穿越此段路时,这一带刚下了场雪,因积雪较多,一路上都用的雪地模式驾驶,耗电较大。在经过了长坡道、准备盘山向垭口行进时,刚拐过第一道弯,就因电量低而导致四驱失灵,动力明显不足,出现打滑、甩尾现象,吓得他俩不敢再往上走,只好掉头下撤,很遗憾地挑战失败。当然,安全是第一位的。留得人车在,有的是再来挑战的机会。(见下图,来自@开车狂浪视频)

2025年2月,因为没有积雪,同样是驾驶哈弗猛龙(油电混动版)的@云朵飘游记和女伴,一路保持着足够的电量,相对顺利地通过了这一路段。她俩一边小心翼翼地驾车爬坡,一边还不忘调侃评价:“这种路况真的很挑战哎!”并且用女人特有的感性发出惊叫:“哇,前面的路感觉已经到天边了!”(见下图,来自@云朵飘游记视频)

最惨的是骑行的@刘伟元。他穿越此路段的时间比@开车狂浪夫妻要晚几天,虽然路上已没有积雪,但他一路上推着重装自行车爬山,一个小时才能前行一公里,高海拔和陡坡消耗了他大量的体力。而且祸不单行,好不容易上到垭口时,天已经全黑。此时却发现充电宝丢了,又返回寻找,来回走了7、8公里,以至于产生了高原反应,躺在地上不能动弹。当晚,筋疲力尽的他只好露营在垭口上(海拔4600米)。(见下图,来自@刘伟元视频)

这是“麦当劳线”第二段行程中的第一个垭口。在夏天,这个垭口是很漂亮的,@老徐识途和他的副驾看到了青绿的草坪和许多白色粉色的小花。但在冬天,@刘伟元看到的是一片荒凉。(见下图,来自@老徐识途和@刘伟元视频)

冬天虽然荒凉,但因为垭口地势高,视野开阔,看周围的雪山,还是十分壮美的。刘伟元第二天早上醒来时,看到这个景色也是相当的满意,觉得辛苦也是值得的。(见下图,来自@刘伟元视频)

从这个垭口往前,是一段平缓的砂石土路。前行约3公里,就来到了第二个垭口,海拔4620米。(见下图,来自@老徐识途视频)

过了第二个垭口后,是一段缓下坡。这里地势平坦,是大片连绵的高原草场。夏天藏民在这里放牧,冬天则荒无人烟,给人的感觉是十分的辽阔壮美。飞哥特意从@老徐识途和@刘伟元的视频中选了两个相同角度的不同季节的图片来对比说明。(见下图)

这是下缓坡的前方视图


这是左侧草原视图

在这片草原上行驶5公里左右,又开始缓上坡,到达第三个垭口,海拔4630米。(见下图,来自@老徐识途视频)

过了第三个垭口后,就是一路的缓下坡,也是一大片高原草场。路面为土路和砂石路交织,偶有小坑,中间还有涉水路段,但行车难度不大。路上会经过克亚纳和央日觉两个牧民点,有两、三座石头小房子,那是牧民们夏天临时居住的地方,冬天就空着。在克亚纳,路边还有一座玛尼堆,有的石块上刻有五颜六色的藏文和图案,很是奇特漂亮。(见下图,来自@刘伟元视频)

从第三个垭口下来,行驶10公里左右,就到了卡娘线连接处。往右是去卡贡乡,往左就是到娘西乡。此处海拔4100米左右。卡娘线属于乡道,是沥青铺装路面,这在“麦当劳线”中就是最优质的道路了。在经过了近30公里的复杂环境和路况的长途跋涉和考验后,感觉是终于从原始社会回到了现代社会,真的是苦尽甘来啊。(见下图,来自@刘伟元视频)

从这儿左拐,顺着卡娘线往南行约20公里,就可到达娘西乡。上了卡娘线,就会看见左前方有一座高大峻伟的石头山,非常漂亮。@刘伟元到此也禁不住赞叹:“好奇特的石头啊!”(见下图,来自@刘伟元视频)

南行约4公里后,就到了石头山下。这儿有一座特色浓郁的藏传佛教寺庙,叫宗玛寺。寺庙依山而建,在高山的衬托下,显的十分雄伟庄严。(见下图,来自@路上行摄)

从宗玛寺往南约1公里,还会经过一个海拔4300米的垭口。过了这个垭口,就是一路下坡,直到娘西乡。(见下图,来自@云朵漂流记视频)

娘西乡海拔3700米左右。这儿有餐馆、小商店,可以休息和补给一下。如果天色尚早,可以继续出发,开始第三段行程,直到贡觉县。比如@老徐识途和他的副驾,就一路到了贡觉县。如果天色较晚,考虑到第三段行程还有六十多公里,也可以在这儿的藏民家借宿,或在附近露营,休息一晚再出发,这样比较保险。@云朵漂流记和女伴到达娘西乡时已是下午5点30分左右,时间已经比较晚了,但她俩胆子很大,没有停下,直接冲向贡觉县,结果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山上因天黑迷路,被迫在车里过夜,冒着危险度过了寒冷的一晚。欲知后续详情,请听飞哥在第三期为您分解。

(未完待续)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