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博会聚焦,驱动加工贸易迈向创新发展新里程

加博会聚焦,驱动加工贸易迈向创新发展新里程"/

加博会,即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是中国重要的加工贸易领域展会之一。它旨在促进加工贸易的创新发展,以下是加博会在这方面的一些具体作用和措施:
1. "展示创新成果":加博会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最新产品、技术和成果的平台,有助于推动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2. "促进产业链升级":通过展会,企业可以了解国内外市场的最新动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从而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链水平。
3. "加强政策宣传":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加博会这一平台,向企业宣传相关政策,帮助企业了解国家政策导向,引导企业创新发展。
4. "搭建交流平台":加博会为国内外企业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有助于促进加工贸易企业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5. "推动技术创新":展会期间,企业可以展示最新的技术创新成果,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加工贸易领域的技术创新。
6. "培育品牌企业":通过加博会,优秀的企业可以脱颖而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加工贸易品牌企业。
7. "提升产品质量":展会期间,企业可以展示高质量的产品,提高消费者对加工贸易产品的认知度,从而推动产品质量的提升。
8. "拓展市场渠道":加博会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拓展国内外市场的机会,有助于企业扩大市场份额。
总之,加博会通过以上措施,为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下是具体措施:
- "举办专题论坛":围绕加工贸易创新发展,举办专题论坛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10年来,加博会作为国内唯一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主题的全国性展会,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及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和平台。数据显示,10年间共有8800多家(次)企业参展,累计100万人次入场观展采购,共达成商贸项目7.1万个,累计意向成交约7800亿元,在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促进中外经贸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调结构:高新技术产业“唱主角”

只需手指轻轻一点,一部手机就化身为投影仪。在第十届加博会上,深圳众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这款“黑科技”产品凭借投影功能吸引了“全球买手”的注意。加博会上的这一幕是近几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转换、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的生动缩影。

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快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国务院于2016年1月出台了《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工贸易由此进入“创新发展阶段”。

在加工贸易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换过程中,加博会的作用尤为明显。事实上,早在2015年,加博会就新增了“国际智能手机及移动终端产业展”,在该展区中,不乏OPPO、VIVO、宇龙酷派等国内知名手机品牌,多家手机厂商均展示出其最新产品。当时还是第一次参展加博会的VIVO展示了其最新产品,品牌经理顾彦彦说:“我们如果要自己去开拓某个城市的渠道,要花不少功夫,但通过加博会则有全国各地的渠道商和供应商来主动接洽。目前已有国内外的多个渠道商与我们接洽,效果不错。”

除了展示手机成品,该展区还将“加工机械到配件材料,再到整机生产的一条完整的手机产业链条”搬上加博会现场。首次参展的巨冈机械在加博会上展出多台用于生产手机金属构件的“大家伙”,摆在地上比人还高。该公司的市场部经理马小芳说,本次参展的多家手机厂商的下游供应商,都采购过该公司的高端数控装备。对于加博会把智能手机产业链单设一个展区,她表示肯定。

加工贸易带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发展。据统计,我国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一度达90%,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

一体化:“两条腿走路”促内外平衡

2014年,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成效逐渐显现,希望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两条腿走路”的企业越来越多。在外贸形势依旧严峻的背景下,国内新型城镇化带来巨大市场需求,这种“外冷内热”的形势让参展企业更加“觊觎”国内市场这块大蛋糕。

“国内市场真的非常大,前景十分广阔,蕴藏着企业发展的众多机会。”在第六届加博会上,扬州添茂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春平感慨地说。当时他经营的企业销售金额约为2亿元人民币,100%外销,95%销至美国。而当时企业在外销“主战场”的表现并不好,刘春平转身盯上了国内这片广阔市场,期望借助国内市场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

数据显示,2018年举行的第十届加博会,意向签约项目达8150个,意向成交金额突破1000亿元,分别比2009年的增长了67.04%和96.46%。总体来看,在加博会的带动下,以广东东莞为例,全市加工贸易企业内销额从2009年的1541亿元提升至2017年的4205亿元,翻了一倍以上。

改模式:向“微笑曲线”上端延伸

从最早的塑料五金加工作坊,到为奔驰、保时捷代加工汽车模型,再到自主设计出备受玩家追捧的《速7》同款跑车,其钜模型制品有限公司的转型之路颇具代表性。“代加工不是长久之道,我们2011年开始自主开发,创立品牌,并深入车模爱好者圈子,针对主消费人群市场设计开发车模系列,获得了稳定的市场份额,现在年销售额超过8000万元。”该公司业务经理罗振涛说。

对传统的加工贸易企业来说,通过自主研发、品牌化建设和产品升级走上产业链中上游,是生存发展所必须要迈过的坎。作为一种特殊的贸易方式,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但是,由于传统低端的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特性,造成加工贸易的发展客观上存在“先天不足”,如根植性不强,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等问题。

正是瞄准了加工贸易企业这个痛点,组委会从2011年的展会开始设立“精品馆”,首次设立的“精品馆”共汇聚了76家企业的287件精品,集中展示了科技含量高、设计新颖独特、时尚或有概念性特色的高端产品,受到与会者的关注与称赞。

“精品馆”的成功也激发了企业提升品牌和技术的动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或创立或收购,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在2018年加博会参展的859家企业中,七成拥有自主品牌。依托加博会平台,许多企业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了从过去的OEM(贴牌生产)到ODM(原始设计制造)再到OBM(自有品牌生产)的华丽转型。

以东莞为例,加博会举行的10年里,东莞的加工贸易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取得重大进展。ODM OBM产品出口比重从2009年的40.8%提升至75.3%;内销额从2009年的1541亿元提升至3500多亿元,翻了一倍以上;累计注册品牌突破1.3万个,累计设立研发机构达1973个,累计设立高新技术企业464家。

声音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加贸企业通过加博会转型效果明显

我们国家在过去十多年一直在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而努力,广东地区的转型尤为突出。在加贸领域上,东莞是领先者,对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起重要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加工贸易的“大头”也在广东省,这也是为什么加博会会选择在广东、在东莞举行的原因。当时组织开展加博会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转型升级,为加工贸易企业进行产品交易搭建了平台,促进加贸企业之间交流,让一些好的经验得到传递,从而更好的转型升级和品牌培育。可喜的是,如今每年的加博会上都可以看到一批样板新企业“崭露头角”, 并且起到了的榜样作用,直接带动参展企业相互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在加工贸易的转型过程中,加工方式已由过去的“三来一补”转为现在的自主转型,企业的自主性已经得到大幅提升,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已经不是过去的只从事某一个环节的加工,而是进入到全价值链条生产中。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汪万里 通讯员:商宣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麦蔼文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